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韋倩 圖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賈智
萬達集團根據丹寨的特點設計了長、中、短期結合的扶貧機制,通過萬達職業技術學院、丹寨萬達小鎮、萬達扶貧基金“三位一體”的途徑,在中國首創了“企業包縣,整體脫貧”社會扶貧新模式。2018 年,丹寨實現脫貧摘帽,比計劃提前了兩年。
7 月2 日,社會扶貧創新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舉行。會上,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丹寨創新扶貧項目評估報告認為,萬達扶貧丹寨模式具有創新性、可持續性、可復制性。
自2014 年開始幫扶丹寨以來,萬達集團根據丹寨的特點設計了長、中、短期結合的扶貧機制,通過萬達職業技術學院、丹寨萬達小鎮、萬達扶貧基金“三位一體”的途徑,在中國首創了“企業包縣,整體脫貧”社會扶貧新模式,使丹寨的面貌煥然一新。
4 年多來,萬達集團累計捐資21 億元,同丹寨人民一起努力,創造稅收2.7 億元,每年拉動丹寨GDP 增長1.2 個百分點。全縣5.65 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63%。2018 年,丹寨實現脫貧摘帽,比計劃提前了兩年。
夏天漫步在丹寨萬達小鎮的步行街,古樸的青石板路兩邊是當地苗族干欄式建筑,分布著各類特色店鋪,蠟染、百鳥衣、銀飾、鳥籠、硒鋅米、海參、糍粑……吃、穿、用,應有盡有。晚上看一場苗族歌舞秀——錦秀丹寨,再找一家特色民宿住下,甚是愜意。
丹寨萬達小鎮是萬達集團精準扶貧的核心產業項目,占地400 畝,建筑面積5 萬平方米,整體采用苗寨、侗寨風格,引入丹寨特有的國家非物質遺產項目、民族手工藝、苗侗美食、苗醫苗藥等內容,并配套建設四星級萬達錦華酒店、多家客棧、萬達寶貝王、萬達影城等。2016 年5 月開始建設,2017年7 月3 日正式營業,僅用兩年時間,就成為貴州游客量排名靠前的單個景區,被評為國家4A 級景區。
自開業以來,累計接待人流量1100 多萬人次,帶動丹寨旅游綜合收入55.2 億元。小鎮還解決了1388 個就業崗位,其中貧困戶781 名,并直接帶動4704 名、間接帶動12810 名丹寨貧困群眾增收。
確定在丹寨發展旅游產業,萬達集團是結合了企業優勢和丹寨自身的環境優勢與文化優勢才作出的戰略布局。
在丹寨萬達小鎮3 年多的建設和經營過程中,萬達集團明白,產業扶貧也要經歷逐步深化定位和完善產品的過程,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建設好項目是最基本的,丹寨萬達小鎮能保持生命力,在全國打響品牌,優質的運營管理發揮了關鍵作用。
線上線下結合。在丹寨萬達小鎮,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常年不斷舉辦祭尤節、萬人長桌宴等豐富多彩的落地活動。在線上,還與攜程等6 家主流在線平臺達成戰略合作,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把小鎮打造成網紅小鎮、打卡勝地。今年,萬達集團與抖音合作,開展丹寨拍杜鵑花海的抖音挑戰賽,3 天總播放量達到1.4 億次,使龍泉山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杜鵑花景點,帶動小鎮同期客流比去年翻了一番。
實行輪值鎮長。為了持續傳播小鎮和丹寨品牌,萬達集團每周邀請一位海內外知名人士擔任小鎮鎮長,使他們都成為丹寨的代言人,利用他們的個人影響和流量持續不斷地推廣和宣傳小鎮。
活動的設計是教研的核心任務,“如何使教研內容與教師需求相統一”是需要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海淀區東片數學區域聯合教研組進入實踐研究的教師共21位,人數相對較少,因此信息溝通比較及時。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教師們對新課程的困惑主要集中在“新教材怎么教”及“怎么考”兩方面。
用好企業資源。萬達集團擁有為2018 俄羅斯世界杯選送小護旗手的獨家權益,因此選送了6 名丹寨籍小護旗手,讓他們亮相全球收視率最高的世界杯揭幕戰。同時,萬達集團還是國際籃聯全球獨家商業合作伙伴,男籃世界杯今年在中國舉行,于是,男籃世界杯獎杯全國巡展的第一站就到了丹寨。
共享管理品質。萬達集團利用自身管理的優勢,創造獨特的小鎮管理模式。小鎮運用萬達集團自主研發、國內最先進的慧云網絡科技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測人流、車流,準確分析游客來源、消費數據。
“為進一步讓丹寨淡季不淡,萬達還計劃建設大型室內旅游項目。萬達的目標是通過5 年時間,將小鎮打造成貴州名列前茅的旅游度假區。”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說。

萬達集團設計出建設萬達職業技術學院、打造丹寨萬達小鎮、設立萬達扶貧基金,形成“三位一體”的扶貧方式。圖為丹寨萬達小鎮一角。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萬達集團將扶智與扶志相結合,耗資3 億元建設的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地處丹寨金鐘經濟開發區,占地300 畝,總建筑面積5 萬平方米,硬件達到國內一流職業大專院校水平,可容納學生2000 名。
“考慮到學生的貧困發生率高,學校建立了立體的扶貧政策體系,通過精準扶貧、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園創新創業崗位等,確保不發生學生因貧困而輟學的現象。”萬達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說。
有書讀還要能就業。為拓寬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學生的就業渠道,萬達集團承諾將每年從學院畢業生中擇優錄取50%進入萬達工作,同時,萬達集團還在丹寨萬達小鎮搭建實踐訓練平臺,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職教一個,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教育扶貧,將從根本上斬斷貧困代際傳遞,有力地促進丹寨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也是萬達丹寨扶貧模式的一個顯著特點,把教育作為“脫貧產業”和“富民產業”來抓,智力扶貧、就業扶貧雙管齊下,變單純的“授魚”扶貧為“授漁”扶貧。
目前,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已招收兩屆學生,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生425 人,丹寨貧困生61 人。
萬達集團在丹寨設計的短期扶貧項目是捐資5 億元建立丹寨扶貧產業基金,兜底幫扶特殊困難人群,幫助貧困農戶發展產業,開發公益性崗位解決貧困戶就業。
2016 年至2018 年,萬達產業扶貧基金已支持丹寨11 萬人次的貧困群眾發展優質硒米水稻7513.6 畝、反季蔬菜14000 余畝、特色中藥材10000 多畝,發展養牛3000 多頭、養豬14000 多頭、雞鴨50000 多羽,戶均增收超過5000 元。
每年,萬達集團都會舉行產業扶貧基金分紅活動,將產業基金分給有需要的人群。
產業扶貧基金惠及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其中:對鰥寡孤獨以及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口,按照每年2000元/人進行兜底生活救助;對因災、因病、因學等致貧的貧困人口,按照每年1100 元/人進行階段性幫扶;對有勞動能力、能發展產業增收的貧困人口,按照每年1010 元/人進行生產獎勵補助。
“丹寨實現脫貧摘帽,絕不是扶貧的終結,按照黨中央提出‘摘帽不摘幫扶’的要求,萬達將制定長期幫扶計劃,帶動丹寨經濟發展,助力丹寨致富奔小康。”王健林表示,“萬達產業扶貧基金每年發放5000 萬元不變,一直持續到202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