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農村環境問題愈發突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工藝較為成熟,但農村由于居住分散,經濟水平低,使得污水處理技術比較落后,生活污水處理較為迫切。本文著重介紹了幾種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并對農村生活污水未來處理技術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7-00-01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more prominent.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mature. However, rural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which is because of scattered living and low economic level. Therefore, rural sewage treatment is more urgent. So, several common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were introduced and prospects the futur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Key words:Rural;Domestic sewage;Treatment technology
我國的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目前約為每年8×108~9×108 t,且日益增加[1],但污水處理狀況卻不容樂觀。調查發現,我國村莊有96%無村莊排水渠道以及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出現污水隨意排放現象[2]。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農村水環境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由于農村經濟技術條件相對落后,使得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比較困難。不同地區,氣候、地理地質條件不同,適合的處理技術相差較大。本文著重介紹幾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并對其將來發展方向進行展望。
1 農村生活污水概述
農村污水是指在正常的生活、生產過程中農村地區居民產生的污水,包括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兩方面:生活污水包括廁所、洗浴以及廚房等生活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污水[3];生產污水是指農村居民在農業生產中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包括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以及農產品加工等 [4],甚至包括日常降雨所形成的村莊徑流及農田徑流。
農村生活污水特點和危害:農村生活污水主要來源于日常的廚房、沐浴、洗滌和沖廁等[5],其產生的數量、污染物種類、濃度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6],而因生活習慣的相似性,一般來說農村生活污水的成分、含量等差異不大,水質較為穩定。存在以下特征:有機物含量較高,可生化性好;有機、無機化學污染物含量低,水質水量波動大。一般農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較小,變化幅度大,存在高峰時段。
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不僅嚴重污染了地表水體,而且也是疾病傳染擴散的源頭。調查顯示,我國僅有34%的農村普及自來水,仍有3億多的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未能解決,而水源地水質差的現象與未經處理的農村生活污水肆意排放有著直接關系[7]。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目前,集中式處理是我國的污水處理的重要途徑。而集中式處理則需建立大型的管網式污水收集體系和污水處理廠,并且隨污水進行統一的收集、運輸、處理等,存在投資費用及后期運行費用高的缺點,且污水處理殘余污泥易造成二次污染。
大多數農村地區,資金和技術嚴重欠缺,鋪設污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很難實現;農村地區面積較大,因此可選用資金投入少、運行費用低、后期管理費用少、工藝流程簡單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工藝規模一般為單戶或者幾戶合用。
2.1 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是一種基于自然生態原理,使污水處理達到工程化、實用化的新技術。該方法是將污水引入長有沼澤性植物的土地中,例如象蘆葦、香蒲等,利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根系吸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將定量污水中污染物進行多層過濾并降解,最終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這是一種可將地下人工介質中的植物、微生物充分結合,利用介質中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將自然與人工處理相結合最終凈化水質的方法。
該處理系統工藝具有設備簡單、運轉維護方便、后期管理費用低、工程基建低且污水負荷適應性強、最終凈化水質穩定良好等優點。但該工藝占地面積大,易受天氣的影響且氣味惡劣。
2.2 土壤地下滲濾系統
土壤地下滲濾處理系統始于日本,是一種在淺層土壤的水處理系統。其將定量的污水投入到構造良好且擴散性強的土壤中,利用土壤中的毛細管擴散原理,通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達到逐級降解、凈化污水的作用。
該系統充分利用了土壤中的自然凈化作用,具有工程基建低、運行和后期管理費用低、易操作管理等優點,且能充分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資源,將污水處理與植物生長、生態綠化相結合,處理污水的同時,還能美化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2.3 高效藻類塘處理技術
該處理技術是通過連續攪拌裝置對污水進行環型或螺旋型流動,從而促進污水的完全混合,同時調節塘內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使塘內菌藻共生體系比傳統的穩定塘具有更加豐富的生物相,最終強化污水的凈化效果[9]。
高效藻類塘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塘內藻類產生的O2,而且污水在塘內的停留時間以及塘的占地面積均小于傳統穩定塘,但存在以下缺點: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具有溫度和光照的限制因子[10],并且凈化后出水中含有較多的藻類,需要后續程序以去除藻類[9]。研究發現,高效藻類塘對NH3-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凈化過程中受到反硝化條件限制,對總氮的去除率較低[10]。
3 展望
農村的本質特點決定了其對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農村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應走工藝結合路線,村莊相對集中且離鎮區或市區較近的,可通過鋪設污水管網,匯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居住較分散地區,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當地氣候、地質等因素合理選擇上述處理工藝進行污水處理。
4 結語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對于農村環境問題,除了控制外來企業污染外,還要做好農村內部的環境保護。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活污水作為不可避免的污染,生活污水的成分日趨復雜,對環境的危害逐漸凸顯,隨著國家和政府的重視,相信農村生活污水問題將得到有效治理,農村環境將逐漸好轉。
參考文獻
[1]盧璟莉,肖運來.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及利用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9):2289-2291.
[2]蘇東輝,鄭正,王勇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探討[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5,28(1):79-81,113.
[3]田嬌,王玉軍,等.農村污水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前景.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35(5):83-85.
[4]張克強.農村污水處理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5]蘇東輝,鄭正,王勇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探討[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5,28(1):79-81,113.
[6]張增勝,楊耀芳,徐功娣等.農村生活污水分散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污染防治技術,2008,21(6):65-67,91.
[7]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農村實用環保技術[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8]毛管凈化研究會.新しい下水處理システム土壤凈化法實際[M].東京:共立速記印刷株式會社,1987.
[9]黃翔峰,池金萍,何少林等.高效藻類塘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06,22(5):35-39.
[10]陳廣,黃翔峰,安麗等.高效藻類塘系統處理太湖地區農村生活污水的中試研究[J].給水排水,2006,32(2):37-40.
收稿日期:2019-03-09
作者簡介:劉慶芳(1981-),男,漢族,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