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偉
摘? 要: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由虛擬貨幣興起的技術,以它獨特的特性在各領域正在被廣泛研究,特別是金融領域,是研究的集中之地。但它的特性不僅可以在金融業中發揮作用,在其它領域也一樣可以發揮作用。公共服務平臺作為解決公民日常事務的渠道,近年逐漸被重視,這也是建立安全社會、和諧社會的窗口。文章集中介紹了區塊鏈技術在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
關鍵詞:區塊鏈;公共服務;信任;教育
中圖分類號:TP311.1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23-0062-03
Abstract: As a technology rising from virtual currency, blockchain technology is being widely studied in various fields because of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finance, but its characteristics can play a role not only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but also in other areas. As a channel to solve the daily affairs of citizens,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which is also the window to build a safe society and a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 in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Keywords: block chain; public service; trust; education
1 區塊鏈概述
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高冗余存儲、時序數據、數據不可篡改和偽造、去中心化、智能合約、高安全性、建立信任等特征。特別是它能夠防止數據篡改,可以對信息建立信任方面,使得區塊鏈在社會經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可以將區塊鏈的應用概括為:金融服務、征信和權屬管理、資源共享、投資管理、物聯網與供應鏈、公共網絡服務、選舉投票、社會公益等8個場景[1]。其中,金融領域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探索和實踐中最引人矚目的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效率低下、資源消耗大、缺乏商業化應用等問題。特別是應用領域狹窄,主要研究集中在金融領域,而在其它方面應用相對較少。如何將這一先進技術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使其發揮優勢,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應該努力思考和積極探索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研究方向。
2 公共服務平臺
公共服務,是21世紀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等提供保障。全國很多省市現在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公共服務平臺,集中解決市民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包括教育、衛生和醫療、社會保障、就業等廣大居民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這些也是建立社會安全、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基本生存權和發展權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這已成為現階段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的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介紹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醫療、交通、氣象、科技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現狀。
3 區塊鏈在公共服務平臺應用
3.1 教育領域
許濤等通過分析歐美等發達國家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發展現狀,將區塊鏈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歸納為三個方面:區塊鏈技術教學、區塊鏈技術教學平臺和區塊鏈技術傳播等方面[2]。目前,國內一些大學已經開設了區塊鏈教學的相關課程。由杭州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聯合會等發布的《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報告》稱,目前中國開設區塊鏈的高校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上海交大總計十所高校。張云將區塊鏈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概括為基于區塊鏈的教育平臺、學歷學位認證和數字教育資源版權保護等[3]。