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財政部出臺了新政府會計制度,并要求于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確立了“雙體系”、“雙基礎”、“雙報告”的全新會計核算及報告模式,對原有的政府會計制度是一次巨大變革,必將對高校財務核算體系產生了巨大影響。本文在對新政府會計制度進行解讀的基礎上,闡述了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核算的影響,并針對高校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高校財務核算;影響;建議
一、引言
2017年財政部出臺了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原有的政府會計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確立了新的政府會計管理目標,對政府會計核算模式及會計報告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以期建立更加規范的會計管理體系,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意識、資金使用效益以及資產管理水平。高校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與實施,必將對高校的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工作產生巨大影響。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的主要亮點
(1)新政府會計制度明確了政府會計的雙目標,即財務報告目標以及決算報告目標,對政府會計準則體系進行了重新構建,并對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方法進行了完善。同時,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進行了濕度分離,從而可以對政府財務信息以及預算執行信息進行全面、準確地反映,促進政府建立政府信用評級、強化績效監督考核,使政府資產負債管理得到強化、避免發生財務風險,進而提高政府財務管理水平,實現政府財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了政府會計的雙體系,即政府會計由預算會計體系和財務會計體系構成。
(3)新政府會計制度確立了政府會計核算實行雙基礎,即財務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并要求在具體業務處理中采用平行記賬法(雙分錄核算)。
(4)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政府預算會計收入、支出以及結余三個要素以及財務會計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與費用五個要素進行了明確界定,并規范了政府會計要素的計量以及確認。
(5)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了政府會計報告的雙報告體系,即政府會計報告由政府財務報告以及決算報告組成,并對政府
會計主體年度預算收支執行結果,以及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
某一會計期間的運行情況、現金流量等信息進行分別反映。
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核算的影響
(1)改變了會計核算模式
先前的政府會計制度下,我國高校會計核算主要以預算會計為主,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對具體會計業務主要采用收付實現制進行預算會計核算。新政府會計制度頒布實施后,確定了政府會計的“雙體系”,規定政府會計同時采用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進行核算,財務會計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的“雙基礎”核算模式,從而使高校會計核算中對具體的會計業務處理就必須采用 “平行記賬”方式(雙分錄核算),即同時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和財務會計核算。
(2)改善了收入、支出和資產核算的準確性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之前,高校會計核算中對收入、支出的核算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在實際收到時和實際支付時才予以確認,不能準確反映收入、支出的歸屬期,對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也不計入當期費用,而是直接減少非流動資產基金,使得高校的收入及運行成本無法得到及時、準確的反映。新政府會計制度頒布實施后,高校對會計業務的核算采用“平行記賬”方式(雙分錄核算),如果現金收支業務被納入部門預算管理,不僅要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財務會計核算,還要采用收付實現制進行預算會計核算。而對其他業務則多采用財務會計進行核算,收入、支出按實際歸屬期準確入賬,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各種應收、應付款項得以準確反映,高校的收入、費用、運行成本和資產狀況真實準確。
(3)重構了會計報告體系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之前,高校在會計期末只編制決算報告,對高校的預算收支年度執行結果進行綜合反映。新政府會計制度頒布實施后,高校在會計期末不僅要編制決算報告,還要采用財務會計核算方法編制財務報告。這樣不僅有利于向決算報告使用者提供所需信息,為決算報告使用者進行監管以及編制后續年度預算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還可以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高校的財務狀況以及現金流量等信息,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對高校過去、現在或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預測,便于報告使用者做出決策或者進行監督和管理。新政府會計制度確立的“雙報告”體系,能真實反映高校的資產、負債、凈資產以及運行成本情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大為提高。
四、高校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對策建議
(1)重構了政府會計核算和報告模式
高校財務部門應對會計核算系統進行及時調整、更新,并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及時清理舊賬、積極建立新賬,從而確保高校可以實現新舊會計制度的有效銜接。同時,高校還應構建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模式及預算報告與財務報告相配套的會計報告體系,在學校財務核算工作中確立“雙體系”、“雙基礎”、“雙報告”的全新模式。
(2)開展資產核查工作,確保會計信息質量
高校資產管理部門應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及時組織和開展資產清查工作,對責任主體以及資產使用狀況進行明確,對高校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數據進行及時核實和歸類統計,為按期計提折舊、攤銷費用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確保資產的真實完整,以及學校運行成本計算的準確性。此外,高校還應構建資產、財務工作聯動機制,確保資產、財務數據動態匹配,實現賬實相符,從而提高高校會計信息質量。
(3)建立往來款項定期清理分析機制
往來款項的管理,事關資產、負債的準確性,也涉及債權、債務的及時清結及壞賬準備的計提。高校應以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為契機,加強對往來款項的管理。同時,高校還應對往來款項進行定期清理,明確債權債務關系,并按照相關規定及時核銷呆賬死賬,為準確核算資產、負債和收入、費用創造條件。
(4)清理、合并基本建設賬目
高校基本建設往往規模大、周期長、資金情況復雜,原有的基建賬目屬于賬外設賬,核算不規范、不及時、不準確的情況時有發生,是高校財務核算中的一大難點。在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之際,高校財務部門應對基本建設會計賬務進行及時清理,對固定資產入賬等手續以及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應及時辦理,并取消原有的基建會計賬套,將基本建設業務統一納入到同一賬套的會計核算中。
(5)加強合同管理
高校應加強各類合同的管理,對相關責任主體進行明確,嚴格按照《合同法》的要求規范合同的訂立、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及違約責任追究等各環節的工作,并對合同管理制度以及相關信息系統進行完善。同時,高校還應加強收入類合同管理,對合同中收入的確認依據、收款方式以及收款時點進行明確,對支出類合同中付款依據、付款方式以及付款時間進行確認,并以此為依據及時清收款項和支付欠款,并嚴格按權責發生制要求進行賬務處理。
(6)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高校應樹立“業財融合”理念,進而實現經濟業務與財務管理的融合發展。高效應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加強信息化建設,從而促進高校實現業務與財務信息系統的有效對接,確保高校內部各部門可以實現數據共享。同時,高校還應建立覆蓋經濟活動全過程的信息化平臺,在技術方面為政府會計制度的落實提供支持,確保生成的相關數據可以滿足內部管理的需要及政府監管的要求。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根本性的改變了高校舊有的財務核算及報告模式,高校要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重新構建以“雙體系”、“雙基礎”、“雙報告”為核心的全新的財務工作模式,并以此為契機,全面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高校財務管理部門及財務人員應積極轉變觀念,采取切實措施,做好新舊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從而確保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落實,實現政府會計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義明.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7(4)
[2]陸志平.《政府會計》.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8 ISBN 978-7-5482-3301-5
[3]耿杰.淺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7(1):40- 42
作者簡介:翟婷婷(1983.06-),女,漢族,遼寧鞍山,會計師 ,大學本科,鞍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