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p>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形成了從思想到戰略到行動的完整體系。習近平總書記以前所未有的遠見卓識,對科技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立意高遠,內涵深刻,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一系列以科技創新帶動體制機制創新的重大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實施力度,夯實發展新基礎,開辟發展新空間。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有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舉措,加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創新條件建設,完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機制,讓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競相迸發。
高端科技是現代的國之利器。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之所以能稱雄世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正所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敝挥袚碛袕姶蟮目萍紕撔履芰?,才能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因此,要采取“非對稱”趕超戰略,發揮自己的優勢,抓住顛覆性技術創新,抓好卡脖子技術創新,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帶動和支撐我國創新發展。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笨萍家l展,必須要使用。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科技和經濟結合是改革創新的著力點,也是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的地方。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集產業發展需求,集成各類創新資源,著力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培育產學研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良好創新格局?!?/p>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創新發展是系統工程,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本期特別策劃邀請了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探討創新發展的“增量”所在,敬請垂注!
——《學術前沿》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