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進行泄漏檢測與修復(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簡稱LDAR)對于石化行業(yè)而言很有必要,本文結合VOCs物質以及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進行介紹,探究這一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給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7-0-01
Abstract: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 (LDAR) is very necessary for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VOCs and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 technology to explor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And give some advice on the problem.
Key words: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LDAR;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目前,LDAR技術在很多發(fā)達國家已經經歷了長達四十年的發(fā)展和應用,歐美國家的LDAR技術應用及管理模式相對比較完善,借助LDAR技術的應用能夠發(fā)揮很好的揮發(fā)性有機氣體的減排效果。相對于這些國家來說,我國這一技術的發(fā)展起步相對較晚,技術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對于一些問題的解決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實現(xiàn)技術系統(tǒng)不斷優(yōu)化。
1 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介紹
現(xiàn)階段我國大氣污染治理也將VOCs氣體作為重要的研究對象,重點開展這類污染物的治理辦法。而泄漏檢測與修復則是一種控制技術,重要是發(fā)揮對于無組織的VOCs的控制。這種控制技術已經在很多石化企業(yè)的設備泄漏控制中實現(xiàn)了應用,為發(fā)揮節(jié)能減排目標起到了巨大作用。按照美國環(huán)保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設備泄漏造成的VOCs氣體排放量將近煉油廠原油加工量的0.01%,歐盟多家煉油廠采用紅外遙感技術測量的烴類排放均值約為原油加工量的0.12%,其中煉油裝置泄漏的 VOCs排放占全廠VOCs無組織排放總量的 20%~30%。可見因為泄漏造成的VOCs氣體無組織排放量較大,不僅會造成企業(yè)的直接經濟損失,更是會嚴重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體健康,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2 LDAR技術使用步驟
對于LDAR技術的應用,歐美國家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工作流程圖,具體如下圖1所示:
而我國根據這一技術流程進行了進一步的拆解,將LDAR技術流程劃分成六點,如下圖2所示:
如圖所示,我國的LDAR技術流程圖主要分為六步,即LDAR實施范圍識別——密封點定位和描述——密封點臺賬建立——密封點現(xiàn)象檢測——泄漏維修——報告生成。前面三個步驟是為了建立一個完成的檢測項目,后面才開始進行檢測和維修。首先就第一個步驟來說,進行LDAR技術的實施范圍進行識別。進行范圍識別的主要原因是想確定裝置中的VOCs物料質量分數大于或等于10%,并且有泄漏的可能性。這一階段的具體工作包括對于裝置物料平衡表、操作規(guī)程等信息料的分析判斷,對比工藝流程圖以及設備和管道儀來實施最終范圍的測定,在圖紙中進行標識。其次是進行密封點定位和描述。這一階段工作的目的是對于LDAR技術實施范圍中的工藝設備以及管線中的密封點進行再度確認和辨識,根據相關的規(guī)定,針對LDAR技術實施范圍中的密封點開展標識和描述,這樣就能對于相應的密封點進行精準有效的定位處理,以便于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圖示進行各個密封點的LDAR技術檢測工作,準確的開展泄漏的維修工作。就密封點的行為方法來看,主要包括掛牌法、圖像記錄法或者是將這兩種方法相結合。一般在具體的石化泄漏檢測工作中,更多的是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進行使用,因為這樣能夠減少掛牌數量,還能夠方便現(xiàn)場組件的變更和管理,實現(xiàn)較為理想的可視化操作,能夠提升檢測點的尋找速度和正確性,優(yōu)勢較多,因此應用也比較廣泛。第三步,進行密封點臺賬建立。這一階段的工作是后續(xù)現(xiàn)場檢測以及泄漏問題維修的前提和依據。對于每個密封點的基本信息、工藝屬性以及設備屬性進行記錄。第四步,進行密封點現(xiàn)場檢測,檢測前做好開機預熱和示值檢查,然后通入零氣和標準氣體,進行示值檢查,確保示值偏差保持在上下10%,才能進行檢測。第五步,泄漏點維修,泄漏維修主要是針對密封點的凈檢測值超過泄漏控制濃度時檢測泄漏的具體位置,并進行維修。
3 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3.1 問題
在具體的泄漏檢測和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較多,不同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出現(xiàn)問題。首先是LDAR技術實施范圍判斷失誤或者是有遺漏。其次是組件漏掛牌或者是沒有進行有效的圖像記錄。另外是對非密封點計數失誤、密封點的描述存在問題,導致基本信息和工藝屬性等和實際檢測中的狀況存在一定的誤差。這些問題和失誤可能都會造成泄漏檢測和修復工作產生困難,造成檢測和修復不到位,不及時,不準確等,影響檢測和修復效果。
3.2 對策
LDAR技術使用專門檢測有機氣體的儀器,以確認發(fā)生泄漏的設備。技術人員檢測后,會對每個閥門和密封點編號,并設立牌子,建立臺賬。其中,綠色牌表示無泄漏;黃色牌表示警告,要予以修復;紅色牌表示須立即整改。針對泄漏檢測和修復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可以考慮針對LDAR技術實施法規(guī)和標準體系進行完善,加強過程監(jiān)督和管理,做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4 總結
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于減低石化行業(yè)泄漏造成損失具有重要作用,對于保護環(huán)境,減輕VOCs氣體無組織排放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種控制技術在石化行業(yè)的生產和運輸工作中的應用能夠及時查缺補漏,提升密封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減少泄漏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李軍,牟濱子,黃敏超,于喆,莊思源.泄漏檢測與修復過程的問題與建議[J].環(huán)境影響評價,2018,40(06):20-24.
[2]厲福海,周小兵,肖鵬.核電站水箱不銹鋼襯里焊接修復技術及其泄漏檢測[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8(16):117-118.
[3]丁德武,賈潤中,朱勝杰.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相關標準應用問題探討[J].安全、健康和環(huán)境,2018,18(07):86-89.
[4]馬俊杰,朱立新,尹鵬程,姚杰.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LDAR)在某農藥廠的應用[J].化工設計通訊,2019,45(01):61-62.
收稿日期:2019-01-19
作者簡介:劉海濤(1988-),男,漢族,大專學歷,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