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
摘要:在國內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內已經進和媒介融合時代,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能力不斷提升,這也對國內傳統出版行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國內傳統出版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文章對媒介融合時代國內傳統出版行業轉型發展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媒介融合;傳統出版行業;轉型之路
媒介融合時代具有很強的開放性、互動性以及融合性,對傳統出版行業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傳統出版行業必須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自身的發展戰略和發展體系,努力提升競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傳統出版行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深刻認識到媒介融合對自身帶來的影響,特別是要學會運用“互聯網+”思維謀劃發展,同時還要在利用新媒體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努力實現自身轉型發展。
一、媒介融合對傳統出版行業提出的挑戰
隨著國內媒體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在當前國內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伴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已經進入了媒介融合時代,使各級各類媒體之間的競爭力越來越激烈,而且也給國內傳統出版行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積極探索更具有創新性、融合性、互動性的轉型發展之路,是傳統出版行業必須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
(一)對傳統出版行業發展理念提出挑戰
媒介融合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具有融合性,能夠將各類媒體包括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使其更具有多元化、系統性、融合性以及共享性的特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傳統出版行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戰。特別在當前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要求傳統出版行業必須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進一步改變自身的發展理念,努力實現“線上”與“線下”融合,否則就會制約其發展。但從當前傳統出版行業的整體發展情況而言,盡管在發展新媒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特別是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方面顯得比較薄弱,在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方面受到了來自新媒體的挑戰,甚至一些傳統出版社難以為繼,這就要求傳統出版行業必須適應形勢發展需要,不斷創新發展理念。
(二)對傳統出版行業制度建設提出挑戰
媒介融合不僅僅是給傳統媒體的內容傳播提供了眾多新途經,實際上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在管理機制上,全媒體是為制度創新預設了可能性,為向現代企業轉型提供了空間;在傳播渠道上,全媒體是向各種平臺終端強力滲透南都的產品和品質,匯聚新一代受眾群。但從當前傳統出版行業而言,在制度創新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一些傳統出版社在發展過程中不注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創新,特別是在構建更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平臺方面十分薄弱,這已經成為制約傳統出版行業在媒介融合時代科學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媒介融合需要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但一些傳統出版社在這方面還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相關的共享平臺和數據體系不夠完善。
(三)對傳統出版行業運行模式提出挑戰
在當前“互聯網+”戰略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下,要求傳統出版行業必須不斷改進運行模式,強化傳播能力建設。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對于傳統出版行業來說,如果仍然停留在傳統運行模式上,必然會受到來自社會化媒體、參與式媒體、獨立媒體、公民媒體、草根媒體、私媒體、自媒體等新媒體的沖擊和影響。從當前傳統出版行業運行模式而言,盡管與過去相比有了一定的改進,但在“跨界經營”和“互動性”建設方面仍然十分薄弱,傳統出版行業與其他行業的融合度不夠緊密,還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競合機制”,需要傳統出版行業在這方面狠下功夫,否則就會對未來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二、傳統出版行業背景下傳統出版行業的轉型發展之路
盡管從總體上而言,國內出版行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個別傳統出版社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傳統出版行業還沒有深刻認識到媒介融合對其帶來的挑戰,因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引起傳統出版行業的高度重視,并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采取更具有系統性、多元化、融合性的措施,大力推動傳統出版行業轉型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傳統出版行業更具有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一)創新發展理念
創新是進步的靈魂。對于傳統出版行業來說,要想更好的適應媒介融合時代,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之路,重中這重的就是要在創新發展理念方面實現新的更大的突破。傳統出版行業要進一步提升競爭意識,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發展模式創新,特別是要在牢固樹立“市場化”導向的基礎上,將打造“主流媒體品牌”作為融合轉型發展的重要基礎,既要高度重視社會效益的發揮,同時也要在體現經濟效益突破。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打造網絡平臺,比如可以建立傳統電視媒體“官方網站”,增加網絡傳播平臺,這樣能夠使“線上、線下”相結合取得更好的成效。還要更加高度重視網絡平臺的多元化建設,可以利用智能手機開發自身的APP平臺,同時也要開通微信公眾號等等。
(二)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具有根本性、長期性的重要作用。在媒介融合時代,傳統出版行業要在構建更具有系統性、創新性、傳播性建設與管理制度方面實現新的更大的突破,特別是要運用自身的權威性優勢,努力構建具有較強融合性的制度體系。要將“錯位競爭”作為提升傳統出版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性舉措,切實加大與出版行業相關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調查研究,深入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改進傳播路徑,制定更加完善的發展制度。加強制度建設還要求傳統出版行業要更加高度重視信息化、網絡化乃至智能化管理制度,要對自身的網絡平臺特別是新媒體平臺加強管理,同時還要強化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建設,加強對新媒體平臺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努力使他們的專業化水平得到提升。
(三)改進運行模式
在媒介融合時代,對傳播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要求傳統出版行業必須構建更加科學和完善的運行模式,否則就會制約其發展。傳統出版行業要改變過去“行政化”的運行模式,將“市場化”作為重要的導向,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通過自身的信息化平臺,建立與顧客之間的互動社區,加強與顧客之間的緊密聯系,提升顧客黏度。要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傳統出版行業發展體系當中,比如在開展出版發行的過程中,應當通過大數據技術加強顧客調查,找出顧客的“興奮點”,有的放矢的開展出版發行工作。要更加高度重視傳統出版行業“融合性”建設,各傳統出版社之間應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比如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建立互動合作機制,同時傳統出版行業也應當加強與其他行業的融合,通過“跨界”發展,既能夠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同時也能夠創造新的發展模式。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代背景與競爭環境下,傳統出版行業應當利用自身的權威性等諸多優勢,通過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進行有效融合,努力在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發展模式方面實現新突破,在此基礎上要重點在創新發展理念、加強制度建設、改進運行模式等諸多方面狠下功夫,推動傳統出版行業步入改革、創新、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張向奎.媒介融合背景下圖書編輯的轉型[J].傳播力研究,2018(18).
[2]賈坤鵬.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出版社的轉型路徑——以鳳凰傳媒跨媒介經營為例[J].青年記者,2017(23).
[3]吳竹筠.媒介融合視野下的中國大陸雜志書出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中國鹽業》雜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