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亮
摘要:在現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財務共享中心的企業數量仍然持續攀升,財務共享中心對于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運作、戰略規劃、財務成本節約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文章簡要分析了現階段我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推動業務流程一體化建設、立足國際化視角延伸服務、運用大數據技術優化系統以及圍繞用戶需求健全考核標準等四個層面入手,探討了大數據時代推動我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優化建設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財務共享中心;財務服務
早在1980年,受國家對外開放政策的影響,跨國公司的數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長,與此同時,諸如成本消耗增多、跨國管理難度大、財務核算流程復雜等問題隨之而來,對于企業的發展壯大形成了一定的制約作用。在此形勢下,財務共享中心這一概念被一些跨國公司提出,歷經三十余年的成長逐漸為越來越多的集團企業所應用,在現如今的大數據時代也為企業業務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共享服務,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一、現階段我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與業務管理的緊密銜接
現如今多數財務共享中心都將財務核算視作核心業務,財務人員缺乏對于企業真實業務流程的全面了解,只能依托數據進行業務分析處理,難以有效提升企業的業務管理水平,也不利于業務信息在企業內部的流暢傳遞,極易造成“信息孤島”局面。
(二)業務范圍受到一定局限
由于財務共享中心工作人員集中進行財務核算業務的處理,導致其業務范圍受到了嚴重的局限,資源獲取渠道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難以為整體集團提供有效的財務核算服務,更難以實現外包服務的拓展。同時,財務會計人員也缺乏對于自身職責范圍的清晰認知,只將財務核算視為唯一工作目標,缺乏完備的綜合素質能力。
(三)平臺建設方面尚未健全
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信息系統缺乏及時有效更新,仍然沿用以往的財務管理、財務核算等信息系統,難以良好的適應大數據時代信息爆炸、數據龐雜的局面,導致信息系統在連接、傳輸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難以有效提高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速度。
(四)績效考核難以得到順利開展
一直以來企業在進行績效考核時都將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作為衡量指標,然而財務共享中心的內部業務流程存在固定化、模式化套路,尚未形成統一標準,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績效考核難度。
二、大數據時代推動我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優化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推動業務流程一體化構建,加強系統對接
為更好的加深財務共享中心與企業實際業務流程的有效對接,首要前提便是確保二者在業務流程構建上保持一致性關系,真正依托企業內部財務部門以及各級業務部門的實際工作安排進行財務共享中心業務流程的調整,使財務共享中心的實效性得到更加全面的發揮。現階段財務共享中心所涵蓋的業務流程主要包含應收應付賬款管理、資金管理、費用報銷等基本管理環節,并未真正涉及到企業戰略規劃層面。因此企業應當著重從財務共享中心環節入手,結合企業發展情況進行業務流程的深入分析,確保依照統一標準進行業務流程的有機創設,更好的符合企業的生產建設實際,強化財務共享中心與企業業務流程的有效對接,提升財務共享中心的服務水平。與此同時,企業還應當緊緊圍繞價值鏈條進行業務活動的梳理與細化,確保能夠圍繞企業生產與供銷等活動進行價值鏈因子的創設,引導財務共享中心由以往以財務核算為主導轉變為以價值增值為目標,確保進一步加強與業務活動的密切聯系,實現財務核算與業務開展的同步進行,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
(二)立足國際化視角延伸服務,擴展業務范圍
伴隨現如今全球一體化局勢的初步形成,越來越多跨國集團企業的經營規模處于持續擴張的態勢中,在此情況下財務共享中心原有的業務范圍已經體現出較強的局限性與不適用性,因此應當進一步推動財務共享中心服務視角的延伸,真正結合企業發展與業務需求進行業務范圍的擴大,創設更加完備的服務質量。
