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仁勤
摘 要:小學數學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核心內容之一,其主要強調小學生在數學中進行節目最終解答的能力。但目前小學數學計算之中,小學生對計算能力的掌握始終不到位,主要的錯誤也呈現出比較特殊的態勢。其中,主要兩種就是存在計算的錯誤和理解的錯誤,這兩種錯誤一直困擾著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甚至到了初高中乃至未來的大學,都可能導致這些問題的出現。基于這些問題,就需要在小學階段提出影響的解決辦法,否則可能影響小學生的終身學習。則本文將從小學數學計算中的錯誤類型入手,全面地展開小學數學計算中的錯誤及矯正策略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小學數學錯誤類型;小學數學錯誤矯正
一、引言
小學數學是小學生涯中最難的科目,主要是小學數學不同于其他科目,其他科目在一定程度上考查的是小學生的感知力,即個人對于生活的敏感度。如語文中的現代文部分,主要是生活積累,讓小學生體會現代文中的情況。再例如英語中的單詞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基于發音和意思。但小學數學已經上升到了邏輯層面,強調小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通過個人的邏輯分析來完成題目的解答。這對小學生而言,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小學生在進行數學計算的過程中,通常會出現計算錯誤的情況。除了基礎的計算錯誤,往往也存在理解錯誤的情況。針對此類情況,本文展開如下內容探究:
二、小學數學計算中的錯誤類型
(一)小學數學計算中的計算錯誤類型
在小學數學計算中,常見的錯誤類型之一就是計算錯誤類型。普遍的小學生都會出現計算錯誤,主要是小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并沒有認真的計算相應內容。常見的錯誤主要出現在乘法之中,這是基于小學生慣性思維利用產生的問題。小學生接觸的乘法內容,往往是小九九之內的乘法內容,所以普標小學生遇到了乘法問題,不會列出算式進行計算,而是直接背誦小九九,來得到相應的答案。而一旦背誦錯誤,那么最終計算的結果也就錯誤。如許多小學生背誦小九九的適合,經常會弄混3×9=27和3×8=24,背誦成3×9=24。則在基礎計算題目3×9=?中,就會直接背誦3×9=24。最終答案上也寫上了24,這就導致了計算的錯誤。所以小學生在計算數學題目的適合,無論題目如何簡單,都需要強調其計算的過程。除此之外,小學生計算錯誤的過程中,也有部分是因為計算順序產生錯誤而出現的。如題目1+(2×3)=?的計算中,小學生會習慣性地按照前后順序計算,即按照(1+2)×3來計算,最終結果是9,而實際上正確的解題步驟是先算括號內的2×3,得出括號中的是6,然后計算1+6,最終得出7的結果。
(二)小學數學計算中的理解錯誤類型
小學數學計算中,第二大常見問題就是理解錯誤。小學生邏輯思維不夠成熟,則在題目計算過程中,常出現理解錯誤情況,最終得出的邏輯算式普遍不符合實際情況,導致計算錯誤。例如,在學習了“長方體的表面積”這部分內容后,有一道這樣的題擺在學生面前:挖一個長、寬、高分別為 8 米、6 米、2米的長方體水池,如果把水池的四周和底面貼上瓷磚,貼瓷磚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仔細審題,這其實是在變相求水池的表面積。這時就有學生開始套用學過的公式了,(8×2+6×2+8×6)×2,可是需要注意的是,水池并沒有頂,所以計算時一定要減去一個底面積,直接套用公式計算是錯誤的。其主要是小學生在邏輯思維的環節中,并沒有意識到水池的含義,即邏輯思維中的水池含義是沒有蓋的長方體,即只有五面的設施,這并不符合小學生理解的“體”的概念,卻是生活常識。
三、小學數學計算中的錯誤矯正
(一)小學數學計算中的錯誤矯正應從培養良好習慣入手
第一,學生聽課時要集中精力,認真聽講。教師在課堂中教授的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錯過其中一個或幾個都對學生整體的知識系統的連貫性產生影響,妨礙學生的后續學習。知識環環相扣,只有認真聽講,跟隨教師的思路學習,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之后的運用才會更順暢。
第二,仔細審題,先思考,再落筆。“閱讀”不是語文學科的“專 利”,數學學習也需要學生細“閱讀”,理解題目的真正含義之后,才能下筆答題。
(二)小學數學計算中的錯誤矯正應從調整教學策略入手
首先,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打擊學生,而應該以肯定為主,因材施教。當學生有不理解的地方或反復出現某個錯誤時,教師不應該太過嚴厲或沖學生發火。因為這在無形中就加了學生的壓力,不但不利于解決教學難點,還可能會使師生關系產生裂痕。
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開展計算比賽、幾何題過關比賽等,通過這種形式使枯燥的知識生動化、形象化,用趣味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扎實他們的基本功,降低錯誤率。小組形式的比賽還可以使學生間互幫互助,增加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最后,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多媒體,利用多媒體聲像俱全的功能,向學生動態地展示知識構成,如具體的計算過程、幾何圖案的各個角度等。對學生的易錯點,可以用醒目的紅色字體標注出來,引起學生的重視,從而避免此類錯誤的出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其不僅需要小學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還要求小學生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強調小學生對數學題目的抽象化理解,并且加以解答。其主要表現是要將文字敘述中的內容,改變為具體的算式,從而展開內容的解答。但其本身對于小學生而言,已經難度過高,導致小學數學中,小學生計算錯誤情況頻繁發生。除了單純的計算失誤之外,還存在部分理解不到位的情況,則本文提出上述對策,望采納。
參考文獻:
[1]姚璐.基于案例分析的數學計算錯誤歸因與對策研究——以小學第一學段為例[J].教育視界,2018(08):64-67.
[2]尹素文.計算錯誤 怎一個“粗心”了得——小學數學學習中計算錯誤的原因及解決策略[J].華夏教師,2017(17):32-33.
[3]孫興華,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師如何處理學生計算錯誤的研究——以兩位數乘兩位數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6,25(05):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