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其城市化起步較早、發展較快、水平較高,在封建社會后期就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可觀的城市群。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提出重點建設長三角城市群。而城市群的建設勢必會對周邊地區產生巨大影響。本文主要分析長三角城市群建設對浙江經濟的正面作用與負面影響。
關鍵詞:長三角城市群;浙江經濟;區域經濟
一、正面作用
(1)長三角建設將提高經濟增長總量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統籌推進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服務水平。”據不完全統計,未來十年長三角城市群將建設21條鐵路干線、13條公路干線,將擴改 8個機場樞紐。基礎設施的投建將帶來乘數效應,最終反映至經濟增量上,同時基建的更新也為長三角的持續發展掃平道路。《規劃》還提出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等,這些對外開放政策的提出也將為長三角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源源不斷的外資投入,也將強有力的刺激長三角的經濟增長。
(2)長三角建設將提升經濟增長質量。
《規劃》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新經濟,支撐引領傳統經濟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而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利信息資源庫等的建立將使得浙江依托優勢創新鏈培育新興產業。高新產業(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的培育將提升浙江經濟增長質量,擺脫過去以依靠低價勞動力建立的輕紡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狀況。
《規劃》還提出推動生態共建環境共治。未來將開展建設濕地修復工程、防護林建設工程、海洋生態整治修復工程。修復過去野蠻經濟增長所破壞的生態環境。同時,長三角城市群的建設將深化跨區域水污染聯防聯治、聯手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產業園區循環化和生態化。嚴格控制三高行業發展,支持形成循環鏈接的產業體系。
以上種種措施都將改變過去“以資源換經濟、以環境換經濟”的狀態。這將促進浙江向環保節約型經濟發展。
二、負面影響
(1)長三角建設將使浙江經濟地位面臨挑戰
長三角的建設給浙江經濟帶來無限機遇,但也使得浙江經濟面臨挑戰。尤其是安徽8市也加入長三角城市群后,浙江將同時面臨來自蘇皖二省的競爭。
通常產業區位商大于1.5,我們稱該產業在當地具有明顯的行業比較優勢。據2013年經濟數據,上海市的服務業擁有絕對優勢,其14個行業中有11個行業區位商大于1.5,特別是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等現代服務業方面獨占鰲頭。江蘇的農業和采礦業擁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區位商分別為1.66和1.73。但浙江各行業的比較優勢均較弱。 故在長三角城市群的建設中,浙江重化工業化的水平低于上海和江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相對緩慢。同時安徽較之浙江又有著廉價勞動力、低廉地價、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因而浙江在長三角城市群建設中面臨挑戰,甚至有可能出現經濟發展地位下沉的現象。
(2)長三角建設使省內發展不平衡問題加劇
2016年浙江省內各市GDP總量排名由高到低分別為杭、寧、溫、紹、臺、嘉、金、湖、衢、舟、麗。其中,杭州的GDP總量超過1萬億元。GDP增速最快的是舟山,為12.41%;其次是杭州,增速為9.95%。而排名后三位的衢州、舟山、麗水經濟總量加總不過五千億元,這反映了浙江省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的建設,杭州等八市將借助政策動力快速發展,如舟山新區的建設、江海聯運中心的打造、海港集團的成立以及寧波舟山港的持續推進使得舟山在2016年經濟增長率達11.3%,高居浙江全省第一。
但衢州、麗水兩市不屬于規劃中確定的長三角城市群,因而在政策方面享受的優惠待遇較少,很難參與進長三角城市群的產業升級與轉型。這使得兩市在經濟增速上表現不佳,且兩市本身底子薄弱,故2016年的經濟增量雙雙墊底。
不難預見,長三角城市群建設的推進將使得本身較富裕的浙北地區、浙東地區更富裕,而向來經濟狀況較差的衢州、麗水將被拉開更大的差距,使得浙江省內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加劇。
三、總結
長三角城市群的建設對浙江經濟有著巨大影響,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浙江能借此契機,不斷提高經濟總量、逐步優化產業結構、穩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但因浙江行業比較優勢較弱、產業結構層次較低、產業升級速度較慢等問題,浙江在長三角經濟區的經濟地位將面臨挑戰。同時,長三角城市群的建設將使浙江省內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突出。
浙江要想在長三角城市群建設中有所作為,更好的融入建設進程,應從三個方面進行突破:首先提升主導產業優勢,提升行業競爭力。浙江應提升紡織化工、汽車制造等主導產業的競爭優勢。通過高新技術的引進,競爭模式的創新,提升其行業競爭力;其次建立合理的分工體系,優化產業布局。浙江應協調省內各市產業分工,促使省內各市經濟共同發展;最后加快推進產業化升級,培育高端產業。浙江應加快形成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如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領域,以期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
參考文獻
[1]傅吉青,王美福等.浙江在長三角區域的發展分析[J],統計科學與實踐,2011(3)
作者簡介:王凱琪(1998—),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福建泉州,學歷:經濟學學士,單位:浙江財經大學,研究方向: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