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飛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成果日新月異,在信息化時代到來之際,各類電子通信設備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是當下應用最為主流的科技之一。電子通信能夠實現跨時間跨空間的信息傳遞,無論是人們的生活還是工作當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將信息或數據進行遠距離快速傳輸,有助于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但在電子通信當中,由于信號存在不穩定性,導致信息的質量容易受損,本文針對電子通信中常見的干擾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關鍵詞:電子通信干擾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電子通信是近代科技成果的應用,經過多年的發展,至今已經能夠實現在社會隔行各界中得以推廣應用。電子通信是指利用電子信號傳輸信息的一種通信方式,在當下社會,無論是家用電纜還是在軍事、航天當中均能夠發揮價值,其大致的表現形式有wifi、藍牙等,為人們的信息交流以及工作反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人們對于通信質量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如何解決在電子通信中常見的干擾因素成為了當下主要目標。
1電子通信概述
在信息化時代下,電子設備普及,信息化技術不斷發揮優勢,作為新時期下被廣受推崇的實用技術,電子通信在國內外各領域不斷發揮作用,其中的無線局域網技術,更加為人們提供了大量數據傳輸的渠道。在電子通信發展初期,人們依靠藍牙進行短途傳輸數據,通過端與端之間的藍牙進行連接,實現數據和信息的共享,促進雙方的交流溝通,而發展至今,由于藍牙傳輸模式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已經被wifi傳輸方式所取代,在wifi使用當中,能夠極大程度提高數據的傳輸速度和效率,具有傳統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雖然電子通信的發展較為迅猛,前景十分光明,但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擾所導致的信號失真情況也屢有發生,不僅造成了傳輸雙方之間的可信度受損,而且導致信息的時效性喪失,應當提高重視程度,為了確保在未來發展當中,能夠保障電子通信質量的穩步提升,就應當對于干擾因素進行深入探析,相關技術人員也應當對信號傳輸環境做好檢查工作,并且從信號源開始做好保障工作,通過相關技術進行檢測,以尋求完善電子通信技術的方案。
2電子通信中常見的干擾因素
2.1硬件干擾
硬件作為信號傳輸的主要載體,一旦其中發生故障,勢必影響信號的正常傳輸。在通信網絡發生故障時,首先應當對硬件問題進行排查,一旦硬件存在損壞,對于局域網所造成的影響較大,常見的硬件故障有硬件設備故障以及網絡連接介質故障等方面。在硬件故障的檢查當中,如果是接入端用戶較少的情況下,較為容易發現故障問題,但如果是在用戶較多并且網絡環境復雜的情況下,一旦出現信號傳輸受阻,就應當對客戶端物理位置進行診斷,并發現問題,并且由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外界影響因素存在不穩定因素,所以針對實際問題也要相應采取不同的策略進行工作。
2.2配置干擾
除硬件干擾外,配置干擾是電子通信中最為主要的干擾因素,在電子通信網絡出現故障時,首先可以通過將原本的無線端直接接入網線,并以此作為檢驗硬件是否存在故障的依據,在尋找干擾源時,還需要經過調試工作,借助電子設備的網卡對于網絡信號的檢測程度,判斷接入點中是否存在信號薄弱,并且設備本身不存在問題,相應的對頻道進行調整,或者利用無線終端檢測信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各類電子產品的應用會產生不同種類的輻射,例如手機通話或是微波爐等應用,其電波都會對電子通信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或者是在一些存在信號屏蔽設備的地區,信號受干擾的程度則會更加嚴重,例如某考場附近或是看守所等特殊場所附近,隨著與屏蔽設備的距離縮短,信號阻攔的程度也會增加,是生活當中所常見的信號傳輸障礙之一。