他指出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降低教育成本,增加學習機會,增加投入產出比,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保障教育有實踐機會,理論與實踐同步、互補,促進教育質量提升;減少和杜絕學歷造假等問題,提升教育公信力,簡化認證途徑,提供方便、安全可信的學歷認證方式;加強教育資源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促進教育改革、創新和資源共享。李青指出區塊鏈在教育中的應用主要在記錄學習軌跡、為在線教育提供有公信力和低成本的證書系統、作為“版權證書”工具,保護課程資源和學術成果的著作權、作為智能合約,完成教育契約和存證等方面[4]。區塊鏈在教育上的運用還體現在成績單、學習者資源庫、學習賬本等方面[5]。在學習成果認證方面,主要通過數字徽章方式,這種方式在近年來也逐漸被許多教育改革者和教學設計者所采納[6]。它是用數字徽章來記錄查詢平臺和區塊鏈分布式賬本兩部分,賬本里記錄了學習者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的可信任性,保證教育信息記錄的公開性和不可篡改。沈忠華從分析教育大數據的特征出發,研究了大數據驅動與教育評估的關聯性,探究了區塊鏈技術從在線課程學習提供可靠評估數據、學生成績記錄、共享學校系統、教育資源成果界定、學生信息隱私保護等五個方面對教育評估的影響和作用[7]。
史強在區塊鏈對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影響中說,將區塊鏈與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術下的智慧校園相結合,形成新的智“鏈”校園架構[8]。楊現民等將教育領域的區塊鏈應用規納為六大模式:建立個體學信大數據、打造智能化教育淘寶平臺、開發學位證書系統、構建開放教育資源新生態、實現網絡學習社區“自組織”運行以及開發去中心化教育系統[9]。設計具有教學管理組件、證書服務組件、數字資產交易組件、教學資源組件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育平臺架構[10]。曾卉玢等就區塊鏈對職業教學創新研究中提出利用區塊鏈獲得更多數據,并在更多的部門中流轉,打破原有數據來源單一化的問題,建立牢固信任橋梁[11]。還應該開發加入歷史數據的開放的證書和學歷認證體系,方便企業和個人隨時驗證。
雖然區塊鏈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正在擴大和加深,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因為數據記錄在公共賬本上,賬本是公開的,那么關于數據的所有權和用戶隱私保護問題如何解決?其次,區塊鏈上存儲的信息不能更改、不能刪除,所以信息只能增加,不能修改,對于錯誤信息無法實現改正處理。最后,缺少證書和學歷認證的開放體系,個人和企業無法隨時查驗證書的真偽,如果能開發一個這樣的認證平臺,會大大增加企業和個人進行證書驗證的效率。
3.2 交通領域
2018年艾薩思創新科研中心就“人工智能+區塊鏈”研究領域作了大膽嘗試,將智慧停車在人工智能環境中進行融合與突破,利用區域鏈技術在智慧停車領域實現應用[12]。這是AI與區塊鏈兩種技術的溶合,也是新的應用方向,是AI在智慧停車領域的應用。它利用人工智能視覺感知技術的提升,用AI保證車牌識別的準確率,將人工智能的算力與區塊鏈的安全性相結合,最終建立一個全新的智慧停車生態鏈。
在鐵路方面,由于鐵路客票資源具有典型的分布式特點,即客票是分布在各鐵路局和總公司級關鍵節點的,根據這一特點設計鐵路客運鏈。實現客票統一身份認證、信用管理系統、加密數字客票等應用[13]。客票統一身份認證可以克服中心化身份認證時,對信息安全性保障問題,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隱私數據,防止泄露。信用管理系統可以將公民的誠信信息進行記錄,加大個人誠信成本,加快誠信社會建設。加密客票可以在保障實名制的前提下保護公民的隱私。區塊鏈在交通方面的應用還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應用區塊鏈對數據的保護作用方面。
3.3 醫療領域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為醫療領域解決了一些問題。張新斌指出利用區塊鏈解決醫療記錄實時更新、數據共享的問題,同時保護患者隱私不被泄露[14]。這樣不同地區、醫療單位就可以實現患者信息存儲與共享,對于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制定更全面的治療方案提供了依據。戴菲指出用區塊鏈與電子處方簽名方式可以保證處方單的公信力,在發生醫療糾紛時提供雙方公認的真實數據[15]。安林潔指出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建立網絡健康數據中心,為患者保存包括基本信息和以往醫療數據的健康狀況信息,這樣可以減少醫療數據丟失的風險。還可以建立醫院信息集成平臺,方便醫院間信息整合,互通有無,以便更好地進行醫學研究[16]。趙延紅提出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醫院進行醫療器械追溯管理,通過對醫院設備器械的信息進行統籌管理,幫助醫院更合理地進行設備器械的配置和管理。利用區塊鏈技術還可以將可穿戴設備上的數據進行共享,通過評估,還能實現對數據進行跟蹤、提醒,實現對人體健康的示警[17]。利用區塊鏈解決藥品真偽鑒別和審計信息的醫療信息追溯,主要利用區塊鏈防篡改、可追溯的特性[18]。還可以解決電子保單在容災備份過程中的隱私泄露問題[19]。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網絡高速計算能力還可以模擬醫學上的蛋白質折疊問題,促進醫學研究過程[20]。但同時也有未攻克的難題主要集中在區塊鏈自身技術水平的限制,區塊鏈領域專利等[21]。
3.4 其它公共服務領域
(1)區塊鏈在科技方面與先進技術強強聯手:區塊鏈和大數據都具有高冗余的特點。大數據作為目前流行的技術,具有數據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能力,對各行各業信息統計、決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為了發揮區塊鏈對網絡信息保護、認證和分布式運算速度快的能力,目前的主流思想是將兩者結合,發揮二者的優勢:第一,在區塊鏈上實現大數據,將大數據的統計分析等技術應用到區塊鏈上,用到的是區塊鏈運算速度快的能力;第二,將區塊鏈技術嫁接到大數據平臺,將區塊鏈的安全、不可更改特性移植到大數據平臺,保證數據的安全和信任度[22]。
