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壽
中圖分類號:D26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6-178-03
摘 要 如何合理調整離退休黨組織,加強對離退休黨員的管理是當前黨員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從離退休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著手,深入剖析其原因,并針對性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 離退休黨員 管理工作 存在問題 對策
我國擁有的黨員數量十分龐大,而且每年也還會產生不少離退休黨員,這些老黨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一生,付出了不少辛勞,為社會和民眾做出了不少貢獻,在退休之后理應受到很好地關心與照顧。但隨著全社會老齡化的情況日益加重,離退休黨員的隊伍越來越大,在黨員總隊伍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升高。日益增多的離退休人員給相應的管理工作帶來不少困難,如何合理管理這些老黨員,已經成為當前黨的基層建設和黨員管理工作的一個難題,急需得到解決。
一、離退休黨員管理的重要意義
離退休黨員曾經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過重要的貢獻,長時期以來,有不少優秀的黨員干部始終堅守一線,為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需求奉獻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交通運輸線上的一些黨員,他們與家人聚少離多,過年過節也不能和家人團聚。但正是這些模范黨員的貢獻,才讓全社會的運行更加安穩,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所以當他們年老從崗位退下來的時候,有關部門和全社會也應該給予必要的關懷和照顧。隨著社會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全社會的老人占比越來越大,其中離退休黨員的成分就占據了不少。在這種情況下,離退休的黨員的關懷工作更加復雜,需要得到合理的管理。當然,黨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還體現在他們自身的問題,不少黨員在原本的崗位上始終處于比較先進的狀態,不論是思想覺悟還是行為方式都值得稱贊,但是在離開崗位之后,他們受到的教育與管理越來越少,接觸的環境也發生了不少變化,這容易給離退休黨員帶來巨大的變化,不少人因此陷入消極、懶散的狀態中,不再注重思想修養,也不注重自己的行事作風,給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帶來阻礙的同時,更給自身的良好生活狀態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加強離退休黨員的管理工作,不論對他們本人還是對黨的基層組織以及全社會良好風貌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離退休黨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離退休黨員多是在建國時期出生的人,他們經歷了艱苦卓越的國家建設工作,經歷了不少苦難,更是經歷了國家發展的一次次重大考驗,和一般的老年人相比,離退休黨員的思想覺悟更高,道德素質也更為先進,所以他們在退休之后,還可以在社區老年人文化活動中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國不少地區的社區建設活動,都沒有將離退休的黨員的重要作用考慮進來,也沒有充分給予這些老黨員足夠的關懷,使得他們的社區建設促進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出來
另外,在離退休黨員管理工作中,不少管理層缺乏重視,對相關組織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組織弱化、教育虛化的現象普遍存在。還有一些單位,在組織一些重大活動或者會議時,不肯邀請離退休黨員參加,擔心這些黨員在活動和會議中指出自身工作的不足,擔心他們發牢騷、提意見。而就個人的情況而言,一些離退休黨員不喜歡參加組織活動,或者在參加活動時常會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舉動,給黨員組織建設帶來許多麻煩。這些問題綜合起來看,就是管理工作中的思想認識工作不到位。
(二)組織設置不合理
黨組織建設是保證黨員活動的必要管理方式,但是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不少單位不注重基層組織建設,舉辦的一些活動也多是一些象征性活動,給離退休黨員的活動參與帶來很多不便。比如說有的社區居住著不少離退休黨員,但是社區黨支部卻因為經費不足或者其他主客觀原因,導致黨組織活動空有其表,完全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夏季只是臨時舉辦一些文化活動,而冬季也只是開開會,舉辦一些黨員代表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辦意義不大,卻要每次勞煩離退休黨員,經常引發這些老黨員的怨言。另外,在舉辦活動時,組織方籌備不足,沒有布置好活動場地,也缺乏足夠的學習材料,使得活動的意義大大消退。
(三)教育方式不靈活
