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榮

摘要:目的? 分析生化檢驗中樣本溶血對檢驗準確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進行體檢的317名健康人群的血液樣本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160名和對照組157名。對照組采取常規存放標本,觀察組采取人工溶血處理,比較兩組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總蛋白(TP)、白蛋白(ALB)、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乳酸脫氫酶(LDH)。結果? 兩組HDL、TG、ALB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P、LDH、CK-MB、CK、AST、TBIL、DBIL分別為(58.95±6.87)g/L、(395.56±11.69)U/L、(84.69±6.84)U/L、(175.69±6.97)IU/L、(84.51±3.69)U/L、(14.23±1.21)μmol/L、(4.21±0.84)μmol/L,優于對照組的(86.64±5.96)g/L、(172.66±10.36)U/L、(6.88±0.78)U/L、(124.46±6.32)IU/L、(70.36±2.36)U/L、(9.71±2.12)μmol/L、(10.58±2.54)μ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標本在出現溶血現象后會導致生化檢驗結果出現偏差,影響其準確度,提高檢查人員對標本的重視程度,才能有效的保證生化檢測結果真實可靠。
關鍵詞:生化檢驗;溶血;檢驗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R446.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5.059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5-0173-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ample hemolysis on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Methods Blood samples from 317 healthy people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60 and control group 157. The control group was routinely stor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hemolysi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triglyceride (TG), total protein (TP), albumin (ALB),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 creatine kinase (CK),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total bilirubin (TBIL), direct bilirubin (DBIL), lactate Hydrogenase (LDH).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DL, TG, ALB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TP, LDH, CK-MB, CK, AST, TBIL, DBIL were (58.95±6.87) g/L, (395.56±11.69) U/L, (84.69±6.84) U/L, (175.69±6.97) IU/L, (84.51±3.69) U/L, (14.23±1.21) μmol/L, (4.21±0.84) μmol/L,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86.64±5.96) g/L, (172.66 ±10.36) U/L, (6.88±0.78) U/L, (124.46±6.32) IU/L, (70.36±2.36) U/L, (9.71±2.12) μmol/L, (10.58±2.54) μmol/ 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fter the hemolysis phenomenon occurs, the specimen will lead to deviation of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affecting its accuracy, and improv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inspectors to the specimen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nsure th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are true and reliable.
Key words:Biochemical test;Hemolysis;Test accuracy
血液檢測是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檢查工作,多數的疾病需要通過血液檢查來進行病情診斷,若想要保證血液檢查結果的真實可靠,就需要保證血液樣本的質量[1]。在采集血液樣本時常常因為一些原因導致血液樣本出現溶血,從而導致檢查的結果準確性不高[2]。溶血通常和低滲溶液、震蕩、保存溫度不當等相關[3],臨床上如何降低血液樣本的溶血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收集2018年1月~12月我院健康體檢人員的血液標本進行研究比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12月佳木斯市中醫院進行體檢的317名健康人群的血液樣本作為研究對象,女性的血液采集均發生在月經期,且所有研究對象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中途放棄參與研究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157例和對照組160例。對照組男性88例,女性72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5.68±7.21)歲。觀察組男性75例,女性82例;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45.15±6.87)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在清晨空腹狀態下采取真空管進行靜脈血抽取4 ml。對照組進行常規的存放標本方式;觀察組采取人工溶血處理。人工溶血過程:將標本存放在-40℃環境下,以4000 r/min離心5 min,最后進行血清檢查。所有檢查都由同一組醫生進行檢查操作,將檢查誤差將到最低。檢查的指標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總蛋白(TP)、白蛋白(ALB)、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乳酸脫氫酶(LDH)。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HDL、TG、ALB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P、LDH、CK-MB、CK、AST、TBIL、DBIL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血液樣本在臨床檢查中出現溶血,會導致檢驗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造成病例診斷時出現誤判或錯判[4]。通常情況下,非糖還原物、有機磷酸酯等存在于紅細胞中,高密度脂蛋白、K+存在于血液紅細胞內,在血液樣本出現溶血后,會導致紅細胞破裂,造成物質釋放,與血清混合,導致了血清中的含量升高。一旦在檢查的過程中出現溶血,造成醫師對疾病的診斷出現錯誤,可能會導致出現醫患糾紛,給醫院的形象帶來嚴重影響[5]。
在臨床中溶血的發生通常可以歸為體外溶血和體內溶血兩類。體外溶血就是在標本采集過程、運輸過程、保存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導致標本受到破壞;體內溶血就是提供血液的人員在近期服用過藥物,或者自身有疾病,導致紅細胞出現破裂,從而出現血液標本不準確[6]。血液的生化檢測是對受檢查人員身體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具有非常高的臨床價值。血液檢查中一旦出現溶血現象將會對多種指標帶來嚴重的影響,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通常臨床血液檢查中導致血液出現溶血的原因:①對抽血針頭進行酒精消毒后,酒精未干進行抽血;②抽血速度快;③抽血遇到阻礙;④采集血量較少;⑤在運送過程中出現劇烈的震蕩;⑥試管質量不合格。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HDL、TG、ALB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P、LDH、CK-MB、CK、AST、TBIL、DBIL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TP、LDH、CK-MB、CK、AST、TBIL、DBIL指標在血液樣本溶血后與未溶血比較存在明顯差異,表明血液樣本在溶血后,檢查指標無法準確的對患者的身體癥狀進行分析。臨床上醫護人員應重視血液樣本溶血情況,因此為了降低溶血現象,采血時應當做好消毒工作,保持皮膚干燥后再入針,避免盲目入針;對于抽血器皿要進行嚴格的消毒以及對質量的控制;對標本搖晃要均勻、平緩,防止劇烈震蕩,在運輸的過程中要將血液標本放置在適合的溫度下,對各項指標盡量在2 h內檢查完畢[7]。對于檢驗人員要進行嚴格的培訓,提升專業技能,重點培訓操作人員的業務知識,讓其認識到操作不當會給檢查結果帶來的影響,不斷的規范操作流程,從根本上降低和減少溶血的發生。檢驗人員必須按照相關的操作規范檢驗每一個流程,避免人為因素造成標本溶血,對于已經出現溶血的標本要盡快丟棄,同時對患者重新采集血液標本,最大限度的避免外界因素對標本治療帶來的影響,設置好空白樣本。當出現輕度溶血后可根據血清濃度Hb校對,但出現重度溶血則意義不大。
綜上所述,標本在出現溶血現象后會導致生化檢驗結果出現偏差,影響其準確度,提高檢查人員對標本的重視程度,才能有效的保證生化檢測結果真實可靠。
參考文獻:
[1]李會學.生化檢驗中樣本溶血對檢驗準確性影響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8(1):104-105.
[2]張保.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中電解質、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6):131.
[3]王茜.探討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及校正方法的分析[J].吉林醫學,2018,39(3):479-480.
[4]姜黎黎.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干擾和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8,35(1):109-110.
[5]吳紅霞.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中電解質、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響[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24):3486-3488.
[6]梁鵬.溶血現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影響的觀察及預防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3):2473-2474.
[7]瞿志杰.新生兒溶血樣本對生化檢驗結果的作用及優化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6):47.
收稿日期:2019-3-14;修回日期:2019-3-29
編輯/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