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昊為
摘 要:加入WTO以后,我國進出口貿易得到了快速發展,帶動了我國經濟的良好發展。近年來我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其為我國政治以及經濟的健全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國際舞臺,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也在不斷加大,如何科學化、高效化解決各國之間因為交往而產生的貿易摩擦成為了我國與沿線各國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本文針對于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究,提出“一帶一路”形勢下我國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更好發展提供有利作用。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貿易摩擦;對策;進出口貿易;有利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斷增強,與各國之間的交往也更為頻繁,國際貿易摩擦也逐漸增多,且貿易摩擦涉及到的范圍以及行業更加廣泛,逐漸開始向更高的領域延伸,如果不做好貿易摩擦的解決勢必會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為了推動我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更好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該戰略是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共同合作與發展的依據,也促進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友好交往,而這也不可避免地使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得以增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尤為重要,開展該方面的研究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一帶一路”戰略的概述
(一)“一帶一路”戰略的含義
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其并不屬于一個政治經濟組織或者經濟實體,而是我國政府為了推動自身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與發展而提出來的戰略構想。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將借助于行之有效的、既有的區域合作平臺積極深化與沿線國家的經濟伙伴關系,共同實現經濟合作,打造文化包容、經濟融合、政治互信的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二)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國際形勢的具體變化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經濟形勢發生了十分大的變化,國內的部分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現象,資源對外依存度處于全面上升的狀態中。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原有的發展模式與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形勢已經不相適應,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科技水平全面提升以及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的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新的局面,“走出去”和“引進來”共同發展。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存在著十分大的關聯性,我國將會更深入地推進對外開放國策,致力于構建全新的開放格局。不過當前世界也處理深刻變革的狀態中,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然發揮著余熱,世界經濟復蘇較為緩慢,多邊投資貿易規則以及國際投資貿易格局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多數國家依然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發展問題,我國的國際形勢也更加嚴峻。
二、當前我國國際貿易摩擦的現實情況
(一)貿易摩擦數量不斷提升,涉及到的金額不斷增多
通過對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可知,我國出口產品在貿易國之間的反傾銷調查中,大約每7起就有一起涉及到我國企業的出口產品。就當前而言,已經有三十多個地區和貿易經濟國對我國的出口產品發起了七百多起反補貼、反傾銷保障措施案件調查。這些案件通常都屬于較大案件,且數量還處于不算增加的狀態,所牽扯的到金額都比較多,形勢最為嚴峻的地區為印度、歐盟、美國等。
(二)貿易摩擦呈現產業化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出口貿易額的不斷增加,我國國際貿易摩擦也發生了改變,從期初的針對于某個單品逐漸開始向某些產業擴散,甚至與國家的制度和政策向關聯。一些與國家制度和政策有關的歧視性摩擦往往具有較為隱蔽的手段,這就導致我國無法對這些摩擦輕易查找到,不能及時進行措施的采取,從而無法對其進行有效解決,對我國發展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
(三)涉及到貿易摩擦的領域與范圍不斷擴大,推動了貿易摩擦形式的多樣化發展
我國經濟貿易涉及到的國家較多,不僅有歐盟、美國等西部發達國家,同時也有一些發展中國家,整體來看,我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摩擦都處于增大的狀態中,其增大并不僅僅局限于我國與西部發達國家之間,同時也存在于我國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因此可知我國貿易摩擦的領域與范圍處于提升的趨勢中。同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與往來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類型也更加豐富,不僅包含商品等在內的有形貨物,還包含一些無形服務貿易,涉及到綠色貿易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等,貿易摩擦的形式更加多樣。
三、“一帶一路”形勢下我國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對策
(一)健全國際貿易摩擦法律規范
為了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更好發展,降低國際貿易摩擦,我國政府應當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健全的國際貿易摩擦法律規范。不僅要對當前現有的法律規范進行完善和健全,適當加入新的內容,而且必要的話還要構建新的針對于對外貿易的法律規范,以便我國進出口企業能夠有更加清晰明確的規范來參考,促進其更好地開展對外貿易。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對外合作的國家不斷增多,只有做好貿易摩擦法律規范的制定,才能夠為我國企業更好地開展對外合作提供有利的作用,規范其行為,促進合作雙方的深化發展。另外,我國政府還要針對于進出口企業開展系統化、全面化的普法宣傳與教育,不斷提升宣傳力度,讓更多的進出口企業能夠對該方面的法律規范進行深入認識與了解,提升自我保護意識,更好地降低國際貿易摩擦。
(二)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并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轉變
我國政府要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科學化轉變,從粗放型逐漸向精細化方向轉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比重。還要科學化對我國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加快產業升級,比如可以對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行有效引導,使得其逐漸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貿易摩擦進行有效規避。這就需要我國政府積極開展輔助和引導,對國外高新技術進行有效引入,促進我國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并鼓勵企業生產高質量的產品,提升企業的創新動力和積極性,縮短自身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另外,政府還要借助于“一帶一路”戰略,完善我國與沿線國家的區域救濟機制、多邊救濟機制等,構建科學化的貿易摩擦反應機制。還要構建與國際相協調的質量標準,不斷提升我國進出口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