目前有很多黨支部對離退休黨員的教育方式還是沿用以前的老方法,殊不知隨著社會的變化,很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且教育方式、教育工具也有了不少改進,沿用老套的思路方法去開展教育活動,起到的作用非常局限。教育方式缺乏創新,就容易引起學習者的厭煩,對于教育的效果明顯是不利的。另外,教育內容也應該隨著形勢的變化而隨之變化,但實際上,不論是理論學習還是案例學習,組織者都不注重學習內容的更新,學習內容陳舊、形式單一,產生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
(四)管理方式不規范
很多社區與單位的黨支部工作人員都不注重管理方式的創新,在對待離退休黨員的管理工作中,依舊沿襲舊貌,采取固定的管理模板,鮮少進行創新。而這種呆板陳舊的管理方式的吸引力可想而知,管理模式既不靈活豐富,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而且針對性不強,不注重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另外,管理方式最大的問題就是存在不規范現象,不少黨支部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的素質,工作經驗也高低不齊,對離退休黨員干部的管理工作很難給予建設性的建議,加之一些領導工作繁忙,每天有很多應酬和事務,在難得空閑的時間內,也不會注重黨員管理工作,更不會注意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所以管理缺乏創新、管理不規范的現象在很多單位和社區中都普遍存在,已經成為了一項嚴峻的問題。
(五)組織生活質量不過關
近年來,隨著黨中央加強黨員建設工作的影響,很多基層黨組織開始重視組織活動的開展,這些活動形式比較豐富,既有培訓學習、主題講座,也有參觀活動、座談討論會和各種文體活動。但是基于各種原因,很多地方的黨建活動組織頻率太過頻繁,黨員參加活動準備的時間比較少,對于年紀比較大的離退休黨員來說,更不啻于是一種“折磨”,他們經常需要走東串西,這里還沒有坐穩就急匆匆地去下一個地方,有時候一天就要參加好幾個活動,安排的高密度給離退休黨員帶來不少身心負擔。而且這種不合理的活動,也使得組織生活質量受到一些影響,受此影響,許多離退休黨員都對組織生活產生了方案,不愿意繼續參加。
三、加強離退休黨員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合理調整黨組織
針對離退休黨員管理工作不合理的地方,組織需要先做好離退休黨組織的設置和完善工作,一般按照“就近”原則設置管理組織,按照“就地”原則處理黨員的組織關系。比如說,某一位離退休黨員的子女在另一個城市工作,而老人也常在子女所在的城市居住,考慮到老黨員的實際需求,組織可以按照自愿原則,將老黨員的黨組織關系轉移到子女居住地所在的或者附近的社區,滿足該離退休黨員的各種組織活動;假如該離退休黨員希望回到農村老家,組織也應該盡量滿足他的需求,遵照個人意愿,將其組織關系轉移到他的老家所在地的黨組織。總而言之,組織采取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保證離退休黨員得到充分的組織關懷和照顧,無論離退休黨員選擇在哪里,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讓他們的晚年生活得以安穩。
同時,這些老黨員經過長期的工作經驗,本身的閱歷比較豐富,思想也比較廣闊,組織關系所在地的黨支部組織可以根據老黨員的特長,邀請他們加入社區建設活動中,教育年輕的黨員,讓他們覺得自己仍然老有所為,不感到枯燥乏悶。不少離退休黨員都要爭做“夕陽紅”就是這種思想的集中體現。對于一些居住分散、離原單位路途較遠老同志也給予了充分的照顧,派專人接送他們,組織各種黨建活動,確保老黨員“離休不離黨,退休不褪色,流動不流失”。在進一步改進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中,他們完成了一些較大的改進措施:①退休黨員3名以上,滿足支部成立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成立退休支部。②安排在職黨員與老員聯系,保持至少每月一次,詢問是否有困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③發放退休黨員活動卡和服務卡,在退休人員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得到組織幫助。
(二)不斷改進教育管理工作
傳統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失去了先進行和前瞻性,社會發展的形式非常快速,離退休黨員的教育管理方式也需要不斷依據傳統的方式汲取新的優秀成分,從而獲得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特色教育形式。而管理教育者,就是要在不斷創新改進的基礎上,將當前新發展的理論和科技知識等傳達給離退休人員,改變他們的舊有觀念,讓他們也能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而且,接下來的工作部署中,還要進一步減輕社區組織領導的事務,讓他們可以將一部分時間抽調出來,用于調研新的發展形勢,尋求符合時代特色的管理形式,并根據最新的組織精神,不斷充實教育管理工作,時期更加充滿活力與吸引力。比如說以往單純的思想學習活動,可以轉變為更多的形式,組織活動可以擴展為文娛活動、公益服務活動、參觀活動等,并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進具體的活動中,進一步增強活動的可參與性,以此改進教育管理效率。
(三)提高思想認識
