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郅杰 孫淼 王寶紅
摘要:通過對河南省“三區兩線”礦山地質環境遙感調查研究,解譯、分析了地貌景觀破壞、土地資源破壞、礦山地質災害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其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的現狀,開展了河南省“三區兩線”礦山地質環境影響程度評價,提出了河南省“三區兩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對策與建議,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管理提供了決策參考依據。
關鍵詞: 三區兩線;礦山地質環境;遙感;河南省
中圖分類號:X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7-0-01
Abstract:Through the “three zones and two lines”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survey research in henan province, the problem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ch as geomorphologic landscape destruction, land resource destruction and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are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ree zones and two lines” in hena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henan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Keywords:Three zones and two lines;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Remote sensing;Henan Province
1 “三區兩線”概述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礦山復綠”行動方案》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2〕36號)規定,“三區兩線”是指重要自然保護區、景觀區、居民集中生活區的周邊和重要交通干線、河流湖泊直觀可視范圍。
河南省重要自然保護區主要指寶天曼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等1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商城金剛臺等2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
重要景觀區主要包括:焦作云臺山等4個世界地質公園;河南關山等7個國家地質公園;南陽獨山等3個國家礦山公園;盧氏玉皇山等12個省級地質公園;新密密玉等2個省級礦山公園;嵩山、雞公等34個風景名勝區。居民集中生活區主要包括:鄭州、洛陽、三門峽、濟源、焦作、新鄉、鶴壁、安陽、商丘、許昌、駐馬店、信陽、南陽、平頂山等城市周邊區域。
重要交通干線及河流湖泊包括:鄭西、京廣、鄭徐高鐵;京廣等14條鐵路;京港澳等36條高速公路;310等11條國道和S316等130條省道,以及小浪底等22座大型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黃河、淮河。
2 遙感解譯區分布
遙感解譯區為“三區兩線”直觀可視范圍,原則上為景區、居民集中區、公路、鐵路沿線外擴2 km,個別區域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擴大遙感范圍。實際調查工作區主要呈片狀、線狀,共96個區,面積合計7611.34 km2。
3 遙感解譯內容
3.1 地形地貌景觀破壞調查
(1)露天采礦、礦山固體廢棄物(廢石渣、煤矸石堆、尾礦渣等)、地面塌陷等造成地形地貌改變的地點、方式及范圍。(2)地形地貌景觀破壞與城市、自然保護區、地質遺跡、人文景觀及主要交通干線之間的距離等情況。(3)地形地貌景觀恢復治理情況。
3.2 土地資源壓占與破壞調查
(1)露天采礦挖損的土地類型、位置、面積。(2)地面塌陷、地裂縫破壞的土地類型、位置、面積。(3)采礦廢渣、煤矸石、尾礦渣等固體廢棄物累計積存量,壓占土地類型、位置、面積。
3.3 礦山地質災害調查
3.3.1 泥石流調查
(1)泥石流類型,泥石流的形成區、流通區及堆積區,觸發水動力因素(降雨、潰決、凍融)及24 h、1 h及10 min降雨量。(2)泥石流物源類型(采礦廢渣、尾礦渣、殘坡積物、崩塌滑坡體)、數量、位置、形態、規模、顆粒粒徑,廢渣堆休止角、穩定性及占據行洪通道程度等。(3)泥石流溝的溝谷形態、匯水面積、溝谷縱坡降比、山坡坡度、殘坡積厚度、植被類型及覆蓋度。(4)泥石流威脅范圍內的建筑物、礦山設施、人員、農田等。(5)泥石流及其隱患的防治措施、成效及存在問題。
3.3.2 地面塌陷調查
(1)地面塌陷發生地點,地面塌陷的形態、面積、深度,伴生地裂縫走向、寬度、排列方式及影響范圍等,對地表建筑物、道路、管線設施、土地的破壞,對植被的影響等。(2)采空區的地點、形態、范圍、埋深,對地表建筑物、道路、管線設施、土地、地下水、地表水、植被的可能影響。(3)地面塌陷、地裂縫預防、治理、監測的措施與成效,存在的主要問題。
4 野外核查
野外核查采用手持GPS設備進行核查點的坐標采集,將核查點坐標展到解譯圖上時,位置準確;采用了點線面相結合的調查方式,核查、驗證工作區內解譯圖斑及其屬性的正確性,并對解譯圖斑進行查漏補缺,按照了技術設計書要求進行;為了有利于核查工作的順利進行,核查圖(影像)采用了1:20000、1:15000等比例尺,使得圖面更加清晰,容易識別圖斑與道路等信息。
野外核查點主要分布在“三區兩線”的可視范圍內,符合了項目目的。填寫野外核查記錄表,并使用數碼相機對核查圖斑進行現場拍照取證,與遙感影像進行相互補充驗證。
5 結論與建議
新建礦山要嚴把環境影響準入條件關,提高露天礦山準入門檻,科學規劃礦權設置,提高露采礦山設計開采規模,嚴禁將資源相同的山體化整為零設置礦權;
對禁止在地質災害危險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居民生活集中區內開采礦產資源,露采礦權嚴格限制在 “三區兩線”的背坡方向,并加強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工作,嚴格執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扎實開展“三區兩線”可視范圍內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一是鶴壁、焦作、平頂山、永城、新密等地下開采煤礦造成的城市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二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沿線露天采礦問題,對鄭西客運專線(陜縣段)、京廣高鐵(驛城區段)、隴海鐵路北側(陜縣段)、太焦線、焦柳線鐵路(沁陽段)、G30連霍高速北側(新安段)、G55二廣高速兩側(汝州段、洛龍區段)、G310國道兩側(陜縣段)、G207國道兩側(偃師、登封、鎮平段)、S22南林高速北側(安陽縣段)、S49焦桐高速兩側(泌陽段)、S86原焦高速(中站區段)、S32永登高速兩側(登封段)、S38新陽高速兩側(驛城區段)、S85鄭少洛高速(新密、登封段)、S88鄭堯高速兩側(新鄭段)等地段優先治理;?推行Insar遙感解譯工作,應用于遙感監測中,以更好地獲取工作區的地面塌陷情況,彌補光學影像在解譯地質災害方面的不足;加強閉坑礦山的審查和管理,全面推進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推行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性工程;開展自然資源生態修復技術研究和交流,促進礦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對市縣級國土部門資料的收集、保存、管理,建立全面的各級礦權數據庫、采空區數據庫,為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恢復治理提供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少軍. 礦山遙感調查的理論及方法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3.
[2]徐善成. 基于遙感與GIS技術的礦區地質環境監測與評價[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12.
[3]鄧錕.鳳縣鉛鋅礦區礦山地質環境遙感調查研究[J].地理空間信息,2015,13(04):104-105+14.
[4]楊漢水.七臺河市礦山地質環境遙感調查及評價分析[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8,32(01):27-30.
收稿日期:2019-01-12
作者簡介:徐郅杰(1982-),男,漢族,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