2.3同頻干擾
在電子通信當中,由于有線信號與無線信號存在相同的頻載區域,導致同頻干擾的情況屢有發生。同頻干擾的情況較為常見,由于電子通信所處環境存在不穩定因素,導致對于信號的干擾情況較為明顯,而且根據距離不同,同頻干擾的程度也會隨之變化,一般被分為全波干擾和窄帶干擾兩種,比如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使用的家用電器,就是導致同頻干擾發生的主要因素,由于同頻干擾的情況一般較為隱蔽,不容易被及時發現,所以其導致的信號受阻情況較為復雜,對無線局域網的影響較為嚴重,導致電子通信的效率下降。
2.4干擾源干擾
干擾源干擾一般分為人工和自然兩種因素,其中人工干擾源干擾一般是一些工業設備或是無線發射設備的干擾,比如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能夠接觸到的電力設備,或是地鐵站當中存在的大功率輻射儀器,都是干擾源干擾的主要來源。在無線干擾源干擾當中一般有靜電放電和噪聲干擾兩個方面,由于設備和人體的靜電電壓優勢可以達到幾十萬伏,這些靜電電壓通過電火花或是電暈的方式排放到設備和人體之外,從而產生電磁脈沖和短暫電波,對于靜電敏感的設備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而噪聲干擾當中,或是由于雷電天氣的影響,或是由于太陽噪聲的干擾,都是主要成因,并且一旦發生干擾,就會導致干擾的面積較為寬泛,對設備的覆蓋率較高。
3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的控制措施
3.1干擾源干擾控制
對于干擾源干擾的控制,一般以下方式進行:1、在繼電器的節點兩頭接入火花抑制電路,避免由于火花產生所帶來的影響;2、在繼電器線圈部位增加適量的續流二極管,以防止對線圈進行斷開操作時出現反電動勢干擾;3、在實際工作當中,布線人員應當注意折角布置,防止90度折角的出現,從而避免高頻噪聲干擾所帶來的影響。
3.2配置干擾控制
配置干擾控制的工作相對較為簡單,通過日常生活當中提高對于信號傳輸的意識,就能夠初步實現避免干擾情況。在生活當中,由于微波爐會產生大量的電磁波,所造成的電子通信影響巨大,所以相應的進行避開,即可實現減輕對電子通信的無線信號干擾情況。在配置干擾當中,對信號進行檢測后,應當明確信號受阻的源頭情況,并且根據實際發生情況作出相應的解決計劃,經過多次調試,最終符合相應的標準后,方能夠展開到大規模網絡活動當中。
3.3同頻干擾控制
由于同頻干擾情況的發生一般是由于各個設備之間存在的頻率相同,所以相應的調整信號發射頻率就能夠實現對于干擾情況的改善,并且通過對干擾源頭的檢測,一旦發現干擾源就應當進行消除。采用擴頻技術,或是利用將生成全波段的干擾裝置移除,也能夠解決同頻干擾帶來的問題。
3.4硬件干擾控制
在硬件干擾當中,由于硬件本身具有可替代性,可以通過對硬件進行檢測,以探求受到干擾的原因,從而進行解決。在硬件干擾當中,最基本的目標就是對受損硬件的尋找,具體可以通過在計算機當中輸入相關指令連接某一個具體ip,如果能夠實現順利連接,就說明該無線接入點是正常運行的,反之即可確認干擾源的硬件存在故障,根據相應的硬件情況進行更換就能夠解決問題。
4結語
在現代社會當中,電子通信以其出色的性能、高效的傳輸效率被人們所廣泛的推崇,在電子通信行業發展之中,應當提高對于故障檢修以及干擾排查的重視程度,不斷創新技術手段,提高對于多種情況下故障的把控能力,結合以實際情況分析,通過原有資料以及工作經驗相結合,對干擾情況進行控制,并且最終實現徹底消除,才能有效保障電子通信的順利開展,實現長遠發展的戰略方針。
參考文獻
[1]湯新龍,淺析電子通信中的常見干擾要素及控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 (03):46 47
[2]趙杰,電子通信工程中設備抗干擾接地的有效方法[J].科學中國人,2014 (16):33-34
[3]李向陽,劉杰.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措施淺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7):2617
[4]王志偉,電子通信中常見干擾因素及控制措施[J].商品與質量,2016 (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