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亞平
摘 要:強力有效的財政扶貧資金審核監管措施,對于資金的落實和高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手段之一。分析了財政扶貧資金審核監督工作的不足,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財政扶貧資金;審核;監管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9-0168-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12.8?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生產總值、經濟總量和人均純收入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消除貧困和實現共同富裕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1? 財政扶貧資金審核監管中存在的不足
1.1? 審計部門對財政扶貧資金的績效審計不夠重視
財政扶貧資金作為專項資金,具有專款專用、定點投放的特點,因此在扶貧資金的監管使用方面,審計部門有嚴格的審計程序,以確保資金能夠完全投放到扶貧工作中。從目前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情況來看,雖然所有的資金都能夠運用到扶貧中,但是扶貧效果并不理想,精準扶貧的作用并沒有充分體現,因各種原因存在脫貧不徹底,貧困戶返貧和不愿脫貧的現象。目前,扶貧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沒有有效地使用資金,對貧困戶扶志、扶智的力度不夠,而且大量扶貧資金的投入,使貧困戶產生依賴心理。在財政扶貧資金的監管審計方面,重點關注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審計,對于資金使用的效果評價并沒有參考依據,這樣就對財政扶貧資金使用的經濟性、合理性和要達到的預期目標難以進行有效的評價。
1.2? 缺乏財政扶貧資金監管相關的法律法規
當前國家在財政資金的監管方面,已經具有相當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在財政扶貧資金的監管審計方面,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確保財政扶貧資金的有效使用。但是,財政扶貧資金在監管審計方面的立法仍然存在不足,各地只是依據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性文件規定實施。在規范性文件中,財政扶貧資金監管存在審計范圍不明確,對于扶貧資金的績效考核不完善,審計部門對于財政扶貧資金的審計缺少約束機制,審計機關的法律責任主體不夠明確等問題。
1.3? 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
在當前財政扶貧資金的績效考核體系中,往往側重于資金的管理和經濟方面的考慮,這一考核體制是建立在財政扶貧資金的安全使用和具體落實方面,而這樣的績效考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財政扶貧資金的對口使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這樣的考核方式過于單一,難以保證資金的實際利用效率,也缺乏科學全面的評價。財政扶貧資金的初衷是精準扶貧,讓貧困戶盡快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但是當前的績效考核只是讓資金得到落實,而對落實的具體效果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這樣就會導致在資金落實后群眾由于各種客觀原因返貧。這樣的考核機制對于財政扶貧資金的社會效益缺乏監管,導致無法全面評價財政扶貧資金的效果。
2? 提高財政扶貧資金監管審計的初步建議
2.1? 從思想上重視財政扶貧資金監管審計
財政扶貧資金是幫扶貧困戶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因此應該從思想上重視資金的績效監管,徹底消除只要資金有效落實和沒有挪作他用,就認為完成工作的消極監管思想。要親自到貧困戶中,了解資金的實際落實情況,既要加強財政扶貧資金的監管審計,又要從根本上制止部分困難群眾懶散的思想和對政府產生依賴心理。必須讓貧困戶建立起積極向上的思想,在財政扶貧資金的幫助下,主動參與勞動創造,把扶貧資金效益最大化,從而真正達到扶貧的目的,讓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2.2?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財政扶貧資金的監管審計不僅需要審計部門人員從思想上重視,還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讓審計人員在財政扶貧資金的監管過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制定與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時,要有科學的規劃,同時要對扶貧資金的審計比例有明確的界定,還要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只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審計人員在審計中才能做到既不逾越,又不拖后,科學審計,讓財政扶貧資金真正服務于困難群眾。
2.3? 建立健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完善的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可以提高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在制定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時,要因地制宜,根據具體情況,分析相關事實,從而制定出操作性強和完善全面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3? 結束語
為了消除貧困,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政府制定了扶貧政策,投入財政扶貧資金,以精準扶貧為導向,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基本目標提升生活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和自給自足能力,同時給予政策扶貧,使困難群眾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