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大型企業管理層的“天價薪酬”現象,引發了對高管薪酬的激烈討論,當前,國有上市公司尤其是銀行、通訊、電力等企業的管理層高薪仍是一個熱點問題。對管理層起激勵作用的薪酬契約,為緩解企業的代理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頻頻爆出的企業財務問題和高管年薪亂象,使得公眾對薪酬契約緩解代理問題的有效性產生了疑慮。本文通過對最優契約理論和管理層權力理論以及高管薪酬粘性問題進行了相關研究,希望能夠為企業的高管薪酬契約的制定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最優契約理論;管理層權力理論;高管薪酬粘性
一、引言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由于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股東與管理者在信息對稱性、風險性和目標利益等方面存在差異,這導致了委托代理問題的出現。為了防止高管一心追求自身利益而損害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所有者有必要制定政策制度監督和約束管理者的行為,因而產生代理成本。作為公司治理中有效的激勵和制約機制,高管薪酬契約被認為是緩解代理沖突的重要途徑。有效恰當的薪酬契約將以公司業績為基礎決定高管的報酬,這使得企業與管理者的利益產生協同作用,從而有助于緩解股東和高管間的利益沖突。
二、管理層薪酬契約理論研究
股東對薪酬政策的選擇和制定取決于激勵成本與代理成本的權衡,有效的薪酬契約能夠實現企業價值和管理者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國外學者經過大量研究,總結出兩種有關管理層薪酬的契約理論:“最優契約理論”與“管理層權力理論”。
(1)最優契約理論
長期以來,企業大都依賴于委托代理問題下的最優契約理論進行高管薪酬契約的設計。在委托代理理論的基礎上,最優契約理論逐漸發展形成,它主要針對企業中的委托代理問題,設計并制定薪酬契約來激勵并約束所有者的行為決策,協調管理者與股東的代理問題,實現企業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最優契約理論強調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的嚴格掛鉤,即把對高管的工作努力程度進行衡量的報酬與其對企業業績做出的貢獻相匹配,這是因為管理者的努力程度無法進行具體的量化,因而需要用企業業績的變動對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作出權衡。當高管完成具體的年度績效指標、提高企業效益時,作為獎勵其將獲得更高的薪酬;當高管未完成業績指標或者因其自身的戰略決策失誤而損害到公司和股東利益時,高管將受到相應的責罰,其薪酬也會下降。最優契約理論的實現依賴于某些假設條件:如董事會和管理者之間是完全獨立的,存在外部市場監管或其他機制等假定,以及董事會的有效談判、股東的有效行權和市場的有效約束等條件。
(2)管理層權力理論
管理層權力理論認為董事會和管理者不是完全獨立的,市場監管等外部監督機制也并不完善,因此基于最優契約理論的薪酬激勵不能有效的抑制代理成本。在現實中,高層管理者作為企業實際運營者,往往擁有較大的實權,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所有者的決策。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很多企業高管的薪酬并非完全遵循最優契約理論,而是與企業業績的變動呈現較明顯的非對稱性,這引發了對最優契約理論的討論,同時也加速了管理層權力理論的提出。管理層權力理論認為高管擁有足夠大的權力,可以操縱或影響董事會對薪酬契約制度的制定,從而限制了薪酬依據公司業績制定的最優契約理論的實現。公司高管擁有的權力越大,越有可能利用權力謀取自身利益,這造成了薪酬與企業業績呈現非對稱性,也導致了薪酬激勵不僅不能成為有效的激勵機制,反而成為了管理層尋求私利的途徑,從而加劇了股東與管理層的代理問題。
三、企業高管薪酬粘性現狀
高管作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在公司戰略制定和經營決策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我們希望通過以最優契約理論為基礎的薪酬激勵機制,將高管與企業的利益聯系在一起,促使管理者為了實現公司業績的提升而努力。然而實踐表明,無論是在公司治理機制比較完善的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在公司治理機制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高管薪酬與企業業績之間的敏感性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非對稱性。具體表現為高管薪酬能夠隨著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獲得較大幅度的增長,此時高管會將企業業績提高的功勞歸于自己,心安理得地接受薪酬的上漲;但是當企業業績下降時,高管會利用自身的權力和影響力,將業績下降歸咎于經濟形勢不樂觀和市場波動等客觀條件,從而使得高管薪酬并沒有被隨業績下降而削減,有時甚至不降反升。理論界將這種在業績上升時,高管薪酬與業績的敏感性大于業績下降時敏感性的現象稱為高管薪酬粘性,這種現象與最優契約理論中薪酬業績變動的對稱性思想相違背,卻通過管理層權力理論可以得到解釋。
四、結論
本文從薪酬契約理論角度來研究高管薪酬粘性,對某些企業高管的“天價薪酬”和業績下降高管報酬不降反升等年薪亂象作出了解釋。探討管理層權力理論對高管薪酬業績非對稱性解釋的合理性,并不是想質疑最優契約理論存在的有效性,而是提醒企業董事會在制定薪酬契約制度時,考慮到高管權力以及管理層利用權力尋租的情況。只有綜合理解這兩種理論才能對薪酬契約具有更全面的認識,才能更合理制定薪酬激勵政策,協調管理者和股東利益,實現委托代理雙方的互惠共贏。
參考文獻
[1]羅賓.我國高管薪酬粘性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商業會計,2018
[2]郝秒,馬越.我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粘性問題研究[J].市場論壇,2016(10)
[3]李沖.我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業績敏感性的研究[D],2016
作者簡介:王晨(1995-),女,漢,山東萊蕪,學生,研究生在讀,山東建筑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