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
摘要:電子技術發展勢頭的日益迅猛,不僅給各個行業領域帶來7巨大的改變,同時人們對掌握高超計算機處理技術的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求也越來越多。高職院校作為培養與市場經濟需求人才數量相協調的高素質人才,需要意識到當前阻礙計算機教育發展存在的原因,并積極探索促進其更好發展的具體策略,切實解決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 發展趨勢探究
高職院校以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為辦學宗旨,因此其學科教育的有效性就顯得至關重要。在當前電子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已經成為了不少學校熾手可熱的專業。但現實情況是,雖然計算機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營運而生,但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仍然無法與實際的用人標準相協調,歸根結底就是計算機教育發展仍然受到一定的阻礙,需要學校能夠積極尋找促進其未來發展的具體策略,以保證我國計算機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1當前阻礙計算機教育發展的原因
1.1學習需求差異性明顯
高職院校所招收的生源范圍十分廣泛,既有高中升學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又有專業相符的技校或中專學生。前者由于在高中院校中參與過計算機知識學習的課程,所以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但仍然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更加專業的知識與技能。而后者相對來說通常是在網絡聊天或者游戲中,學習一些相應的計算機操作,對計算機基礎知識不甚了解,所以基礎相對薄弱。教師在進行計算機課堂教學活動時,一般都按照教材大綱要求制定教學方案,并沒有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進行設計與完善,導致基礎好的學生認為授課內容淺顯,提不起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將注意力放在睡覺或其他娛樂項目中,而對于基礎稍差的學生,則認為授課內容過于深奧,不僅學習起來頗為吃力,甚至嚴重還會出現厭學心理,極大的阻礙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升。
1.2授課內容與用人標準相悖
計算機作為一門內容抽象且知識點較多的學科,所以教師為保證學生可以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一般都會將大量的精力投放在講解基礎知識中,使學生空有一肚子理論知識,卻很少擁有實踐操作的機會,導致高職院校所培養出的計算機人才,并不能很好的與企業用人標準協調。另外,由于時代發展日新月異,電子技術也隨之變化,出現高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淘汰過快,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很難與當前的社會發展協調,從而在阻礙其專業技能的有效提升的同時,無法滿足企業的用人標準,使學生就業困難的現實問題始終無法有效解決。雖然不少高職院校順應時代發展紛紛設立了計算機專業,但并沒有意識到學科定位與市場實際需求之間的緊密聯系,雖然培養出的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與高水平的計算機處理能力,但仍然無法與企業選才標準相符,造成高職院校的輸出人才數量與經濟市場實際需求人才數量,始終無法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另外,還有部分高職院校開設計算機專業,僅僅是幫助學生考取計算機等級證書,來解決其未來的就業問題,并不注重對其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養,所以在學科定位缺失的情況,下不僅無法真正的解決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計算機教育事業的發展。
1.3教師教學理念陳舊
對于年長的教師而言,自身的執教理念與經驗,是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完成知識學習的財富,因此雖然國家大力提倡教師要與時俱進的對自身執教理念進行創新,但不少教師仍然固守于傳統的理念與教學方式,采用言傳身教的模式向學生傳遞知識。雖然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可以有效的完成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學習,但在缺乏實踐操作活動的參與中,仍然無法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而且時代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先進教育理念的同時,各種新型的專業知識也需要教師學習,如果教師故步自封拒絕對自身專業知識進行拓展與豐富,只會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容與時代脫節,無法成為符合時代發展的專業型計算機人才。
2推動高職計算機教育更好發展的具體策略
2.1重視學生學習需求的差異性
每位學生都是鮮明的個體,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與性格特點,面對學習知識的實際需求與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為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需要能夠在制定教學方案時,尊重不同學生學習需求的差異性,可以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對話,切實了解每位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要求,并將反饋結果與教學實際結合,進行對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完善,制定出激發不同學生參與課堂學習計算機知識積極性的教學活動。
例如教師在進行幻燈片教學時,為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需要根據教學重點內容的延伸與拓展,制定出難易程度不相同的教學方案。對于基礎知識薄弱,渴望能夠扎實掌握知識的學生,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能夠對PPT的基本操作,如添加內容、設置動畫效果進行熟練掌握,并能夠在已有PPT模板的基礎上,通過模仿來不斷的強化自身的操作能力。對于學習能力較強且渴望鍛煉自己的學生,教師在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能夠利用自身思維的發散,根據教師選定的主題,搜索出相關的素材與圖片,并能夠自主完成幻燈片的設計與創作。
2.2加強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統一
高職學生思維意識較為活躍,所以在參與計算機學習活動時,有趣的實踐課程相較于內容死板的理論知識,更容易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但同時,計算機知識內容的抽象性,也使思維意識正處于發育時期的高職學生,在學習起來感到頗為吃力,在缺少理論知識的支撐下,計算機實踐活動也無法得到順利的開展。這就要求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需要意識到培養學生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重要性,保證課程能夠兼顧二者的統一性在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同時,可以在興趣的驅使下更有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既能夠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又能夠在此基礎上具備較高的實踐操作技能。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輸入公式的學習時,需要學生對公式語法進行精準的記憶,并熟練掌握運算量的表達形式,本節課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較多,而且內容較為抽象。為保證學生可以對授課內容準確理解與記憶,教師邊在講臺前講解邊反復演示給學生觀看后,引導學生能夠自己動手將教師剛才的操作步驟進行反復演練,遇到遺忘的環節及時尋求教師幫助,直至完全對知識內容進行掌握。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不僅可以在動手操作中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理解與加深,同時也能夠在實踐中有效提升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證學習效率與質量的穩步提升,成長為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技能型人才。
2.3組建高水平師資團隊
師資力量作為保證教育事業長足發展的不竭動力,所以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對高水平師資團隊的組建,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能夠通過先進教學理念的學習,不斷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開展的同時,可以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計算機人才。另外,為保證計算機教育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需要學校增加對該專業資金的投入,通過計算機設備的增加促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同時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更先進的設備操作,在提升自身綜合素養的同時,才能將最先進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使教育始終不會與時代的發展變化脫節。
3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保證高職計算機教育事業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需要廣大院校意識到影響教育水平的因素,并能夠結合實際的分析具體原因,積極尋找推動教育事業更好發展的具體策略,使培養出的計算機人才可以同時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滿足當前各個行業領域對計算機人才的實際需求,才能在切實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同時,推動高職計算機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慧琴.高職計算機教育的教學改革[J],智庫時代,2018(37):257-258.
[2]劉靜宜,季莉,解讀慕課對于高職計算機課程教育形態的創新與推動作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7):11-12.
[3]王麗芳.以就業為導向高職計算機教育模式改革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3):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