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民營企業由于規模小,經營時間普遍不長,加上我國金融機構融資條件的限制,中小民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當有資金需求時,往往得不到及時的補給,錯失商機,阻礙企業正常經營。有時中小民營企業由于沒有獲取足夠的資金支持,錯過了最佳機會而投資失敗,有的企業由于金融機構抽貸,從而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資金鏈斷裂,企業倒閉。本文通過對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困境進行分析,并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中小民營企業破解融資困境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原因;對策
一、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1)中小微民營企業數量眾多融資需求大
我國市場主體已進入億戶時代,其中小微民營主體超過90%以上,企業在成立之初多數都是依靠融資籌措資本,民營企業在我國融資難一直是一個事實解,雖然國家出臺很多針對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扶持解困政策,但是由于如此龐大的企業數量,單靠金融機構的融資是遠遠不能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的。此外,在眾多的企業群體里,企業信用水平良莠不齊,很多企業并非真正從事經營活動,且符合產業政策以及國家行業要求的企業數量更是難以確定。
(2)中小民營企業管理不規范
中小民營企業成立門檻低,企業成分復雜,且很多企業成立時沒有自有資金,在經營初期管理松散,還有的企業即使融到資金,并沒有很好的利用資金去發展企業用于經營,而是挪作他用,或者用于個人消費、或者用于其他領域的盲目投資。此外,中小民營企業由于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自有資產較少,且賬目不清,內部管理混亂,導致融資難度較大。
近年來國家信用體系的建立,將企業借款和股東信用狀況進行聯系,如果某一股東信用卡、房貸、借款出現逾期記錄,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借款,由于中小民營企業以及法人和股東多數沒有信用維護意識,不良信用是常見之事,使得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因信用不良而被拒絕貸款。此外,我國銀行及金融機構,融資過程中有很多指標以及需要準備的資料,例如近一年的銀行流水,近一年的納稅證明,自有房產土地,業主自有資產等等證明企業實力的資料等,其中很多資料中小民營企業無法備齊,導致企業融資受阻。
(3)金融機構的內部原因
小微企業貸款單筆額度小,銀行操作成本高利潤低,而且小微企業承擔風險能力較弱,銀行壞賬壓力大,因此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一直態度不積極,設置一些貸款條件使得小企業無法滿足,形成一些融資壁壘。一些中小民營企業雖然獲得首次貸款,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很多流動資金貸款都變成了長期貸款,但是當政策等外部條件和企業內部情況發生變化時,金融機構對于不符合相關貸款條件時,就會減少企業的授信額度,或者直接抽貸,此時企業由于前期獲得貸款而擴大生產經營,當面臨后期銀行抽貸時,往往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困境。此外,中小民營企業貸款行多數是在區域商業銀行,這些銀行內部運行存在不規范情況,導致有些優質企業被拒絕,而一些不符合借款條件的企業能及時借到款,銀行內部缺乏有效問責機制。
(4)民間借貸在中小微民營企業盛行
中小企業經濟體量小,資金需求普遍不是很大,而且從正規的金融機構借款受限,因此很多民營企業有資金需求時,首先想到融資手續簡單、往往通過熟人朋友介紹,有時打個欠條就能完成借款手續。但是,民間借貸資金成本奇高,正常生產經營利潤有的都無法保證利息支出,然而企業出于生存需要,又不得不依靠民間借貸解決資金來源,導致企業資金管理風險較高。
(5)我國融資渠道單一
在目前的投融資領域,一邊是企業很需要資金,一邊是普通民眾的資金卻沒有很好的投資渠道,企業與社會大眾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缺乏投融資平臺,企業融資渠道單一,導致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困難。例如:國家發行的國債,年化利率為5%左右,常常被人們搶購,而企業即使愿意按年化15%的利率進行籌資也是很難,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缺乏一個健康運行的渠道或者平臺以及豐富的融資產品。
二、改善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建議
(1)將資金借給正真有融資需求的企業
企業因生產經營和擴大規模進行融資是一個直接且有效的途徑,在眾多的中小民營企業中,有些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些企業沒有正真地在做主業,但是他們的融資需求也是十分迫切的,對于此類需求金融機構必須杜絕,這也是金融調整產業布局的有效手段。對于從事的行業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主業相對集中于實體經濟、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國家應重點支持,在深入調查的前提之下出臺金融扶持政策,預防金融風險。從目前的情況看,通過大數據調查一個公司的真實情況不是很困難。比如要求企業通過金稅系統開通銀企互動功能,銀行可以從企業的納稅情況大體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通過國家信用公示系統查詢企業所屬行業,股東結構以及關聯企業情況,然后對以上信息進行分析,最終確定企業融資條件是否符合標準。
(2)中小民營企業加強自身經營管理
