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當前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水利工程在國計民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施工區域以及周邊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在改善城市供水和農田灌溉的過程中,防止出現對周邊環境產生破壞的情況,本文與貴州省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的案例相結合,分析和研究水利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情況,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相關的保護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環境保護;措施研究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7-0-02
Absrt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living standa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surroun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urban water supply and farmland irrigation, we shoul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amage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mbining with the case study,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studi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easures research
1 案例分析
貴州省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簡稱“夾巖工程“)屬“十二五”期間貴州省重大水利工程,位于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壩鎮潘家巖腳,總庫容13.25億m3,工程設計灌溉面積90.42萬畝,供水覆蓋區域為黔西、金沙、七星關、織金、播州、納雍、仁懷等縣市周圍的多個城鎮。該工程既是全省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生態示范工程,工程建設保質保量的同時更需要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好表率、建設樣板,為推進水利行業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示范。
2 工程施工存在的主要環保問題
2.1 環保意識較差
雖通過巡視、監督、會議、培訓及處罰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環保措施落實進行監管,施工企業環保意識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施工企業對環保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存在不主動作為、執行落實指令不力,環保意識淡薄等問題。隨著主體工程進展,施工工序逐漸改變,現場施工作業班組人員更換頻繁,各類環保問題重復出現。
2.2 環保設備配置不全
水利工程施工特點多為點多、面廣、線長,施工企業在環保措施實施過程中不能將其覆蓋至每一個工作面上。措施未落實主要原因:一是施工企業投標報價考慮不周,工程量清單單價比設備購置單價低,導致其不愿意實施;二是施工企業對環境保護工程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其不愿投入更多成本。
2.3 水利工程施工中洞室廢水處理問題
在深埋長隧洞施工過程中,因部分作業面處地下水位線下,開挖過程中有大量地下水涌出,部分標段陸續建成了洞室廢水配套處理設施,但仍有作業面洞室廢水直接外排,存在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的風險。對于已建成的處理設施,從當前的運行效果來看,有逐步下降的趨勢。一旦隧洞貫通,存在洞室廢水排入的風險隱患。
2.4 “一標一檔”檔案建設不規范
工程建設過程中,部分施工企業環保檔案存在不同程度資料缺失、未按類別裝盒、資料混裝等問題,沒有按照各標段環保“一標一檔”建設。除做好自我監管外,還需依規范建設清單要求逐步完善;同時需要及時指導建立灑水降塵、生活垃圾清運、危廢收集處置、洞室廢水處理等各類臺賬。
3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3.1 持續主動作為,迎接常態化環保督查
從目前環保政策形勢來看,隨著環境保護督察、監測垂管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高標準規范、高壓環保監管、高強度環保執法將成為常態化。按照保護環境這一基本國策,認真落實現場環境保護措施,強化現場監督巡查及工作指導,進一步督促施工企業提升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完善各類環保設施,重點做好揚塵污染防治、洞室廢水處理、飲用水源保護等工作,確保已建成投運的環保設施正常運行等勢在必行。
3.2 做好環境保護工程驗收計量
提前做好工作謀劃,推動環保專項有效落地。在建立的計量管理體系基礎上,堅持“事前控制、過程管理、動態監控”的原則,嚴控環保工程變更,充分發揮環保投資效益,全面推動環保臨時工程計量工作。結合環評、批復要求及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協助梳理重點環保專項實施計劃,做好環保工作策劃及實施節點計劃。
3.3 加強環保設施與設備建設
必須做好相關環保配套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各大環保專項按照時間節點要求落實完成,施工現場部分環保臨建設施要做到滿足設計要求建設并投入使用。加強污廢水處理設施管理,保證措施有效實施,落實污廢水處理設施的購置安裝。
3.4 加強洞室廢水處理
設計單位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和廢水水質特征,加強已建成洞室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調試,提供處理效果評估;對于未建的處理設施,應充分吸取現有經驗,優化方案設計。施工企業要嚴格按設計規模修建處理設施,做好施工洞室廢水處理控制,加強運行管理工作,及時清淤確保已建成投運的環保設施正常運行.
3.5 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一是通過會議集中定期對中央環保督查的情況及要求進行宣傳和貫徹,傳導環保高壓,壓實環保責任,提升各參建單位環保責任意識和文明施工覺悟。二是采取工地現場環保培訓,結合實際工作需求不定期的對施工企業進行環保知識培訓,重點講解我國現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技術政策,根據工程環境保護要求、各方環境保護職責、環保工作實施要點等內容,解答施工企業現場環保疑難問題,不斷提升施工企業環保意識和知識水平。
3.6 加強環保檔案管理
借力于當前環保大數據等技術,建立工程環保信息數據庫,通過即時調閱和查詢,為工程環境保護工作決策提供支撐。針對工程點多面廣、施工區域地形地貌復雜等特點,可以利用無人機航拍、GIS地理信息系統及三維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加強對環保信息數據的收集,及時對各類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加工,形成環保信息報告,定期報送相關單位部門,為環境管理、生態調查、綜合決策提供依據。為進一步規范供水利工程各標段環境保護工作檔案管理,應實施“一標一檔”檔案管理體系,確保各標環保工作“事出有據、實施有跡、結果有記”。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施工區域周圍產生一定的環境影響,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環境問題產生,有針對性的采取合理措施,以便后期進行管理和維護。
參考文獻
[1]許武德,劉素君,孟繁斌,等.淺淡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中的環境保護設計[J].水利規劃與設計,1998(02):14-15.
[2]周開瑞,徐孝洪,孫東亞.淺談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9):76-77.
[3]董曉榮.簡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科技風,2018(29):135.
[4]冶有林.水利工程施工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居舍,2018(27):18.
收稿日期:2019-01-28
作者簡介:吳瑤潔(1987-),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工程建設環境保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