從企業層面入手,應當積極推動財務共享中心的國際化建設,在全球范圍內構建統一的財務共享鏈條,引導相關技術人員進一步加強對于大數據、云技術等新興技術的運用,構建一體化財務共享平臺,并在此過程中實現業務范圍的不斷延伸,在滿足內需的基礎上還能夠為其他企業提供外包服務,真正借助財務共享中心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利潤。
從財務人員層面入手,財務人員應當主動意識到大數據時代對于企業財務崗位工作者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打破財務工作者只需負責企業財務管理這一傳統思維定式,引導財務人員真正意識到自身所需肩負的管理職能,為企業創造更高的附加值。企業應當定期開展管理會計培訓活動,引導財務工作者熟練操作硬件系統、借助管理工具進行數據處理,確保財務人員能夠依靠完備的職業素養與熟練的技能完成企業相關數據的分析處理。同時,應當引導財務人員積極參與到企業管理層面當中,確保能夠針對企業不同部門所包含的各個業務流程進行明確把握,依據相關指標針對不同環節進行測算處理,以此尋求有效財務信息,為管理者的決策制定提供可行性參考。此外還應當培養財務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針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實施效果進行合理預測與評估,并結合企業特點針對風險因素進行準確把控與及時反饋,減低企業經營風險。
(三)運用大數據技術優化系統,強化技術支撐
大數據時代各項信息技術與管理系統也為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因此應當以信息系統作為切入點進行財務共享中心的優化,將云計算技術、數據挖掘分析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充分運用到財務管理系統的建設中,在其中囊括更加全面的業務流程,以此確保企業能夠針對整體業務布局產生更加清晰直觀的把握。在此可以借鑒中興通訊集團在財務共享中心方面的建設經驗,依托信息系統將業務數據進行輸入,進而借助云計算與傳輸技術將數據上傳至云端存儲,確保企業各項復雜數據都能夠得到妥善的存儲與分類,為數據的獲取、分享奠定穩固基礎。中興通訊集團的財務云主要依托IaaS層、PaaS層以及SaaS層完成內部組織架構,其中IaaS層主要負責硬件服務設備的設計,完善備份管理;PaaS層負責完成數據庫建設,提供相應軟件支持;而SaaS層則負責完成軟件對接等工作。在此模式下,中興通訊集團的重要數據資料都上傳至財務云平臺中,經由數據中心進行存儲、查詢與分享,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極為寬廣的存儲空間,也有助于相關財務數據的精準測算,進一步提升了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所發揮的實用價值。
(四)圍繞用戶需求健全考核標準,實施考核評價
績效考核是衡量一個企業運行效率與員工工作能力的重要參照,對于企業管理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務必要強化統一績效考核評價標準的設置,確保能夠圍繞同一出發點進行具體業務流程的推進,更好的發揮財務共享中心的實際效能。基于此,企業應當圍繞用戶需求理論進行績效考核標準的設計,嚴格將用戶需求作為業務流程開展的導向,為財務共享中心構建統一的戰略目標,依據用戶滿意度、員工積極性、業務處理水平等多重因素進行KPI的設計;進而依據不同業務部門將績效考核指標進行逐層細化,嚴格落實責任到人制,明確權責界定與劃分;接下來引導員工對照目標分析自身業績完成狀況,并判斷所產生偏差的原因,以此作為依據實現對業務處理的動態調整;最后還要借助完備的獎懲激勵機制針對員工進行管理,以此更好的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進行目標的改革與問題的分析,從而為后續工作的執行提供充足的經驗與更加完備的保障。
三、結論
總而言之,現如今大數據時代為企業帶來了同等的機遇與挑戰,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應當立足于全局觀念與多元視角,依托財務共享中心完成業務流程的統一商榷與制定,有助于整合多個業務部門的力量提升業務處理水平,也能夠借助一體化管理實現企業成本的有效節約,進一步提高企業在全球價值鏈條中的參與感與融入感,促進企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呂麗容.大數據時代集團財務共享服務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4).
[2]王賀敏.大數據時代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云平臺的構建及其應用[J].全國流通經濟,2018(22).
[3]葛靜,郝加加.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績效評價研究[J].商業會計,2018(03).
(作者單位: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