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 201620)
文化創意產業是現代起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的一個新興行業,通過對文化資源進行創意創新為大眾提供娛樂、藝術、文化等多種文化創意產品,已逐步發展成某國或某地區的支柱性產業。湖南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文化創意產業起步早、根基深并已成為打造文化強省的重要一環。本文運用SWOT和因子分析方法對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現狀進行評析,對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1.深厚的湖南文化底蘊
湖湘文化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并在歷史變遷的浪潮中與中原文化不斷融合,為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子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片熱土在近現代孕育出了波瀾壯闊的紅色文化,留下了毛澤東故居、花明樓劉少奇故里等眾多珍貴的紅色文化遺產資源;湖南三面環山,在一湖四水的滋養下形成了特有的山水文化和旅游資源;同時,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湖南擁有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因此,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蘊形成了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先天優勢和創意源泉。
2.獨特的文化創意品牌
湖南文化創意產業依托湖南別具一格的湖湘文化特色和敢為人先的湖湘人文精神逐步發展壯大,具有起步早、根基牢、發展快的特點,自被確認為省新興支柱型產業以來,現已有以天舟文化、中南傳媒、中廣天擇、芒果超媒等為代表的多家文體娛樂上市公司,全省成規模化的文化企業共計三千多家。這些公司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了解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明確自身市場定位,為群眾和市場提供了大量優質的文化創意產品,順應互聯網+的時代潮流通過不斷尋求突破與創新,在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和文化藝術等文創領域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創意品牌。
1.產業發展不均衡,文化體制不夠完善
湖南文化創意企業因地理分布、分屬管轄部門不同,在文化體制仍不夠完善的現狀下,未能形成有效的價值鏈傳導機制,集聚效應不明顯。從分布來看:省會城市長沙的資源吸附力較強,因而湖南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分布在長株潭地區,其2017年文創產業增加值在全省占比約42%;從結構來看:文化制造業在湖南文化產業總增加值中比重過半,且以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創意產品較少;從體制來看:相較國有文化企業,民營文化企業的限制條件較多,外資文化企業及股份公司制企業數量較少。
2.研發投入占比低,文化創新人才緊缺
科技創新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可以通過研發投入額進行量化比較。以2017年為例,湖南研發投入為568.53億元,占當年GDP比重的1.64%,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研發投入少不利于激發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活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其持續發展。此外,專業人才激勵機制不夠完善、高素質文化內容創新型人才和高水平文化經營復合型人才緊缺是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突破“天花板”,獲得長足發展的另一大障礙。
1.國家和地方政策扶持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壯大,不僅能帶來更多優質的文化創意產品、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也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為此,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如設立國家藝術基金、頒布利用PPP模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出臺加快湖南文創產業發展若干意見、給予湖南文創企業財政支持等,這些支持性政策的出臺足以表明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型朝陽產業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宏觀政策的利好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增添了動力,若能抓住機遇,將有力推動湖南文創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2.時代和市場需求刺激
2010年湖南文創產業增加值為827億,至2017年時已增長至2112億,短短七年的時間湖南文創產業增加值快速上漲1285億,說明人民為文化創意產品付費的意愿上升,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但相較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占GDP比重的20%還有些差距,未來文化創意產業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2018年,湖南設立首個國家級廣電產業園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的肯定,說明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將迎來新機遇。
1.同行業的發展壯大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高回報、高融合性的綠色經濟產業,近些年也引起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關注,這些地區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較湖南更具吸引力,高素質專業人才的聚集及大量資本注入更易形成集聚效應,從浙江、江蘇等省級衛視和多家視頻平臺的崛起就可佐證。文化創意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加劇了市場競爭,給湖南文創產業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影響力造成一定壓力。
2.消費需求的不確定性
文化創意產品是為了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而這種需求隨著時代變遷會相應發生改變,且其價值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文化創意從業者依據行業發展歷程汲取的經驗有限。此外,新媒體時代下,個性化消費需求趨勢更加凸顯,文化創意產業如何把握動態變化的文化消費需求,進行內容創新、產品創意,提供更個性化、多元化的文化創意產品,保持市場競爭力,成為湖南文化創意產業面臨的另一大挑戰。
湖南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5家規模較大、較具影響力的文體娛樂上市公司,通過查閱公司2018年財報,利用因子分析法對企業進行評分,可更直觀地了解這5家上市公司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實力。評分結果如下所示:

表1 湖南文化創意上市公司因子得分表
上表列示了湖南這5家文化創意公司2018年在同行業56家上市公司中的排名狀況,天舟文化和中南傳媒由于上市時間較早、抓住國家發展文化產業機遇進行戰略布局和市場定位的時間早、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壯大自身的經驗更足,因而較其它上市公司得分更高、排名更靠前;而中廣天擇、芒果超媒和華凱創意上市時間較晚,在同行業中的影響力還未凸顯。
目前,湖南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及企業在稅收和財政等方面已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然而融資難一直是湖南文化創意產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創新產業融資方式、拓寬產業融資渠道,無論是大型集團還是中小企業均應予以重視,對于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應多加扶持,支持其上市融資,降低企業和整個產業的融資難度。而對創意人才緊缺這一現狀,企業應加強企業與高校在文創領域的深入合作、加強與海內外文化創意專家的合作交流,完善文創產業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打造高素質、復合型的專業人才儲備隊伍,在資金和人才兩方面提升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優勢。
湖南文化創意產業在做大做強的過程中出現了產業結構不均衡的問題,有必要深化文化創意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湖南各市州應因地制宜,通過加強各地旅游生態建設,提升當地文化創意產業實力,促進資本、人才等向長株潭地區以外的地區轉移,實現均衡發展。培育、扶持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上市不僅能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能通過資本滲透提升湖南文化創意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在企業數量和規模上形成集聚效應,利用上市文化企業展現湖湘文化特色,提升湖南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影響力。
當下,多地區強調行業協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也不例外,如文創+科技:關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前沿技術,促進文化創意產品與科技融合,可保持文化創意產品的延展性;文創+互聯網:借助互聯網平臺拓寬傳播渠道,有助于提升湖南文創產品影響力;文創+旅游:基于湖南特有的楚湘文化和紅色文化、山水文化和民族文化,將文化創意產品與生態旅游相結合,利于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的傳承與創新。因此,堅守“文化+”理念是順應時代發展,推動湖南文創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途徑,也是促進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