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日常的經營業務更加復雜,對于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也更加看重,對于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企業所選擇的會計政策,會計政策是企業會計信息生成的基礎,也是會計發揮功能的重要實現形式之一。本文首先以會計政策的相關知識為引入點,以新鋼股份的資產計量中有關的會計政策的計量與合理性分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闡述了會計政策在其數個資產計量方面的應用,進行合理性分析,并對會計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議。
關鍵詞:會計政策;計量;合理性
一、引言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認為“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會計政策的選擇是會計的運行過程,指為達特定目的,在核算過程中,依據已有的會計準則和實際情況,對可供選擇的具體會計原則、方法和程序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比較,然后做出決定并加以實施。
二、會計政策選擇案例分析
(1) 新鋼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新余鋼鐵有限公司是在中外合資企業整體改制的基礎上,由江西新余鋼鐵有限公司等企業社會化組建,并由江西省股份改革小組批準報備建立。公司在1996年經證監會批準對外發行13,500,000股股票上市,同時設立名稱變為新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2) 資產計量中的主要會計政策
1.金融資產政策。一是,計量。金融資產常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按攤余成本計量,變動計入投資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變動計入資本公積,處置時調整當期損益。二是,合理性分析。會計準則基于以下事實:交易性金融資產因持有時間短(少于一年)更可能反映公司的收入狀況,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般持有一年以上,并以其最終價值發生變化為基礎。如果存在不確定性,年度損益可能導致公司虛增利益,持股期間的價值變動將調整資本公積金,處置時調整當年的損益,遵循科學合理的要求。
2.存貨政策。一是,計量。存貨包含了原材料,在產品,周轉材料,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庫存商品以及發出商品等。而存貨的初始計價則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當計算存貨的發出價格時,一般使用加權平均法計算。新鋼股份的存貨計價方式采用的是永續盤存制度,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采用一次轉銷法攤銷。二是,合理性分析。采用加權平均法計價進行日常核算使材料或產品價格處于均衡穩定的狀態,期末存貨按照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計價。當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時,企業應當按照差額確認存貨損失,否則,就會影響存貨可靠性。公司應當根據產品的狀況將其劃分為不同類別,并單獨規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規定比例,滿足會計質量要求的謹慎性。公司采用永續盤存制和一次核銷的方法不僅比較簡單,容易實施,更有利于加強庫存管理和控制。
3.固定資產政策。一是,計量。固定資產是指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為企業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資產。對于以融資方式租賃的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的計量方式,一般以租賃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孰低為準,并將其作為為長期應付款,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處理。在租賃合同期間,將發生的相關其他費用,如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歸于租賃項目的,計入租賃資產價值,其折舊政策與其固定資產一致。新鋼股份采用的折舊方法是直線折舊法。二是,合理性分析。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分為年限平均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其中,加速折舊法,固定資產早期計提折舊較多,所產生的成本費用較高。一般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發展和需求自由選擇折舊政策來調節短期利潤,但是在所得稅的核算清繳時,必須根據稅法進行調整有關費用,所以折舊方式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畢竟會計核算成本也是公司需要考慮的。
三、總結建議
(1) 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優化公司行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能確保會計政策選擇公平性,同時也是實現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的優化的第一步。具體來說,加強獨董的監督作用、完善激勵機制、吸引機構投資者,當然也需要治理層做好會計政策的選擇,完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2) 提升相關人員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
由于外部壓力或者公司內部的原因,會計人員可能會修飾會計報表等會計信息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會計賬務處理,甚至有時觸碰法律的底線,隨意選用會計政策。當然這種風險是可以通過提高會計人員的執業水平和道德來規避,當這兩者的水平更加高,其選用的會計方法和技術就會更加嚴謹合理,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也就更高。
(3) 加大監督管控力度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政府對企業會計計量政策的選擇還不完全能夠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所以更加需要政府對于這方面的把控。當然也不能夠脫離注冊會計師監管,注冊會計師作為獨立的社會審計單位,對于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應該提供對于企業最合理性的建議。同時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監管也是重要的,內審是企業風險把控的第一道門,所以內審對于企業是否合理的選用正確的會計政策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梁爽.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動因與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2
[2]許志剛.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及其優化策略[J].商業會計,2014.5
[3]李秀敏,張君妍.會計政策選擇的理性思考[J].北方經貿,2015.2
作者簡介:張然(1996—),女,漢,四川成都,學生,會計碩士,單位: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會計專碩iCFO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