摘 要: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公司的所有權歸屬于股東,而經營權歸屬于管理者。在這樣的權責委托代理分配下,股東和管理者之間會存在代理沖突,所以股東有必要對管理層進行監督,督促其努力提高公司的業績。一般來說公司的股權越集中,股東監督管理者的動力可能越強,反之,若公司的股權較為分散,小股東們可能存在推責和“搭便車”的現象,這不利于督促管理層努力提高公司的業績。為了了解股權集中度對我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本文選取了2007年—2015年我國跨國并購企業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這些跨國并購企業中,股權集中度和企業業績成顯著的正向關系。為了使研究更全面,本文按所有制性質將企業劃分為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并進行了實證研究,實證結果表明,就國有企業而言,股權集中度對其業績呈負相關關系但不顯著,而就非國有企業來說,股權集中度對其業績呈顯著的正向關系 。
關鍵詞:股權集中度;跨國企業;企業業績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跨國并購規模越來越大,并購的企業數量和金額都呈上升趨勢。跨國并購行為的發生是企業站在發展的高度,并權衡各方面利弊之后做出的決策,而控制著公司的大股東在這樣的決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委托代理理論,公司的股東擁有所有權,而公司的管理層擁有經營權,管理層主要負責公司整體經營,為公司的所有者賺取高的收益,而股東將公司的經營權委托給信任的管理層,給予公司管理層報酬以鼓勵其為公司的發展盡最大的努力。在這樣的權責委托代理分配下,股東和管理者之間存在代理沖突,表現在股東謀求的所有者價值最大化和管理者努力經營而帶來相對較少收益之間的沖突,這可能導致管理者在經營過程中出現道德風險或是逆向選擇,所以股東有必要對管理層進行監督,督促其努力提高公司的業績。一般來說公司的股權越集中,股東監督管理者的動力可能越強,反之,若公司的股權較為分散,小股東們可能存在推責和“搭便車”的現象,這不利于督促管理層努力提高公司的業績。
本文選取了2007年—2015年我國跨國并購企業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擬探討股權集中對我國并購企業業績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二、文獻綜述
目前國內外的學者都對股權集中和企業業績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廣泛的研究,但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研究結論。部分學者研究發現,股權集中對企業業績有著顯著的正向關系,如,Shlefer,Vishny(1986)通過研究發現,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就越強。Perderson,Thomsen(1999)研究發現,股權集中與凈資產收益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Xu,wang(1997)選擇了我國上市公司微觀數據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股權集中度和公司的盈利能力有著顯著的正向關系。牛蕓嘗(2104)選擇了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前五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作為解釋變量,就股權集中度對企業業績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股權越集中越能提高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即股權集中有利于提升公司業績。
但也有學者研究發現股權集中對企業業績有著顯著的負向關系、倒U形和U形關系。如Mudambi,Ncosica(1998)選擇了英國金融企業的數據,研究股權集中度與企業業績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股權越集中越不利于企業業績的提升。杜瑩和劉立國(2002)研究了股權集中和公司業績的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股權集中度和公司業績呈倒U型關系。張志乾和嚴華麟(2011)通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發現了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企業的財務績效成U型關系。
三、研究意義
通過搜集和閱讀相關文獻發現,目前學術界就股權集中對企業業績的影響方面,選擇了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數據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研究,但并沒有得到一致的研究結論。此外就跨國并購企業方面涉及很少,但對于進行跨國并購的企業來說,大股東將發揮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選擇了跨國并購企業微觀數據進行實證以期望補充該方面的研究。
四、實證分析
為了研究股權集中對我國跨國并購企業業績的影響,本文選用了最小二乘法進行實證研究。
(1) 數據來源和模型建立
本文選取了2007年-2015年我國200家跨國并購企業作為研究樣本,相關的并購信息主要來源于《EMIS數據庫》,相關的企業財務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庫》。根據樣本數據的特點本文建立了如下模型:
其中,被解釋變量為 ,表示i企業在t時期的經營業績。解釋變量 表示i企業在t時期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表示i企業在t時期的企業規模; 表示i企業在t時期的經營年限; 表示i企業在t時期的負債率; 表示i企業在t時期的資本集中度。 為隨機誤差項。
(2)回歸結果及分析
1.整體回歸結果
本文運用最小二乘法對整體樣本進行回歸估計,以檢驗股權集中對跨國并購企業業績的影響。具體的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為了保證實證結果的穩健性,本文選取營業利潤率(lnOM)作為被解釋變量對模型進行了檢驗。
整體樣本回歸結果顯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股權集中度與企業業績存在顯著的正向關系,說明股權集中能夠促進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可能的原因為,股權越集中的企業,股東更有動力和能力對管理層進行監督,督促其盡最大努力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
2.基于企業所有制性質的回歸結果分析
為了更全面的研究股權集中對企業業績的影響,本文根據樣本企業的所有制屬性的不同,將其劃分為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以考察股權集中對不同所有制企業業績的影響。具體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到,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股權集中對其業績有著負面的影響但不顯著,而對于非國有企業而言,股權集中對其業績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即股權越集中越有利于與非國有企業業績的提升。可能的原因是國有企業依靠于政府,所以大股東對于公司業績的提升方面沒有盡職盡責的對管理層進行監督和管理,導致股權的集中反而不利于企業業績的提高。相反,對于非國有企業來說,企業的發展依靠自身,為了將企業做強做大,企業的大股東有更強烈的動力監督管理層的經營行為,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經營業績。
五、結論
本文從企業股權集中的角度出發,選取了200家跨國并購企業作為研究樣本,使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實證研究,以探究股權集中對企業業績的影響。為了保證實證結果的可靠性,文章還選擇了另一個被解釋變量“營業利潤率”進行了穩健性檢驗。通過實證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結論:一方面,就整體企業來說,股權集中有利于企業業績的提升。另一方面,就非國有企業而言,股權集中對企業業績的促進作用很明顯,而對國有企業有著不顯著的負向作用。
參考文獻
[1]牛蕓蕓.股權集中度與制衡度對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基于河南省2005-2013年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12):114-116
[2]杜瑩,劉立國.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效率: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2(11):124-133
[3]張志乾,嚴華麟.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與企業績效的實證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1(1):60-65作者簡介:楊健梅(1992-),女,漢族,云南臨滄,
碩士,西南林業大學,金融、會計,6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