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宏宇


摘 要:政府會計制度的頒發是我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2019年正式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學校作為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應對,提前籌劃,合理安排,以確保新舊制度的順利對接。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高等學校;應用
財政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發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文件規定適用對象為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不僅僅是我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及時、準確反映政府資產負債狀況、進行資金績效評價的基礎。該制度的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學校作為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應對,提前籌劃,合理安排,以確保新舊制度的順利對接。
一、政府會計制度出臺的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從提高政府效能、理清產權關系,以及國家治理等各方面都要求進一步加快政府會計改革,形成能夠對政府資產負債狀況進行真實反映、開展建立在成本費用配比基礎上的績效評價以及可以真實反映預算執行情況的政府會計體系。近幾次的五年規劃中都把推進政府會計改革作為重要任務,明確提出要“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這充分表明了在新時期進一步推進政府會計改革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
二、我國政府會計體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我國現行政府會計體系的現狀
現行政府會計體系是在滿足財政預算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具體內容如圖1。
2.現行政府會計體系存在的問題
(1)資產價值不真實。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資產確認不完整,如應收債權不入賬,基建賬務獨立核算,使資產價值無法全面反映;資產計量不準確,如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無形資產不攤銷,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存在較大差異,導致賬面價值虛增。政府資產狀況得不到全面反映,政府“家底”得不到真實體現,不利于政府效能的充分發揮。
(2)負債計量不完整。在收付實現制下,應承擔的債務情況,如應收賬款、應付工資、應繳稅費等,在支付前不在會計信息中體現,不能全面反映單位債務信息,不利于加強負債管理,無法防范和降低財政風險。
(3)收入、支出不配比。現行的會計制度下,收入或支出的確認以現金收支為依據,不能夠將政府公共管理成本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來,難以對政府的運營績效以及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科學的評價。
(4)會計信息可比性差。現行政府會計體系繁雜,涉及各種行業制度、管理辦法、具體規定,名目眾多,口徑不一,核算標準各異,導致政府會計信息質量較低,可比性差。
三、政府會計制度的創新內容
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是多年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改革探索的成果,它從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和發展方向出發,統一了各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通過構建二維會計核算模式,強化了財務會計,完善了預算會計,整合了基建會計,以便于提供更加完整、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
1.統一了現行的各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政府會計制度對使用范圍做了明確規定,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執行本制度后,不再執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醫院會計制度》等其他會計制度。統一了科目設置、使用和報表項目說明等方面的規定,保留了現行各項制度中的通用業務和事項,并做了進一步的完善,使會計核算更加規范化、標準化,提高了政府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2.構建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二維核算模式
政府會計制度構建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二維核算模式,如圖2。
(1)“雙功能”:對于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時,同步開展財務會計以及預算會計雙重功能的處理,并利用“平行記賬”,形成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雙賬簿體系。
(2)“雙基礎”:財務會計關注的是收入費用的相互配比,預算會計更側重于資金的收支情況,對經濟業務進行處理時,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滿足不同核算需求。
(3)“雙報告”:會計信息最終是通過報告的形式來反映的,財務會計形成的是財務報告,預算會計形成的是決算報告,兩者既有區別,又有內在聯系,相輔相成,提供更加全面的會計信息。
3.強化了財務會計功能
(1)全面引入權責發生制,豐富完善了會計要素。根據權責發生制,在財務會計核算上同時增加了收入與費用這兩個財務會計要素的核算內容,有利于實現收入費用的互相配比,便于績效評價。
(2)擴大了資產負債的核算范圍。在資產要素中,在應收款項的核算內容進行了增加,通過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對自省開發所形成的無形資產的成本進行確認,并要求對無形資產以及固定資產進行攤銷或者是計提折舊,同時引入了壞賬準備等減值概念;在負債要素中,增加了應付款項、預計負債、受托代理負債等核算內容,便于全面反映單位所承擔的現時義務。
4.完善了預算會計功能
對預算會計科目及其核算內容進行了適當調整和優化,會計科目設置上增加了債務預算收入、債務還本支出、投資支出等,分類更全面合理;在核算內容上,主要涉及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
5.整合了基建會計
基本建設是單位的業務之一,作為同一會計主體,應該納入統一的會計核算體系。政府會計制度依據《基本建設財務規則》和預算管理的相關規定,將基本建設投資進行統一核算,不再單獨建賬,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完整性。
四、高等學校的應用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政府會計改革,不僅僅是記賬方式的改變,也不僅僅是業務問題,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任務,是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基石,各高校負責人把政府會計制度的貫徹實施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重在落實。
2.做好會計人員隊伍建設
人是最寶貴的資源。會計工作的實施,歸根結底是通過會計人員驅動的。學校要加強會計隊伍建設,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引進管理型人才,通過加強宣傳培訓,使廣大財會人員提高職業判斷能力,逐步實現從核算會計到管理會計的轉變。
3.注重會計信息化建設
新的核算模式離不開會計信息系統的支撐,各高校要盡早做好預案,結合智慧校園建設,及時調整和更新會計信息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會計核算。根據學校的部門構架,理順業務流程,按照內部控制要求,選擇恰當的財務軟件,或者對舊的財務軟件進行升級改造。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對財務軟件進行初始設置,包括會計科目的設置、輔助核算對象的設置等。
4.加強內部控制建設
內部控制是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信息質量的保障機制。高校應該以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為契機,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梳理業務流程,針對業務風險點,加強防控措施,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準確。
5.建立部門協調機制
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涉及學校資金管理、資產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學校各部門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校的總體決策部署上來,以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為契機,清產核資,摸清家底。為完成新舊制度的順利過渡,需要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財務部門做好新舊接軌工作,同時推動學校內部各部門的協調,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總之,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是政府會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高校高度重視,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我們相信隨著新制度的實施,必將促進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高校的雙一流建設。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政府會計制度.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7.
2.姜紅梅.論大數據時代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對策.信息系統工程,2017(04).
3.張曾蓮.《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文本分析與實施建議.會計之友,2016(16).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