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
2011年,卓爾智聯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是湖北第一家在中國香港上市的民營企業。
最新發布的“2019湖北民營企業100強”榜單顯示,卓爾控股以822.63億元的營業收入排名第2位。相比上一年,卓爾控股的營業收入增加了123.94億元。
不光是在湖北,卓爾控股已連續多年上榜中國企業500強。
作為湖北較早誕生的民營企業,卓爾控股身上有多個標簽:湖北首家在中國香港上市的民營企業、造出首架“武漢造”飛機、成立湖北首家民營銀行等。可以說,它是湖北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典型。

中農網的接待大廳
和眾多企業一樣,卓爾控股也是誕生和成長于市場經濟的改革浪潮里。
正如創始人閻志所說,“2002年是企業發展歷程上最重要的一年,因為組建了集團公司,進入了快速擴張時代。”
快速擴張的大背景,是“十五”計劃進一步明確了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湖北省也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和意見,以引導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此前的1996年,曾為財經記者的閻志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因為率先實行廣告代理制,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之后嘗試涉足生物、酒業、教育等產業,可惜并未獲得多大成功。
盡管如此,這些嘗試讓閻志積累了做實業的經驗。2002年底,卓爾控股全面涉足紡織業,公司發展駛入“快車道”,人員規模不斷擴大。閻志心里萌發了一個念頭“我得找個地方自建卓爾大廈。”
閻志四處找地,看得越多,越發困惑,“在市中心拿地蓋樓,少說也要上億,不太劃算。”他找了幾個朋友一聊,發現自己面臨的問題并非個例,許多企業都需要性價比高的獨棟辦公大樓。
有朋友說,北京正在興起總部基地——統一規劃、統一拿地、統一建設,企業拎包入駐即可。這讓閻志眼前一亮,“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來武漢設立總部”。彼時,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已有趨勢。
閻志決定放手一搏,是在2004年。他選中了武漢城郊黃陂區,這里距天河機場約10公里,驅車10分鐘能直達市中心,并與漢口中心城區五條大道相連,通往周邊城市也十分方便。
2006年,卓爾控股旗下卓爾智聯投資建設的華中首個總部基地——第一企業社區開盤,吸引了電子信息、廣告傳媒、品牌代理、機械產業等企業集群入駐。這種以產業為依托,以地產為載體,實現土地整體開發與運營的模式,讓閻志堅信自己是產業地產的首創者。

卓爾控股創始人閻志
運營第一企業社區過程中,閻志意識到黃陂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商貿物流優勢。
那幾年,先是亞洲最大橫店鐵路編組站落戶,接著旁邊武漢新港被定位為國家級內河航運中心,隨后武漢天河機場擴建改造,“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優勢更加明顯。
閻志還洞見了兩個發展趨勢:一是天下第一街漢正街因為商居混雜、火患叢生、交通擁堵等矛盾突出,需要升級外遷;二是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過程中,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也將隨之轉移。
在黃陂區打造一個中部最大的專業批發市場被卓爾控股提上了議程,并將之命名為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漢口北”)。
然而,此時的漢口北一片黃土、雜草叢生。漢正街遷移也還沒有著落,很多人對這個項目持懷疑態度,銀行也不愿意借錢。無奈之下,閻志低價出售了一批第一企業社區總部樓房,東拼西湊了2億元,“押上了全部身家,準備好了傾家蕩產。”
敢這樣“豪賭”,是因為閻志堅信“先開槍,后瞄準”理論,這套理論也一直貫穿卓爾控股的歷次轉型中,“先開槍,就算會放點空槍,絕對不會錯過機會。如果等瞄好了再開槍,靶子已經移動了。”
2009年,兼具批發零售、倉儲物流、研發加工、商務辦公等功能,定位第四代批發市場的漢口北開業。兩年后,武漢市政府明確漢口北作為漢正街整體轉移目的地后,漢口北又迎來過萬家商戶。
也是這一年,卓爾智聯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湖北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營企業。
卓爾智聯上市后的第二年,互聯網“席卷”實體市場,且戰火從C端“燒”至B端。這一年,中國B2B市場交易規模達7.85萬億元,同比增長30.83%。
摸索了幾年時間,產業互聯網成為卓爾智聯互聯網化的抓手。
漢口北也在煎熬中,生意變差了,賺錢更少了,商戶陷入一種集體恐慌的情緒中。閻志意識到,互聯網化是一場革命,面對這種大潮只有融入。
摸索了幾年時問,產業互聯網成為卓爾智聯互聯網化的抓手。所謂產業互聯網,不是局限于提供某一段服務,而是從整體上提升運營效率并降低供應鏈成本。
漢口北等實體批發市場最先變革。2015年底,為之服務的卓爾購、卓集送、卓爾云倉、卓爾金服等平臺上線,卓爾購拓展線上交易渠道,卓集送運輸交易貨物,卓爾云倉管理存貨,卓爾金服為商戶及其客戶提供資金。
變革很快帶來了成效,最直接的體現是上線一年,卓爾購交易額就突破500億元。
從2016年開始,卓爾智聯開啟了一系列收購進程。跨境電商蘭亭集勢、農產品電商中農網、化工塑料電商化塑匯、海鮮電商海上鮮等交易平臺紛紛被收入囊中。
卓爾智聯還與合作方開設合資公司以豐富生態圈,鋼鐵電商卓鋼鏈、全球大宗商品智能交易平臺CIC紛紛設立。
他們給卓爾智聯帶來了增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農網,目前給卓爾智聯貢獻了超過60%的營業收入。
中農網亦被卓爾智聯視為較為成功的產業互聯網案例。以它最為突出的白糖產業為例,平臺會結合銷售數據為商戶預測白糖需求和周期,提前智慧匹配產銷雙方的物流及倉儲需求,并選擇合適物流方式使貨物在恰好時間到達客戶手中,以提高流通效率和節省物流費用。
數據顯示,中農網將白糖流通周期縮短了6天以上,每噸白糖的購銷成本降低了18元。
閻志不止一次提及,卓爾控股還有一個愿景是智造未來,“投資紡織加工、文化旅游、通用航空、零售會展、智能制造等產業,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這顆愿望的種子在當初進軍紡織產業時就已埋下,且一直在生根發芽。
2002年卓爾控股在收購黃岡雪龍紡織后,緊接著新建了玉龍、金龍兩家紡織廠,2004年組建卓爾棉業集團。
從2010年起,卓爾控股先后打造了城市綜合體武漢客廳和卓爾書店,以及孝感桃花驛小鎮、赤壁羊樓洞古鎮等多個特色小鎮;通用航空從2013年開始籌備,2017年“武漢造”首架飛機正式下線;服務于供應鏈金融服務,2017年開業的眾邦銀行,是湖北首家獲批的民營銀行。
進入2019年,智造未來板塊仍在加速推進,卓爾控股先后入主上市公司漢商集團、華中數控。
對卓爾控股來說,智聯天下板塊和智造未來板塊沒有孰輕孰重之分。閻志給卓爾控股定下的目標是:智聯天下板塊的卓爾智聯擠進世界企業500強,智造未來板塊投資孵化出若干中國企業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