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9月5日文章,原題:他的貓死去讓他心碎,于是他克隆了一只貓咪“大蒜”的死令主人黃雨心碎。22歲的黃想到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商業化寵物克隆企業。花費約3.5萬美元,7個月后該公司培育出中國第一只自主培育的克隆貓。
這是中國成為克隆和遺傳學領域大國的又一標志。也表明,中國能把寵物克隆變成一項可行的商業服務。專家說,克隆貓狗在美國和其他地方并沒真正流行起來。但在迷戀寵物的中國,或許有所不同。據統計,今年中國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將達282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近20%。目前中國已有5503萬只寵物狗和4412萬只寵物貓,對貓的需求還在迅速增長。
寵物克隆并不僅限于中國。美國歌手芭芭拉·史翠珊去年曾稱,她的兩只狗都是克隆的。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克隆貓。但“大蒜”鞏固了中國在包括美英和韓國在內的克隆大國中的地位。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已克隆超過40只寵物狗,每只成本約為5.3萬美元,有些是寵物狗,有些用于醫學研究。已有100多人儲存了自己寵物的DNA樣本,希望以后克隆。
中國的遺傳學技術迅速發展。寵物克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法律監管且有爭議。但在中國,實施克隆的障礙尤其低。許多中國人并不認為用動物進行醫學研究或化妝品測試是殘忍的,也不認為寵物克隆有潛在問題。“這滿足了主人的精神需求,增加了幸福感”,有學者說,“這個產業有市場需求。那還有什么問題呢?”▲
(作者Sui-LeeWee,張慧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