(2)氣象領域:2019年中國氣象局出臺《智慧氣象服務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提出到2023年,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將在氣象服務中得到充分應用[23]。預期實現一個精細化、能夠情景互動、智慧的新型氣象發展生態。它可以根據用戶自身特點、行動路線、目的地等推送“貼心”的氣象服務,更好的服務百姓。
(3)體育領域:于沖等指出區塊鏈技術將充分的優化體育產業結構,形成區塊鏈+體育產業的發展模式。區塊鏈分布存儲的防篡改性讓網絡上的體育信息更加透明化、公正化;同時解決體育競猜中數據和賠率等無法直接獲得,存在影響數據真實的違反法律事件;還能解決體育賽事上的踢假球、吹黑哨等違反職業道德的事件[24]。
4 結束語
目前區塊鏈的發展還很不均衡,應用領域還相對狹窄,本文介紹了它在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包括教育、交通、醫療、科技、氣象、體育等領域。公共服務平臺關系民生,便民工程,如果能將區塊鏈技術與其結合,擴大其在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范圍與深度,促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于建設安全社會、和諧社會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章峰.區塊鏈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綜述[J].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2018,4(4):22-29.
[2]許濤.“區塊鏈+”教育的發展現狀及其應用價值研究[J].前沿探索,2017(2):19-28.
[3]張云.教育信息化2.0中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探析[J].軟件導刊,2018,10(10):91-93.
[4]李青.區塊鏈:以技術推動教育的開放和公信[J].前沿探索,2017(1):36-44.
[5]許濤.區塊鏈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與挑戰[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1):108-114.
[6]吳莎莎,白曉晶,蔣明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在線學習數字徽章認證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8,11:19-24.
[7]沈忠華.新技術視域下的教育大數據與教育評估新探——兼論區塊鏈技術對在線教育評估的影響[J].遠程教育雜志,2017,35(3):31-39.
[8]史強.區塊鏈技術對未來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J].高教探索,2018(10):5-18.
[9]楊現民,李新,吳煥慶,等.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模式與現實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2):34-44.
[10]曾志峰,張良,夏平,等.區塊鏈在教育領域中的技術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8(15):101-102.
[11]曾卉玢,王晨菡,楊滿福,等.區塊鏈對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的路徑創新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5):14-18.
[12]艾薩思創新科研中心.區塊鏈如何助推智慧停車[Z].“AI賦能創鏈未來”——AI x區塊鏈重新定義智慧停車沙龍峰會.2018,8.
[13]王成,史天運.區塊鏈技術綜述及鐵路應用展望[J].中國鐵路,2017,9:91-98.
[14]張新斌.分析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運用情況[J].電子世界,2018,15(107):189-190.
[15]戴菲.基于區塊鏈的電子處方簽名的思考[J].網絡通訊及安全,2018,3(8):25-26.
[16]安林潔.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J].物流與供應鏈,2018,11:161-165.
[17]趙延紅,原寶華,梁軍.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8,2(1):1-7.
[18]孫志國,李秀峰,王文生.區塊鏈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展望[J].農業網絡信息,2016(12):30-31.
[19]王和,周運濤.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保險[J].中國金融,2016(10):74-76.
[20]耿飆.醫療領域區塊鏈應用模式及面臨挑戰探討[J].才智,2018:234-235.
[21]馬騁宇.區塊鏈在醫療信息資源利用和知識產權保護中的研究[J].電子知識產權,2018,8:69-73.
[22]姚忠將,葛敬國.關于區塊鏈原理及應用的綜述[J].科研信息化技術與應用,2017,8(2):3-17.
[23]中國氣象局.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901/t20190114_512499.html.
[24]于沖,秦晨晨.區塊鏈技術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