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龔琳娜以一首《忐忑》為大眾所知,并奠定了其“神曲女王”的地位。而在今年的《歌手》節目中,一首《小河淌水》突破了她以往的演唱方式,獲得了當期第一。此外,對于多年來的“神曲”一說,龔琳娜也在節目中做出回應:“我們唱歌需要精氣神。所以當觀眾說‘神曲’的時候我覺得對,因為不管你說它是‘神曲’也好,‘神經’也好,它傳遞給觀眾的情感體驗和精神升華就是聲音的能量。所以就算有爭議也一定不要害怕,要往前走。”
上世紀70年代,龔琳娜出生在貴陽一個醫生家庭,5歲開始學習唱歌,12歲代表“中國少兒藝術團”赴法國演出,17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屬中學,3年后被保送進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本科,獲得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的銀獎。
然而,和德國作曲家老鑼的相識,徹底改變了龔琳娜的音樂和人生。
2002年,龔琳娜與老鑼相遇在一場音樂會。如今回想這次相遇,龔琳娜笑著說,“一見鐘情真是談不上。當時他在舞臺上彈琴,我就是覺得他這個人很有意思。”一個從小學習民族唱腔的女歌唱家和一個癡迷中國民樂的德國作曲家,很快在音樂的道路上“結盟”了。那時的龔琳娜,正是被重點培養的新秀歌唱家。幾乎很突然地,她做出了一個令母親在之后十年都無法原諒的決定——辭職,當自由音樂人。2004年,她和老鑼結婚,沒有父母的祝福,只有母親一句“我不相信你們會幸福”。
有了老鑼的守護,龔琳娜在音樂之路上不再忐忑。她去了歐洲,在那些陌生的小型舞臺上自由放歌。微薄而不穩定的收入,簡樸自然的生活,老鑼彈奏,她演唱——這對從小被父母培養為國家歌唱演員的龔琳娜是陌生的,卻讓她重拾了對音樂的探索與熱愛。
2010年,龔琳娜與老鑼帶著他們的新音樂和兩個兒子回到了中國,打算以音樂家的身份重新出發。“我本來準備從頭開始,自己聯系音樂廳做演出,然后賣票,跟他們分賬。沒想到那個時候《忐忑》火了。”幾乎一夜之間,35歲的龔琳娜成了“網紅”。
一直以來,龔琳娜和老鑼風雨同行的跨國愛情都為人們津津樂道,龔琳娜也曾忍不住在微博上發表長文,對外公開袒露她對婚姻的所思所想。“賺錢養家的那個人,回家也有義務帶孩子;主管家務的另一方,必須也要有自己獨立的能力……夫妻雙方都不要為家為孩子丟了自己,若放棄生活的樂趣,建立家庭就沒有意義。……所有的幸福,都是需要努力才能獲得。”
誠實、勇敢、坦白,大概正是龔琳娜的幸福密碼。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