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霞
從 2006年起,日本興起“早睡早起吃早飯”國民運動。為了使孩子們從幼兒期就養成良好的基本生活習慣,文部科學省發起了“提高兒童生活規律工程”,同時設立“早睡早起吃早飯”全國協議會,其會員為企業、學校、青少年團體等300多個機構。
? 吃早飯為什么那么重要?腦的能量源是葡萄糖,葡萄糖不會在體內大量儲蓄,我們的身體在睡眠期間也要消耗能量,所以早上起來的時候,大腦和身體都處于能量不足的狀態。通過早餐補充葡萄糖等營養素,而不是只喝些飲料等液體,上午身體才能有一個良好的活動狀態。早餐另一個主要功能是“好好咀嚼”,咀嚼可促使腦活動。另外,食物進入嘴里,再送到胃里的過程中,腸子也開始蠕動,內臟被喚醒。
為了推廣“早睡早起吃早飯”運動,日本國立青少年教育振興機構制作了面向幼兒、小學生及其家長的手冊和繪本免費發放。例如小學低年級的手冊中有一節“和飯做朋友”,采用積分的方法提醒營養均衡用餐。小學高年級的手冊中講解早飯的作用以及吃什么好。機構還制作了面向家長的簡單的早餐食譜,指出早飯的關鍵在于養成吃的習慣、按時吃、和家人一起吃。社區里也常開展一些家人一起吃早飯的活動,在日本,像這樣通過吃飯進行的健康教育和學習禮儀禮貌的“食育”,已在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中廣泛開展。
調查顯示,日本的高中生“缺餐”的比例低,在小學和初中時能夠做到“不挑食”的比例分別在47.9%和59.7%,到了高中“不挑食”的比例進一步上升到65.9%。可以說這和日本注重“食育”有很大的關系。
在親子關系方面,日本中小學生和父母聊天的頻率比較高,尤其是小學生和父母經常聊天的比例高達85.3%。這與日本中小學生多和家人一起吃飯或看電視等特點有很大關系。日本某機構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經常和家人一起看電視”的小學生為70.8%,初中生也在66.3%,“和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總聊天”的高中生比例為66.4%。親子聊天的話題則多為學校或朋友,學習方面的話題談得并不多,尤其是小學生,“聊天內容多為學習”的比例只有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