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華 蔡德饒 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巴班斯基教育過程最優化理論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于20世紀70 年代提出,其核心內容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由參與者(教師、學生、教學管理人員),條件(教學物質條件、衛生條件、學習氛圍),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及實施環節等組成,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掌握好參與者、條件、過程和實施環節等因素之間的匹配度,讓所有學生通過學習達到最優的學業水平,并在可行的范圍內提升學生的教育和可持續發展價值。
此外,基于巴班斯基理論認為教學最優化的衡量標準為:產生最優的教學效果、耗費最少的教學時間、耗費最少的必要精力、支出最少的教學研究經費。為了進一步完善該理論,巴班斯基在后期對該理論的內涵進行了詳盡的規劃,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教學內容的最優化。最優化的教學內容應遵循設計完整性、實踐性、適宜性原則。其二,教學方法的最優化。通過采用組織學習認知活動法、激勵學習認知活動法和檢查學習認知效率法來制定最優化的教學方案。
電商專業最優化混合教學平臺的設計需求為:以巴班斯基最優化教學理論為基礎,從教學內容、條件、過程和實施環節四個方面入手,設計“理論-實訓-理論-實訓”混合虛擬教學平臺,為參與教學的學生和教師提供最為便捷、人性、高效的電商課程學習體驗。與傳統的教學平臺相比,本平臺的設計體現了最優化教學的理念,充分考慮了教學雙方對線上和線下學習體驗的需求,一方面,為教師營造了最為便捷的線上教學環境,通過功能化的設計,確保教師能夠借助平臺完成教學資源上傳、線上互動教學、在線評閱作業、跟蹤查看學生學習數據等教學活動;另一方面,為學生營造了最為人性的一體化教學情境,功能引入多元功能,保證學生能夠借助平臺完成課前在線預習、一體化課中實踐學習及課后在線反饋等學習活動。此外,平臺能夠記錄并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學生的學習業績數據,為教師不斷優化教學方案提供借鑒。
平臺采用三層B/S 模式構成,并引入LAMP 體系構建架構。其中,三層B/S 模式由表示層、功能層和數據層構成,各層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相較于傳統的B/S 模式而言,能夠有效簡化客戶端的工作內容,開發成本更低,且運行效率更高。LAMP 架構是一種基于WEB 的開發環境,具有靈活、安全、便捷等優勢,且能夠運行在移動互聯網環境,為開發混合式教學APP提供了基礎。基于上述設計的思想,將本平臺的體系架構圖繪制如下:

圖1 平臺體系架構圖
如上圖,平臺體系架構中設計了師生權限設置、課程作業管理、理論教學管理、實訓教學管理、在線測試評分和教學資源庫六大功能模塊,教師可基于上述模塊開展混合式教學,并根據平臺的評分反饋判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此為依據不斷優化教學方案。
對本平臺的主要模塊及功能作如下設計闡述:
(1)教學資源庫。為平臺存儲電商課程教學資源的庫,主要包括課件、視頻、實訓指導書、教學案例等資源,教師可點擊“添加新欄目”功能,增設相關的教學資源模塊,如下圖所示:

圖2 添加教學資源

圖3 教師為學生作業評分
(2)教學管理模塊。包含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兩個管理模塊,其中理論教學模塊主要幫助教師完成在線理論教學及學生在線理論學習功能,實訓教學模塊則包含了大量的電商課程實訓課例,學生可在線進行實訓練習。理論和實訓教學可以混合式的方式進行,形式多種多樣,如:“線上+線下”混合式、“理論+實訓”混合式等,
(3)在線測試評分模塊。在線測試評分模塊為學生提供了在線完成上傳作業,及教師在線評閱學生作業的功能,一方面,學生可以在線提交完成的理論作業、實訓報告,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登錄平臺評閱學生的作業,并將成績及時反饋給學生,模塊為參與教學的雙方提供了最優化的內容、過程、環節和情景,體現出了巴班斯基最優教學的理念,且能夠實現理論和實訓混合式教學活動。

圖4 混合式最優教學方案
對基于平臺的混合式最優教學方案作如下闡述:(1)在線理論教學。教師依托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在機房中為學生進行在線理論教學,過程采用項目化教學的形式,流程為:呈現項目主題-講解項目內含理論知識內容-講解項目實訓操作步驟-線上探討。(2)在線實訓初體驗。當學生掌握了電商課程教學主題有關的理論知識后,登錄平臺完成教師布置的基礎性實訓項目,項目的內容比較簡單,以幫助學生消化和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為目的。(3)在線理論總結。當所有學生完成基礎項目實訓任務并提交作業后,教師在線進行評價,針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給出完善建議。(4)在線實訓完善體驗。學生再次登錄平臺完成進階性項目任務,通過實踐優化自己的認知,掌握難度較大的實踐操作技能。
上述教學方案體現了“理論-實訓-理論-實訓”混合式教學的思想,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基礎實訓操作-理論認知完善-進階實訓操作”學習過程,能夠在反復循環的學習過程中更加熟練地掌握電商專業課程的知識,為他們提供了學習最優的體驗情境。此外,教學平臺也為教師設計內容、活動、評價、反饋等常規教學提供了最優的情境,教師不僅能夠完成教學設計和組織,亦可通過平臺及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業績、登錄時間等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歸納,找出不同層次、不同性格、不同專業方向學生在電商專業課程上的學習差異性,并以此為依據不斷優化教學方案,最終達到最優化混合式教學的目標。
基于巴班斯基最優化教學理論設計高職電商專業混合式教學平臺,意在凸顯出經典教育理論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融合后給高職電商專業課程教學帶來的創新價值,本文對平臺的設計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了詳細闡述,能夠作為實際教學活動實施的參照。為確保教學的有效開展,各級高職院校還應該結合實際教情去豐富平臺的功能,設計更具實踐性的混合式教學資源,借助平臺的最優化教學模塊,開展行之有效的混合式教學活動,并采用螺旋上升的形式不斷優化教學參與者的體驗,以達成高職電商專業最優化教學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