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軍
隨著國家教育部對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化,特別是新課改提出的核心素養目標,更加清晰地表明了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眾所周知,音樂學科在高中學段的常規教學中仍屬于薄弱學科,如何讓音樂教育在校園里發揮提高核心素養的作用,是擺在每一位高中音樂教師面前的一道實踐性難題。
二十多年來,我們親眼見證了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化,深刻體會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據調查,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現階段高中所開設的美術鑒賞課和音樂鑒賞課當然是必不可少且非常有效的減壓手段。但是,這兩門課也只是以課堂為中心,時間受限就時一個巨大的障礙。而且這兩門課,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有沒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呢?
高中階段是所有學生學習生涯中壓力最大的一個時期,來自學校,社會,家庭,個人的各種有形及無形的壓力,使學生們的思想和情緒非常壓抑,為了緩解這種壓力,音樂課的開設,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輔助手段,音樂教師責無旁貸。我認為作為高中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當打破傳統觀念,把“寓教于樂”作為主題,才能體現學科特點,實現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在常規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只是幕后的策劃者和執行導演,而真正的主角是學生。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參與實踐,結合教師的輔助作用,讓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肯定,同時激發學生在審美感知上的綜合判斷和分析能力,真正意義上實現音樂對人性的教化作用。對教師而言,我們不能總是高高在上,學生也不能言聽計從,我們要允許學生發出自己不同的聲音,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和見解,這樣結合教師的點評和引導,讓學生對問題有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從而使學到的知識更加穩固,印象更加深刻,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在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時,收獲更加系統、規范、科學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全面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素質和審美感知。
近年來,形式多樣的音樂社團在許多高中悄然興起了,在實際中,是最容易實施的社團活動,我們可以在取得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通過選拔和分組,日常訓練和合練,匯報演出等各種環節和階段來開展相應的藝術實踐活動。選拔的對象首先考慮的是那些在小學和初中時,就已經有過一定的聲樂專業基礎,并且具備一定的演唱能力的學生。分組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按照女高,女中,男高,男低分組,每個組別可以安排大約12-15名學生,合唱社團的主要工作就是日常的專業能力訓練和合練了,這是比較復雜的一個環節,我們要安排專業指導老師對各個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技術的指導,在師資力量匱乏的情況下,不妨可以在社會上招聘一些有經驗的專業老師,每周定期來學校進行相關的輔導,包括基礎課程,像視唱練耳,樂理基礎等等,這樣學生的進步會非常明顯的,畢竟學校的專職音樂教師的人數不會太多,資源是很有限的。除過每周定期一到兩次的輔導以外,還應安排一次全團合練。合練是大家相互協作,相互提高的一個非常必要的手段,也許他們的演唱聽起來還很不入耳,但是沒有關系,“磨合”是最主要的目的。可以從比較簡單的曲目開始,例如像《送別》,《同一首歌》,《美麗的夢神》等一些小型作品,通過簡化,讓學生在合唱中體會音樂的縱向和聲,感受團隊協作的成就,這些對于增強他們的參與性和提高思想認識都會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的。隨著個人技巧的穩步提升,合唱團的綜合實力也將大幅提升。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慢慢增加曲目的難度,技巧和藝術欣賞性,在潛移默化中穩步提高整體的藝術水準。當合唱團的綜合實力已經開始有所提升的時候,我們應該創造一切可以演出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認可,借此來激勵他們的斗志,促進他們的思想認識的提升,讓他們的心理狀態和心理素質趨于穩定。我們可以讓樂團參與學校的校園文化藝術節,紀念五四運動文藝匯演,教師節活動演出,慶祝國慶,元旦,七一等活動,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走出學校,參加一些適當可以代表學校的交流活動,比賽活動,慶祝活動等等。大量的實踐性演出,對他們的整體提高時非至關重要的。
參與藝術活動是每個高中生非常必要的素質教育課程,這將對他們的藝術鑒賞能力以及藝術修養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作為課堂常規教學的補充,音樂社團活動的開展,也發揮著積極和顯著的作用。和音樂課不同,參加音樂社團活動的學生普遍都是有著一定的專業基礎,他們在社團活動中的積極性是很高的,因此,音樂教師應該把社團活動作為補充教學的一個更加有效的陣地,由教師統一制定教學計劃,選拔專業程度較深的同學擔任骨干,負責日常管理,以深帶淺,互幫互助,使社團成為音樂愛好者共同的家園,成為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一個公眾平臺。
高中音樂教師作為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的重要實施者,應有強烈的責任感,積極研究教學中的新思路,創新教學,寓教于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音樂帶來的靈魂深處的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