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萍
中圖分類號:F74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6-150-02
摘 要 受到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國內紡織品的出口將直面更多的挑戰,特別是在取消了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度以后,國內紡織品的出口形式更加嚴峻,但同時也迎來了全新的機遇。如何在這一背景下,發揮我國紡織品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中提升競爭力,規避發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對于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的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針對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 紡織品 出口 貿易
一、我國紡織品出口現狀及問題
自21世紀以來,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同一時期世界范圍紡織產品市場需求的提升速率,而由于國內紡織品出口的份額不斷增加,勢必會對進口國的紡織業產生沖擊,影響其紡織業的發展,由此我國的紡織品出口也逐漸變成了世界貿易產生摩擦的重要因素。西方發達國家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保護國家內部產業采用了各種非關稅壁壘以及反傾銷手段,希望可以以此來限制我國紡織品對于其國家內部企業的沖擊。美國曾表示,當我國輸美紡織品到達一定配額后,將對加強監督,必要的情況下會使用法律手段來抵制不公平競爭,保護國內產業。據相關研究表明,近些年來全球對于我國紡織品發起的反傾銷以及特殊保障貿易措施涉及金額達到了104.6億美金。從2018年以來,我國紡織品國際貿易的增長率有了明顯的降低,到了2009年,增長率已經成為了負值。而在此后的一段時間,由于金融危機后世界各國經濟的不斷恢復,國內的紡織品國際貿易形勢逐漸回暖,出現了較大的增長,并在2010年~2011年內維持著20%的增長率,此后雖增長率有所下滑,但仍然維持著一定的增長幅度。但在2015年至2018年區間,我國紡織品的國際貿易額有有了一定的下降,考慮和歐洲經濟發展速率的降低、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情況不佳所導致的國際市場需求量減少存在關系。另外,在該時期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也有了較大的變化,這也是導致出口額降低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外,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紡織業的用工成本明顯增加,而其本身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成本的增加,勢必也會對出口額產生一定的影響。
另部分國家由于國內經濟動蕩,對國家內部的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生產資金緊張、購買力下降導致社會需求嚴重減少,其不僅是對自身國家生產企業產生了嚴重影響,也使風險擴散到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中。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紡織品服裝由于國外經濟動蕩影響,出口貿易增長值連年下跌,已經跌至5%以下。面對這種情況,我國也進行了相關政策的調整。為了有效針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我國政策增加了企業的規費,并且拉長了出口時間。
二、我國紡織品出口貿易增長放緩的原因分析
(一)國內因素
國內紡織品出口增長速度放緩首先是由于出口企業成本上漲,導致其喪失了價格優勢。匯率是一項重要的影響因素,匯率變動幅度大時,進出口貿易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此外,目前國內紡織業的技術水平仍然不夠,相關企業的技術儲備仍然不足,以化纖種類的變化較慢,大量化纖面料依賴進口,設備先進水平不夠,紡織加工技術水平不足等。總而言之,多種因素造成國內出口企業成本提升,從而影響到出口數量,出口貿易值增長速度也自然下降。
(二)國際因素
受國際經濟發展進程減緩以及世界各國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國內的紡織品在出口時將會面臨更為嚴重的貿易壁壘。在市場轉移以及區域內貿易保護壓力之下,歐美各國會通過各種手段限制我國紡織品。尤其是在我國出口紡織品在國際市場所占份額逐年增大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更是通過設置多種貿易壁壘,企圖打壓我國紡織品出口,保障自身國際市場所占份額,維護自身的經濟以及政治利益。歐美發達國家制定了各種環境保護法規以及紡織品環境標準,如在環境標志方面就有典型的美國“能源之星”。此外,把紡織品、貿易以及勞工待遇相結合,這些限制都是直接針對了我國的仿制品出口貿易企業。除了歐美發達國家的限制外,國際紡織品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也是重要因素。紡織品服裝自由競爭市場也在不斷擴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紡織品服裝生產以及出口能力得到了全面釋放。面對菲律賓以及老撾等新型紡織品服裝生產國的沖擊,我國的紡織品服裝也就需要做出有效的調整。歐美等發達國家紡織品和服裝多依賴于進口,這一國際市場始終存在。雖然目前亞洲以及部分拉美國家住在了這一市場,但是部分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挑戰資本。由于紡織品服裝行業具有勞動密集的特征,因此商家必然傾向于低工資以及低成本生產地,一旦成本過高,紡織品服裝業必然會流向低成本國家,從而形成新的貿易格局。
(三)后配額時代