我黨自建立以來,一直高度重視黨員的思想認識問題,對于黨員的思想覺悟要求比較高,所以在黨員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對離開基層的離退休人員來說,思想教育工作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整個黨建活動中都是需要放在前面的。首先,各級黨組織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思政教育工作,并注重教育方式,不可繼續沿用以前的固定教育模式,要活化教育形式,提升黨員干部的參與積極性,以此提升全體黨員的責任感。對于離退休黨員來說,所要面對的外界環境更要復雜,還需要克服內心的障礙,所以更容易出現思想問題。為老黨員優化外部管理環境是一件重要的任務,它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從各個方面促進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還需要政府與國家的支持,主要是必要的物質支持和經費支持,利用這些支持更有效地組織一些活動,并且完善學習資料,滿足離退休黨員接受教育的需求。
(四)調動老黨員的積極性
大部分退休的黨員都是在艱苦復雜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時期,是貫穿著共和國風風雨雨走下來的,對于社會建設與民生改善等工作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崗位期間,他們還可以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一旦離開崗位,就會失去自己的奮斗目標。許多老黨員內心不服老,本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雄心壯志想要繼續發光發熱,但是在現實的局勢下卻不得不休閑下來。他們依舊有一顆火熱的內心,依舊想要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但是現實的苦悶卻消退了這份熱情,讓這些老黨員不時感到空虛寂寞。所以,將老黨員納入到社區和黨的建設工作中,不僅可以取得老有所用的目的,減輕全社會老齡化的不利影響,還能切實充實老黨員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可以度過一個有滋有味的晚年生活。
為此,基層黨組織要看準老黨員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合理組織基層的離退休黨員,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充盈老黨員的精神生活,避免老黨員產生消極心態,組織離退休黨員爭做“夕陽紅,”而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例如,在建黨節前夕,某大學黨支部在離退休職工活動中心舉辦一場特殊的活動——為300余名老黨員一起過“政治生日”。在活動現場,組辦方搭建了富有紅色革命特色的舞臺,為參與活動的老黨員們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的精彩文藝表演,最后由全體參與的老黨員們一起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舞臺上,黨旗鮮艷,全體黨員右手握拳,語調鏗鏘,重溫入黨誓詞,回顧當年許下的承諾,回望政治生命的起點,每一位老黨員都露出了無比眷戀緬懷的神情。在活動中,老黨員們紛紛表示:要以這次特殊的“生日”為契機,在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上更進一步,真正做到守初心、擔使命,繼續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片力量。同時,該大學黨支部還成立了一些象棋協會、書法協會等團體,為老黨員的閑余生活曾倩色彩,并且還為他們專門訂閱了一些黨報黨刊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每一期黨報黨刊都有專人送至家中,方便老黨員翻閱。
通過一系列活動,這些離退休黨員干部深切感受到組織對自己的關懷,也消除了自己是包袱的消極看法,覺得自己還可以繼續發揮余熱,真正實現了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人生理想。總之,通過行之有效的管理活動,離退休黨員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思想上存在的問題也得到了良好地解決。
四、結語
綜上所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黨員的老齡化程度也在進一步加深,離退休黨員的管理工作勢必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而創新和改進相關管理工作則成了一件極為關鍵的黨組織管理活動。各單位應該將離退休黨員的管理工作重視起來,加大專項資金和人員的投入,增強黨支部與離退休黨員的聯系,切實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養,以更加嚴謹求實的態度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李愛民.論離退休黨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J].才智,2016(31).
[2] 黃曉達,王英.新形勢下離退休黨員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36):147.
[3] 劉藹迎.淺談新形勢下離退休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8(15):229.
[4] 和亞飛.離退休黨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年時代,2016(29):60-61.
[5] 姬愛軍.離退休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