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金融機構必須通過調查來了解企業的內部情況,如果企業平時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沒有重視基礎數據的收集整理,會計資料未能按時歸檔保存,就可能導致很多歷史記錄不連續、不完整,金融機構的調查將無法進行,因為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調查必須有很多企業內部或外部資料的支撐,所以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務必重視原始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財務資料要符合國家財稅政策,及時完整地整理歸檔。
中小民營企業要將自身的產業與國家的產業政策進行對照,對于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要堅決轉型,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要審慎推進,眼光要立足長遠,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使企業所從事的行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企業應該重視信用體系的建立,包括企業法人、股東以及實際控制人,要有信用維護意識。隨著國家正在積極推進的信用建設,良好的信用將是企業的最佳名片,如果企業不重視信用的積累,那么企業會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處處受阻,包括融資。
(3)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政策要適當調整
金融機構要杜絕設置對中小民營企業歧視性的融資政策,因企施策,對于企業運行良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有市場潛力,尤其是企業處于成長期的時候,在有效控制金融風險的前提下,要加大融資支持力度,無論是首貸還是續貸,要有額度保證,在貸款審批時間上要盡量壓縮,必要時地方政府可以出面引導擔保機構采取轉貸過橋資金的方式幫助企業渡過續貸難關。培養中小企業股權交易市場,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等,金融機構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應根據本地的經濟發展狀況設計出貼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金融產品。商業銀行要認真落實銀行內部貸款調查審批的問責機制,對于貸款過程中的違規操作要一查到底,規避銀行的金融風險。
(4)出臺有效政策規范民間資本有序運行
民間融資的成本很高,且資金風險較高,同時也會引起很多社會問題。但是民間融資比較靈活,手續相對簡單,如果政策對此加以政策引導,也不失為一個對企業融資難的有效補充措施。雖然國家對于民間借貸進行了一些規范,但是過于籠統,沒有實際的實施細則,且民間融資游離在國家金融監督體系之外。因此,國家可以出政策加以監管,組建一個專業組織,控制最高利率,設置能夠合理規避投資風險流程,使民間資本有去處,將中小民營企業與之進行對接,這樣既有效控制民間資本持有人的資金風險又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5)拓寬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
國家近幾年出臺很多解決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政策,確實解決了部分問題,但是銀行也是企業,對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是直接影響其效益的,所以意愿不強,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渠道也過于單一。建議根據民營企業的規模,地域以及行業特征,將金融機構、擔保機構、保險機構以及信托機構設置專門的部門,研究發掘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撐點,盤活沉淀企業內部的優質資產,譬如應收賬款,專有技術等,在能夠有效控制資金風險的前提之下,大膽嘗試創新,形成多元化,多部門,多企業之間的聯動,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發揮知識產權增信增貸作用;在中小民營企業中推進保理業務,以優質應收賬款作為借款保證;引導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發放中長期貸款,避免短期借款長期用,頻繁借貸造成融資成本增加和用款時間減少;將中小民營企業的固定資產以及設備等通過融資租賃的形式將資產盤活等,從而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局面。
三、結論
目前我國全社會擁有充足的資金,但是中小民營企業卻因為資金問題阻礙其發展步伐,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在中小民營企業完善自身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政府職能部門和相關金融機構應聯合起來,疏通融資渠道,去除融資壁壘,多部門聯動,形成高效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促進中小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顧婧瑾,對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探討[J].中國市場2017(33):176-177
[2]陳建永,民營企業的融資困境探討[J].金融天地2018(04):22-24
[3]陸曉紅,芻議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成因及對策[J].經濟師2019(04):273-277
作者簡介:胡永洪(1969.1.26——),性別:男,所在城市:合肥,職稱:中級,職務:財務總監,研究方向:財務及稅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