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摘要:數碼打樣技術是近些年來出現并發展的新型打樣技術,它是一種將電子稿件以數字的方式進行處理,然后直接輸出結果的一種打樣技術。這種打樣技術是伴隨著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CTP)的發展而興起的。在數碼打樣技術與印刷生產色彩匹配的過程中,色彩管理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關鍵詞:色彩管理數碼打樣印刷標準化應用
引言
隨著科學的發展,“數碼打樣”這個名詞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的運行模式,在生產和生活中被提起的越來越多。但在實際運用中,數碼打樣與印刷生產由于色域的不同,在色彩匹配上往往不盡人意,而色彩管理將這兩者通過ICC特性曲線的提取和應用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色彩匹配的目的。本文將對色彩管理在數碼打樣中的應用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1數碼打樣進行色彩管理的必要性
1.1數碼打樣技術簡介
近些年來,數碼打樣技術逐漸取代了模擬打樣技術,成為印刷領域中的熱門技術。數碼打樣通過彩色打印機,直接對彩色桌面系統所制成的頁面數據進行輸出,并對印刷前的圖像頁面進行質量檢查。計算機直接刻板技術(CTP)與數碼印算技術近些年來發展迅速,這也為數碼打樣帶來了更加廣泛的應用范圍。
1.2色彩管理簡介
色彩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將貫穿整個印刷工藝流程,幫助客戶建立一整套的色彩控制體系,實現印刷所追求的“所見即所得”以支撐高質量、高效率、易管理的印刷流程。
1.3色彩管理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色彩管理標準化數據的建立(主要是印刷設備ICC特性曲線的提取);
(2)色彩管理標準化數據的運用和管理(將印刷設備的ICC特性曲線輸入制作軟件及數碼打樣機,通過色彩管理軟件進行自動模擬和匹配,調整打印機的色域空間,從而使之與印刷機的色域空間一致)。
基于印刷企業的實際生產條件,建立屬于企業自己的色彩管理標準數據,不僅可以對印刷品的質量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也是規范化企業生產管理的開始。色彩管理,重在管理,色彩管理并不是建立好數據后便能一勞永逸,它的重點始終在于如何正確的應用這些數據,如何規范化與標準數據相關的生產管理,如何實現定期的監控與校正,力求長期有效地維持、穩定色彩管理的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即在數碼打樣系統中,必須添加色彩管理功能,通過色彩管理對于專用紙張、專用油墨以及專用設備等進行工作調節和顏色匹配,如此才能提高色彩的匹配程度以及可復制牲,從而提高數碼打樣的工作質量。
2色彩管理的要點
2.1專業檢測儀器、專業顯示器、輸出設備
為保證生產過程中色彩的穩定性,目前公司配置了以下設備:
(1)網點測量儀:愛色麗X-Rite IC-Plate XT;
(2)分光光度計:愛色麗X-Rite eye_one Pro XT;
(3)專業藝卓顯示器
(4)富士施樂V180彩色打印機
(5)高寶1+5+1高速印刷機
(6)電導儀:HANNA HI 8733:
(7) PH值測量儀;硬度計;酒精計;
硬件的穩定性是色彩管理工作的前提,在進行圖像輸入時,必須要經過專業的校準,從而確保輸出結果的可靠性。所需要用到的輸出材料(油墨、紙張)的類型和質量,也至關重要,需要進行標準化管理。
2.2色彩管理數據的轉換及應用
色彩管理過程中,需要用專門的管理軟件進行轉換,達到數碼打樣線性化、特征化以及色域匹配。
此過程需要使用數碼打樣軟件,如:EFI、GMG等。
目前公司采取常用的轉換方式,即引入一個與設備特征無關的色空間,作為轉換介質,一般采用CIE LAB空間。在掃描儀的校準過程中,利用該空間將設備特征以曲線的形式進行標準化。同時,將設備的RGB數據轉化成LAB空間并儲存在色彩管理軟件中(如ICCProfile),并在掃描過程中激活文件,這樣,圖像的標準數據就會在LAB空間內生成。通過軟件將數碼打樣機線性化,以使其達到最佳的打印狀態。經過特征化及印刷色域匹配后,數碼打樣顏色將與印刷機統一,最終得到標準化的輸出結果,從而實現色彩管理的工作目的。
2.3色彩管理使用培訓
(1)客來文件規范化培訓:色彩管理主要工作已經尾聲,而色彩管理的應用過程對文件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本步將主要講解客來文件如何規范化以配合色彩管理。
(2)色彩管理數據的采集和應用:明晰色彩管理數據(印刷設備的ICC特性曲線)如何采集及應用。
(3)刷規范化數據化管理印刷耗材的標準化應用橡皮布潤版液、膠輥),印刷機的保養維護。
(4)色彩管理的管理理念:通過培訓色彩管理的管理里面,讓受眾清楚色彩管理如何應用,如何穩定。
3色彩管理在印刷生產中的應用
印刷行業微利時代,如何提高印品質量,有效減少各類色彩問題,是目前公司面臨的重要課題。色彩管理在印刷生產中的應用,就是運用色彩管理進行印刷標準化管理。
印刷標準化包括以下方面:
(1)印刷環境標準化;
(2)印刷材料標準化;
(3)印刷狀態標準化;
以上幾個方面,印刷環境的標準化,由車間進行控制,在此不再贅述。針對印刷材料和狀態標準化,可從以下著手:
(1)文件制作標準化;色彩管理對印前文件制作已制定了專門的制度,下一步就是結合這段時間以來在文件制作中的實際情況,對印前制度進行驗證、改進,提高可操作性,切合實際。
(2)印版標準化這一項工作一直在開展,每天的檢測記錄也都在案,但檢查力度不足,建議印刷車間機臺人員也參與進來,監督制版人員印版檢測的準確性。
(3)設立標準化的團隊,培養相關人員色彩標準化的意識,才能有標準化的執行力,讓日常生產都能夠按照標準的規范和體系持續穩定運轉。印前應確定一名專業人員進行色彩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印前數碼印刷機ICC特性曲線的提取及標準化、車間樣張檢測與文件對比。同時管理人員也應熟練掌握相關流程,切實提高所有相關人員的色彩標準化意識和技術水平。
(4)印刷車間加大對員工的色彩管理意識和技術水平的培訓,同時嚴格按操作程序對印刷產品進行檢測和記錄。尤其是在線檢測系統,對長件產品的印刷色彩可控性很強,在試用期間,應對翻單產品的跟樣情況進行重點檢測,看其效果是否達到預期。該項工作對今后的色彩管理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4結語
本文對色彩管理在數碼打樣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對其特點、問題、解決方法和工作流程做了詳盡的探討。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色彩管理的重視,相關人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使得數碼打印技術在行業內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劉傳杰,李玉梅.色彩管理在數碼打樣中的應用[J],印刷工業,2017,12(Z1):68-71.
[2]黃卿.淺析色彩管理在數碼打樣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3(35):270+392.
[3]王志豪,數碼打樣色彩控制技術的研究與實現[D].南京林業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