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日趨復雜化。內部審計顯得尤為重要,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一大推動因素。內部審計風險由此也應重點關注。本文通過闡述內部審計風險的定義,分析內部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范內部審計風險的相應措施,目的在于有效提高企業的內部審計能力,增強內部審計風險應對能力。
關鍵詞:內部審計風險;原因;對策
一、內部審計風險概述
(1)內部審計風險的定義
企業的內部審計風險指的是在財務報告中存在重大錯報、漏報的事實,或者企業經營管理上出現了漏洞,但內部審計人員并未指出,還認為財務報告是合法、合理、公允以及經營管理健全有效,并因此提出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二、剖析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原因
(1)外部原因
1.內部審計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國家出臺的關于內部審計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沒有細致準確的指標來衡量內審人員工作的有效性,無法判斷內部審計的職能是否有效發揮。加之內審人員在完成內審工作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己的職業判斷,而不是具體的指標范圍。這些法律法規的缺失,對內審質量影響較大,從而會增加內部審計風險。
2.審計要素多元化。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業務復雜多變,資產變更、破產合并等繁雜業務頻頻出現。因而,在考量內部審計要素時,不應僅僅局限于財務報告,還應當把管理業務納入審計要素,內審人員職能轉向給管理職能。審計要素多元化,對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而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內部審計風險。
(2)內部原因
1.內審人員專業能力不足。面對日漸繁雜的經濟業務,內部審計人員發布的審計報告也更復雜,對專業勝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不斷發展,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技能和業務能力若不提升,就會無法滿足當前業務的需要,他們以往簡單的職業判斷也將無法滿足公司日漸復雜化的生產經營活動,無法出具公允有效的審計報告,將會增加企業的內審風險。
2.內審部門形同虛設。在企業中,外部審計與內部審計好比一座天平的兩端,兩者是同等重要的,不應厚此薄彼。內部審計目前之所以還沒有與外部審計同等的獨立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管理層對內部審計的不準確定位,沒有將內部審計部門真正作為一個獨立的一級部門,而是存在于其他部門二級部門。這樣對內審部門的不準確定位,導致內審部門形同虛設,無法有效發揮內審職能,也不能促使企業高效發展。
三、防范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對策與措施
(1)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1.完善內審規章制度。生產經營的復雜性體現出原有的關于內審規章制度可能不再適用于現有公司的發展,因而需要不斷更新內審規章制度。最新的指導性文件是2019年4月25日公布的《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意見》,讓各公司內部審計有了參照的標準,不再是局限于自己公司內部管理人員的一己之見,內部審計的完備建設更能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也會相應地降低內部審計風險。
2.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機構在當下的生產經營環境中,是每個公司不可或缺的部門,其要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促使其合法合規,還應對部門、公司的領導負責。
健全內部審計機構有利于增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內審質量,及時有效防范內部審計風險。
3.保證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組織上的獨立性,是保證內審機構合理運行的必要條件,是在企業中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前提。獨立性是審計最本質的特性,因而內部審計也不應例外。管理層應當給予內審部門充分獨立性,將內審部門劃分為單獨的部門,直接從屬于管理層的領導,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內部審計工作高效便捷地完成。
(2)提升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質
1.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內部審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在充分獨立性的環境下工作,這給予內審人員較強的職業道德鍛煉,其職業道德的教育也成為了內審部門不可忽略的一項重要工作。公司應定期給內審人員進行相應的職業道德課程培訓,也要定期進行理論考核與實踐檢測。從外部督促內審人員自覺遵守職業基本準則和道德底線,有利于幫助內審人員堅守職業道德觀。
2.提升專業勝任能力。企業在發布內審人員招聘信息時,具有執業資格是面試必備條件,并應嚴格檢查其執業資格證真實有效性,還需有相應的附加專業能力題的測試,嚴格執行內部審計人員錄取制度。招聘完成后,在日后工作中也要積極考核,促進內審人員不斷學習,增強其專業勝任能力。公司也可以每年舉辦內部人員的專業考試,以獎勵激勵學習能力,還能邀請外部專家進行培訓講學,既增加理論知識,也可以增強其實操能力。
四、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越來越完善,企業的持續發展依賴于內部審計工作的推進。公司應該注重內部審計,更要深刻認識到內部審計風險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正確認識、合理防范內部審計風險,從而增強內部審計的有效性、促進公司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曈.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知識經濟,2017(01)
[2]楊鑫彤.淺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全國流通經濟,2016(4)
[3]張莉,陳思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商,2016(5)
[4]張軍委.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分析及其防范對策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7(9)
[5]劉起安.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防范內部審計風險[J].綠色財會,2015(12)
[6]楊鑫彤.淺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6(05)
作者簡介:楊貝(1996—),女,漢族,湖北天門,碩士在讀,單位:重慶理工大學,研究方向IC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