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濱 劉凱
摘要:當前電子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生產領域得以廣泛應用,主要源于電子信息技術具有運算快、精度高、智能安全等優勢,可以提高數據信息綜合處理質量,滿足人們在生活、生產進程中對數據信息的切實需求,其中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可提高生產制造綜合質量,優化配置生產資源,推動電力自動化系統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電子信息技術應用價值可見一斑。本文通過分析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方略,以期提高電子信息技術應用質量。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電力自動化系統應用
電力自動化系統主要是指囊括自動化控制、微機繼電保護、網絡通信等先進科學技術、設備的綜合性系統,針對電力系統實現遠程在線監測、設備監視等管理目標,達到為電力用戶提供優質電能服務的目的,保障電力系統安全、高效、穩定,為此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可以保障該系統運營綜合成效,繼而推動該系統良性發展。基于此,為提高電力自動化系統運行質量,探析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價值、要點及應用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1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價值
1.1優化配置系統資源。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及時整合電力自動化系統中運行的各項數據,如供電量、電壓、電流、設備運行等數據,在大數據時代,這些數據均屬于有價值資源的一種,為此電子信息技術可以針對這些數據進行系統化分析,精準掌握電力系統自動化運行實況,以此為由調配各項資源,為該系統科學運行提供依據,達到優化配置系統資源,調整系統結構,推動電力自動化系統朝著節能環保方向發展的目的。
1.2加快信息傳輸速率。電力自動化系統可以及時發現該系統內存在的故障問題、安全隱患,秉持預見性電力系統綜合運維理念,結合電力自動化系統運行實況,制定富有針對性、預控性的運維決策,然而電力系統運行瞬息萬變,一旦未能精準把控電力系統運行情況,將影響該系統綜合監管成效,為此在電力系統自動化運行進程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能夠加快信息傳輸速率,以便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維護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獲悉電力系統運行信息,為落實各項電力系統管理工作目標奠定基礎。
2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要點
2.1統一高效。為保障電力自動化系統運行穩定、高效,需根據該系統運行需求科學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基于該技術及自動化系統運行均需設備及網絡體系予以加持,為此需緊抓“統一高效”要點,營建和諧、穩定、安全網絡體系,相關設備可以支持電子信息技術及自動化運行,充分發揮信息傳輸功能,需通過不斷升級設備及系統,確保電子信息技術得以有效應用,與電力自動化系統運行機制相契合。
2.2及時運維。雖然電子信息技術具有智能化、數字化運行屬性,相關功能性較強,但仍需先進設備予以加持,一旦設備出現運行故障,將直接影響電子信息技術應用成效,為此需緊抓“及時運維”要點,針對該技術相關設備進行監管,與電力自動化系統發揮相輔相成應用優勢,以便及時管控電力系統內的技術設備,通過運行維護提高技術設備質量,保障電力自動化系統穩健運行。
3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方略
3.1樹立系統優化革新發展意識。首先電力企業需明晰先進科學技術之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根據電力企業發展實況制定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計劃,確保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與電力自動化系統發展協調同步,在優化革新電力系統同時妥善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確保該技術先進、高效、穩定、安全,為及時更新相關技術及設備提供依據。
3.2充分利用數據資源。在電力系統自動化運行進程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充分利用數據資源,實現信息高效傳輸目標,通過分析處理相關數據資源能夠探析電力系統自動化運行實況,為科學應用遠程監管、設備監視等功能提供依據。這就需要電力企業加大互聯網體系敷設力度,為數據高速傳輸創造便利條件,加之運用云存儲、大數據等技術充分挖掘數據資源內在價值,為電力企業制定運營方案提供依據,保障電力系統自動化運行安全穩定。
3.3提高技術人員工作能力。首先技術人員應掌握電子信息技術應用要點,提升電子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并可根據電力系統自動化運行需求不斷革新電子信息技術,優化該技術應用方案,其次電力企業需重視開展人才培育工作定期組織工作人員研究探討學習高新技術,拓展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途徑,推動電力自動化系統穩健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推動電力自動化系統良性發展,電力企業需樹立系統優化革新發展意識,充分利用數據資源,科學調試自動化設備,不斷升級自動化系統,革新電子信息技術,提高技術人員工作能力,為實現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高效應用目標夯實人才基石。
參考文獻
[1]鄭偉.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有效應用[J].數字化用戶,2019,25(1):169.
[2]李遠,電力自動化系統中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J],數字化用戶,2019,25(4):174.
[3]陳磊,電子信息技術在電力自動化系統中的有效應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24):528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