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娟

財務管理工作是實現事業單位改革的基礎所在。隨著事業單位經濟來源的變更,其勢必要面臨著自負盈虧的問題,而預算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則成為了我國事業單位現階段的主要工作重心。成功的預算管理工作不僅要確保事業單位的正常資金運轉,更需要創造更大的經濟收益,這就需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對單位內部的收支情況進行嚴格的把握,加強對于運營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資金的運作和管理。同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需要尋找正確、合理的工作方式,按照政府部門所下達的工作要求開展工作,全面發揮出事業單位在自主經營方面的優勢,不斷完善財預算管理體系和制度。由此可見,加強對于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問題的研究,對于推動事業單位改革的成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在事業單位全面改革的浪潮之下以及財務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工作內容有所改變,且工作形式也與以往出現了較大的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改革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困難與問題,更多的是機遇與發展良機。在這一背景之下,事業單位原本采取的預算管理體制和方式顯然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且因為體制變更的影響而出現了諸多的問題。
預算編制工作是預算管理的基本工作內容之一。事業單位所采取的傳統預算編制方式較為簡單,在無市場因素和自主經營因素的影響之下,預算編制工作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且很少會出現編制錯誤的情況。隨著事業單位與市場的接觸不斷深入,事業單位需要承擔自主經營的責任,從而導致預算編制工作的內容和工作量大幅度增加,這就需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增加工作時間和工作安排,切實落實預算編制工作。但在實際當中,多數事業單位還并未認識到改革對于預算編制工作所造成的影響,其工作內容、工作模式以及工作安排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預算編制工作所需的時間與以往并無太大的區別,但質量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完成預算編制所需的時間不會超過2個月左右,工作時間的不足直接導致各個部門的參與度較低,編制結果不夠合理,與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現了相互脫節的情況。
在以往的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當中,大多數事業單位無法做到充分利用固定資產的價值,不會將其視為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正因如此,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缺乏有效的管理,從而導致不僅無法合理利用固定資產,反而會因為維護固定資產而為事業單位增添額外的經濟負擔。
一般情況下,預算應用結果是對財務人員績效考核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現階段國家大力推動的績效考核模式。但是,這一模式在多數事業單位中并未得到應用,而其一般應用在具有經濟性質的項目投資方面,多數事業單位并沒有根據自身的業務范疇而建立針對性較強的績效考核體系。例如:在缺少績效考核體系的基礎上,單位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無法得到提高,其往往只會負責屬于自身的工作內容,無法充分體現事業單位職工的服務精神,甚至還會出現相互推脫責任的情況,從而導致事業單位在社會中的口碑下降。
預算編制是對事業單位整個年度財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方向,預算編制的合理性與準確性會直接決定了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與質量。在開展預算編制工作時,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一是分析上一年度的預算執行效果。對上一年度預算執行效果的分析可以尋找到預算與實際收支情況出現偏差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充分考慮其對于本年度預算編制工作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財務人員需要分別對收入項目和支出項目進行檢查,并在明確本年度的財務工作計劃的基礎上,依據上級領導對預算編制的要求來完成本年度的預算編制工作。二是合理安全預算編制工作時間。從本質來看,預算編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專業性特征,其涉及到的內容相對較多,而內容的全面性則是保證預算編制合理性的基礎。在這一過程當中,財務人員不僅要了解到事業單位現階段的財務運轉情況,更需要結合事業單位的年度發展目標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財務需求進行預測,且需要綜合社會效率。因此,事業單位財務部門需要合理安排編制時間,確保編制時間的充足性。三是加強對于預算編制的調查。在開展編制工作之前,財務管理人員需要預先安排工作計劃,確保財務人員可以在預算編制工作基本要求下實現財務資料的收集、整理。同時,財務管理部門還應當邀請其他各個部門參與到預算分析與預測環節當中,確保預算編制具有實用價值。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是事業單位的主要資產組成部分,也是事業單位首先自我價值的基礎所在。在政府財政部門無法全面了解事業單位使用固定資產的具體情況,事業單位即便是在固定資產出現部分閑置的基礎上,也要繳納與其占用數量相對稱的維護費用。這一問題的存在,直接導致事業單位出現資產占用問題,其會影響到事業單位的正常營收。因此,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應當充分考慮到事業單位的具體現狀,將資產管理視為預算管理的一部分,堅持動態管理原則,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
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需要建立在事業單位財政基礎上,同時事業單位還應當具備基本的績效評估體系。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單位領導層積極參與到財務部門工作當中,提高對于績效考核的重視程度,給予相關的扶持和關注,推動績效考核和評估體系的不斷完善。其次,績效考核結果需要堅持公示原則,任何考核信息均需要公開、透明,便于事業單位職工對財務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同時,事業單位需要重視激勵體系的作用價值,并將績效考核結果視為預算編制工作的一部分。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此物部門需要與績效考核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調查績效結果的真實性,并給予多次考核優秀的部門一定的財政扶持,適當對其進行財政傾斜。而在對待考核不達標的部門時,需要適當縮減其預算經費予以警示和懲罰。最后,為確保績效考核體系的應用,事業單位財政部門需要設置專用的激勵經費。
綜合來看,預算管理工作目前已經成為了事業單位的工作核心之一,其是確保事業單位財政健康的基礎所在。在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需要從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面對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多方面問題,并使用科學的方式、嚴謹的態度去尋覓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推動預算管理工作不斷向著市場化、現代化和科學化的方向持續發展,讓預算管理工作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事業單位的財政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