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的快速轉型,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一方面城市發展面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壓力甚至危機;另一方面,管理者開始重視環境治理,但還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并沒有得到太大的改進。本文也正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深入調研城市環境工程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制定出科學適用的應對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環境工程;可持續性;發展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7-0-01
Abstract: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and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n the one hand,urban development faces a series of problems,pressures and even crises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n the other hand,managers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but still stay in the concept and form. Above,it has not been much improved.This article is also based on such a fact,in-depth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argete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applicable coping strategi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ustainability;Development
眾所周知,環境質量始終同城市發展建設息息相關。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更加突出體現在重視環境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國家對于綠色發展的需求也遠遠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環境工程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強調通過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融合各項優質資源,對現有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全方位提升和完善。
1 分析環境工程和可持續發展的聯系
1.1 水體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水是萬物生命之源,健康水體生態系統是經濟有效發展必不可少的維護器,也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基礎。環境工程作為一個系統,離不開水資源的支撐,而且水資源作用的發揮程度在不同情況下不盡相同。換句話講,環境工程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層對水體生態的重視程度、施工人員對水體生態認識的影響,因此應該逐步認識到維持水體生態健康是環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工農業生產只顧眼前利益,缺乏整體大局意識,浪費、污染水資源的現象層出不窮,使得國內經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1.2 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農業大國,環境的好壞對農業發展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是農業發展的原動力。在以往的發展過程當中,由于缺乏科學可持續的理念做指導,部分農戶以及組織開墾山地不斷拓展耕地空間,化肥農藥的不合理利用嚴重威脅了土壤質量安全,進一步導致現狀惡化。在因果關系十分明顯的領域,農業要謀求高質量發展避免惡性循環。
1.3 建筑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筑行業贏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有效促進城市經濟效益的提升。然而問題在于,建筑行業在給城市經濟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嚴重威脅到了周邊的生態系統。具體來講,由于缺乏城市防護帶,噪聲污染對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有些施工單位盲目擴建場地,侵占了大量綠地,造成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建設過程當中的粉塵加劇了空氣污染。為此,有關責任主體要特別重視這一問題,對建筑施工單位提出明確施工要求,提供全面的預防手段,便于環保部門準確了解情況,及時調整環保思路,改進環保方法。
2 立足可持續發展提升環境工程建設的策略
2.1 科學解決水污染,提升水體生態的建設
有效防止水污染是搞好環境工程的關鍵,如何提升水體生態的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一直困擾著我們。因此,在解決水污染過程當中,首先應該注重對現有問題的分析,全面摸底水污染情況;其次,從城市發展實際出發,進一步落實實事求是的原則,全新提出科學完備的解決方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特別是政府部門要充分意識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確發揮自己的作用,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倡導居民全員參與活動。
2.2 堅持農業環境工程的科學發展
環保部門基于對現代化農業發展情況以及環境工程現狀的細致調研,充分考慮兩者之間的銜接,通過科學分析,對重點問題探討,幫助城市進一步打好發展基礎。首先,要通過各種形式對居民進行環保教育,與此同時應用典型環境污染案例啟迪人們思考,這樣可以加深群眾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其次,政府部門要推出理念獨到、方式創新的立體化農業發展模式,配套相應的政策體系,確保農業向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
2.3 從多個角度強化建筑環境的建設
在以上的闡述當中我們了解到建筑行業對城市環境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因此強化建筑環境的建設也是一個長期的復雜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資源。首先,應該創建全新的能源消耗體系,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損耗,特別要采取措施加強對空調等家電使用的控制力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其次,要更加強調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性,增設不同類別的道路垃圾桶,將垃圾進行科學分類,鼓勵居民主動參與,便于垃圾的處理和再回收利用,從而實現相應的環境工程治理目標。
3 結論
當前我國環境工程建設處于一個從外延到內涵不斷深化的階段,涉及到城市建設以及工農業生產中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都在探討更加科學的環保方案,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之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實踐,只有當我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才能為城市的后續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靜一.淺析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8(24):239.
[2]李超,童偉東.試論環境工程對經濟發展的影響[J].化工管理,2018(26):123.
[3]殷竹芳.談生態城市建設中環境工程建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8,44(26):195-196.
[4]韋力夫.淺論環境工程在旅游碼頭中的建設與治理[J].中國水運,2018(09):44-45.
[5]傅旭強.試論環境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8(38):144-145.
[6]張玉山.試析環境工程污水處理中膜生物反應技術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4):167-168.
[7]劉瑾.以專業認證為導向的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研究[J].高教學刊,2018(15):126-128.
收稿日期:2019-03-01
作者簡介:饒曼周(1982-),男,漢族,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咨詢、土壤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