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存款

一、投擲學習單元構建的依據
George Graham明確表明了運動必須思考的幾個范疇:最內層的分類,也就是位移性動作技能、操作性動作技能和非操作性動作技能;各種動作技能的內容性規定,如,可操作性動作技能有投擲、持球等;動作技能的可能性變化,如果技能輪按照箭頭的方向向左或向右轉動,動作狀態就會發生變化,并且這種變化是動態的變化,如,位移性動作的跑步是單純的位移動作,如果聯系運球,這種位移性動作便轉化為操作性動作技能;各種運動本身的內在關聯性,表現為綜合性,如,空間意識中的路徑、方向等要素;運動本身宏觀要素的描述,如,身體、意識、關系等[1]。
依據George Graham研究的“運動要素關聯圖譜”,以圖譜第2層中的動作(內容規定)為學習主題,以“圖譜”中第3層、第4層中各要素作為運動條件和運動課題,按照由易到難順序逐漸變化或增加要素,及將動作與其他已學動作相結合的形式,構建各年級投擲單元學習體系[1]。
二、投擲學習單元的構建策略
1.以讓學生儲備多樣的動作模式為目的確定學習動作。依據George Graham的“運動要素關聯圖譜”中第1層、第2層確定操作性動作技能——投擲學習主題,但由于“投擲”的概念是指“向一定目標投或拋”,從而可以看出“投擲”是指一類動作的總稱。因此不能僅將它理解為田徑運動中投標槍、鉛球、實心球、壘球等幾種特定的投擲動作。田徑項目中的特定的投擲動作,之所以特定,是因為它是由所要解決的運動課題(如,遠度、準度)和所處的運動條件(無人干擾下的封閉式運動)以及器械的重量和形狀所決定的,但在許多運動項目中都含有“投擲”這一動作,如,籃球運動中的各種投籃、傳球,手球運動中的射門、傳球,足球運動中守門員的拋球等都含有符合“向一定目標投或拋”的動作。盡管運動項目眾多,但大體可以分為2類,一類為封閉式運動技能,另一類為開放式運動技能。所謂封閉式運動技能是指運動員在做動作之前,事先已知下一個動作怎么做[2];而開放式運動技能是指運動員在做此類技術動作之前,不能事先做出決定下一個動作如何做[2]。由此可以看出,許多開放式運動技能中的投擲動作是多樣的,也就是在NBA籃球比賽或手球比賽中,高水平運動員為什么經常會用一些非常規動作得分的原因。因此,動作定位除了常規動作(運動項目中常見的規定技術動作)之外,應盡可能讓學生儲備多樣的動作模式,如,操作性動作技能——投擲動作就應當包括扔、拋、甩、挑、撥、推等多種動作模式。
2.依據“身體練習三要素”理論確定遞進性運動技能學習目標。構建上下連貫的各階段的運動技能學習目標,是整個單元體系構建中最為重要的一環。要解決這個問題可借鑒賈齊所提出的“身體練習三要素”——技術動作、運動條件、運動課題。技術動作是指對具體身體姿態(即動作)的規定,運動條件是指實施技術動作時所給出的空間環境和人為的規定,運動課題是指技術動作所要達到的目的或關注的對象[3]。所有的運動都離不開用什么樣的身體姿勢完成動作,用這個動作達成什么目標,在什么樣的環境中達成這個目標。因此,可根據“身體練習三要素”理論確定遞進性運動技能目標(表1)。
動作學習單元是將技能目標定位于學生身體練習3個要素中的“技術動作”;動作技術學習單元是將技能目標定位于“技術動作+運動課題”學習;動作組合學習單元是將技能目標定位于“技術動作+技術動作+運動課題”學習;運動技能學習單元是將技能目標定位于“技術動作+技術動作+運動條件+運動課題”學習。從以上4個單元中可以看出,下一個單元的學習均是以上一個單元學習為基礎,難度逐漸增加,成遞進關系,且逐漸接近于實際運動的需要。這樣構建各階段的運動技能目標,使之具有上下連貫性、一體性。
3.根據動作技能目標確定各水平段學習要素。所謂的“學習要素”就是“運動要素關聯圖譜”中第3層、第4層所列舉的動作要素(運動概念)。如果基本動作技能是能用身體完成動作,那么運動概念是我們如何改變和修正這些動作[4]。這里所說的“運動概念”是指“運動要素關聯圖譜”中的那些動作要素。如此可以看出,動作要素在運動中的重要性。但如此多的要素應怎樣學習呢?當以“身體練習三要素”確定運動技能目標后,該問題便迎刃而解。因為要達成一定的運動課題或考慮一定的運動條件,就必然導致要調整、改變、修正這些動作。如,投擲動作技術學習單元,技能目標要求能用已學過的各種投擲動作,協調連貫地將球投向一定遠度、高度及目標處,就必然要求出手時注意方向、力量、角度等要素的控制。而在動作技能學習單元中,技能目標要求能在有人防守和與同伴合作下,運用各種已學的投擲動作及投擲組合動作,將球投向一定距離的目標處。此時的運動條件,就涉及有人防守、有同伴配合,這時就需要注意與人的關系(同伴、對手)等要素。由于運動條件和運動課題的多樣性必然導致學習要素的多樣,每一個條件或課題的變化,隨之會引入不同的學習要素。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刻意選擇學習要素,而是根據課題和條件的需要選擇要素,而課題和條件的設置要充分考慮運動的需要,結合運動需要設置課題和條件。
“投擲”是中小學體育課堂中的主要學習內容,但以“運動要素關聯圖譜”為依據構建投擲學習單元,可以讓投擲內容更加豐富,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但具體如何利用好“運動要素關聯圖譜”,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本文結合“身體練習三要素”理論,從“以讓學生儲備多樣的動作模式為目的確定學習動作”“依據身體練習三要素理論確定遞進性運動技能學習目標”及“根據動作技能目標確定各水平段學習要素”3個方面具體地論述了一些自己的構建策略,與廣大一線教師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孫喜和,翟孟杰.以“我”為運動學習主體的教學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6(2):24-29,49.
[2]王晉.開放式運動技能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賈齊.體育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方法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美]Amelia Le,[美]Ping Xiang,潘邵偉,等.小學體育教學法·動作和學習:面向未來的小學體育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