由于全球配額制度的取消,國內紡織品出口企業的出口成本大幅降低,同時也使全球整個出口企業加工重組,形成了新型的跨過產業鏈,這無疑會促進整個紡織品行業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出口配額的取消,使得歐美市場買方以及部分中間商可以借機壓價,導致紡織品國際市場產品價格降低。另外,不少國家以技術規定為緣由,故意提高出口的標準,并對紡織品進行壓價,無論是政策形式還是經濟形勢都行成了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圍堵。自21世紀初期,我國的紡織品出口值有了很高的提升幅度,并且市場占有額也在不斷擴大,這就促使美國等國家不斷出臺監管措施來針對我國的紡織品出口。目前已經有超過30個國家提出延長對我國紡織品的出口監視,一方面是為了保護自身國家內部的生產業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限制我國紡織品出口國際市場的占有率,維持自身經濟利益。種種情況說明,在后配額時代,世界紡織品服裝生產供應市場格局在不斷演變,紡織品將逐步流向生產配置最佳的地區,我國紡織業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明確當前形式,做出相關對策。
三、應對國際市場變化的對策
(一)選擇出口市場,規避貿易壁壘
由于我國經濟體制的特殊性,并且紡織品在國際市場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額,導致歐美發達國家針對我國出口產品進行了反傾銷、保障措施以及技術貿易性壁壘,而這些措施必定會長期存在。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我國紡織品出口企業應當針對目標市場需求,在短期內完成結構調整,加強管理,提升自身競爭力,從而可以從容的面對國際市場競爭力。就算歐美市場針對我國紡織品貿易設置了多重障礙,但其也有側重,應當抓住薄弱點進行突破,打破貿易壁壘的限制。從新興市場來看,俄羅斯以及中東國家對于紡織品服裝有著很高的需求,其只靠國內生產很難填補市場,因此我國應當主抓機遇,開拓市場,轉向出口貿易限制較少的國家。在紡織品服裝出口時,我國政府和相關出口企業應當對目標市場的貿易規則進行分析,然后根據產品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出口市場,這樣才能有效避免貿易壁壘,促進紡織品服裝出口的良好發展。
(二)加快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
目前我國紡織品出口基本上都是以價格優勢取勝,低廉的價格賺取了更多的出口量,而這種粗放型的出口增長也是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之一。在國際經濟政策形式轉變下,我國努力調整粗放型經濟為集約型經濟。在粗放型經濟經受國際市場考驗的情況下,完成經濟轉型無疑是正確的一步,其不但可以讓企業有更強的競爭力,同時還能減少資源的消耗,保障企業今后的發展。因此,企業有必要加快技術創新,提高產品差異化競爭力與生態競爭力,以更優秀的產品結構來提升國際競爭力,提升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應當培育自主品牌,將生產技術與文化品牌相融合,創造出國際認證的品品牌,從而有效開拓新型供應鏈。想要獲得創新,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要加強學習。所以應當積極參與國際頂尖的服裝展示與行業交流活動,可以學習到先進的經驗與技術,為產品創新做鋪墊。為了將務實的態度滲透到國際流通環境中,應當在全球日用品消費集中地設立機構,這樣也有助于提升話語權,進一步擴大紡織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份額,從而有效提升我國紡織行業在全球市場供應鏈中的地位。
(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面對歐美等國家設定的貿易壁壘,我們并不能針對所設定規則提出挑戰。因為這些貿易壁壘的設置也是依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所設立,挑戰規則無疑是脫離了整個國際市場。因此積極開展自律、互律等行業協調工作以及跟蹤國外法規條例變動,并做出積極應對才是積極的策略。我國以及相關出口企業應當及時跟蹤出口國的市場變化以及相關規則賓東,對重點出口的產品數量以及價格進行動態監控,以便于及時做出相應調整。此外還應當完善現有紡織品出口預警機制,可以有效防范風險的發生。同時做好紡織品信息引導工作,做到未雨綢繆。通過政府與行業之間的協調工作,我國紡織品出口行業及時面對國外政策與市場的變動也可以及時做出應對策略,保障行業的平穩發展。
(四)提高退稅率,降低出口成本
外貿企業與生產企業不同,出口退稅的計稅基礎是購進商品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價格,在不改變其他費用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口退稅率會使出口成本降低,增加為企業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短期內企業會根據改變后的利潤空間來調整出口商品的類別、價格等,從而促進出口量,提高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使得出口商品結構的改變。從長期來看,還會對企業出口產品的特性、技術含量、乃至對產業結構升級等帶來深遠影響。
四、結語
在紡織品國際市場以及政策的變下,我國防止行業出口貿易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應當看到挑戰中蘊含的機遇。只有樹立信心,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樣才能讓紡織品行業保持內在動力,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從而更好的面對國際市場的變化。對有國際市場并且競爭力較強的紡織企業,國家要充分引導,動態的了解國際市場的規則變化,從而幫助企業規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因素,推進企業國際化經營。同時,政府主管部門也應當主動維持出口秩序,從而保護我國紡織品出口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慧穎.天津紡織品出口存在的問題[J].中國商論,2016(03):123-124.
[2] 周錫飛.寧波紡織品出口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3(07):664+835.
[3] 強力.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影響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6):117-118.
[4] 席慶高.淺談我國紡織企業在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03):115-116.
[5] 梁碩,楊永行,劉昊宇.中國紡織業國際競爭力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