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摘 要:從幼兒園的啟蒙教學到小學階段的正式學習,是孩子漫長學習生涯過程中的第一次重要轉折,這兩個板塊的教學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如何實現幼小的高效、順利銜接,讓孩子更加平穩過渡到小學學習是每個幼兒園幼師在教學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幼兒園的教學中,應該從孩子的性格特點出發,制定符合其個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幼師實際的教學研究,發現游戲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孩子在幼兒園學習中的積極參與能力,而且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能夠促進孩子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提升幼師整體的上課效率。
關鍵字:游戲教學;幼小銜接;作用
引言:科學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結論,絕大多數孩子都對游戲有天生的興趣,并且對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來講,做游戲能夠更好的促進其智力的提升,豐富孩子的大腦。所以,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有必要繼續采用相應的游戲教學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不但有助于孩子對相關知識的高效獲取,還有利于教師引導孩子順利的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習。本文通過論述游戲在幼小銜接過程中的作用,進而對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游戲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
一、游戲活動在幼小銜接中的作用
(一)在游戲中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傳統的幼兒園教學中,很多幼師沒有對孩子的具體性格特點進行有效的分析,直接采用重復知識點的方式讓孩子反復練習同一知識點來達到記憶的目的。這樣長時間的單一教學,孩子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同時上課的注意力也會大大降低。因此不同的幼師在開展具體課程教學之前,應該首先對幼兒的心理學習狀態、性格等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總結,有針對地設置不同主題的游戲教學活動,開展多元化教學。這樣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的提升幼兒園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和上課效率。
(二)游戲教學有利于幼兒園輕松學習氛圍的建立
在新時代的幼兒園教學規劃中,對于幼兒的教學要求有了新的變化,希望通過幼師的高質量教學,在不斷拓展幼兒學習思維、樹立正確理念的同時有效促進其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和吸收。其中教學重點是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傳統的固定教學模式和嚴肅的教學氛圍是不利于學生學習的。開展游戲教學,學生能夠在游戲中不斷鍛煉大腦的思考和想象能力,而且能夠在與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配合中輕松的開展學習,在良好的學習氛圍理解幼師講授的知識內容。所以不難看出,游戲教學能夠很好地降低幼兒的學習難度,并以更為輕松的方式開展學習,這是當代幼兒園需要具備的重要教學方式。
(三)游戲教學能夠更好地體現幼兒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新時代幼兒園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教育部要求園內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體現幼兒的學習主體位置,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因此,幼師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改變過去傳統的被動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幼兒學習并主動參加各種游戲,激發其學習興趣,逐漸提升幼兒在幼兒園中的良好適應能力并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利用游戲主動學習的良好素養。
二、運用游戲活動于幼兒園教學中,促進幼小高效銜接
(一)幼師深入理解游戲教學的意義
在新時代新型教學背景中,幼師要想開展高效的幼兒教學工作,首先需要摒棄傳統的單一教學理念,不斷創新符合新型教育觀念的教學思想,深刻地分析和理解游戲活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際意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兒園的整體教學質量。當前我國各個階層的教學都在提倡素質教育,需要幼師強化幼兒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理解游戲教學是建立在幼兒個性和興趣的前提下開展的。所以幼師需要高效建立一個良好的游戲教學環境,提升幼兒的整體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幼師應該時刻關注教學發展潮流,不斷創造新的課堂游戲教學方法和模式,將游戲活動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例如,對于相關數學數字的認識學習,教師可以使用歌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讓幼兒以唱歌的方式來認識不同的數字。兒童歌曲大多具有歡快的旋律,相比于對數字的重復背誦來達到記憶的目的,將數字以唱歌的形式進行學習能夠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快速地記憶,同時音樂歌曲教學也有助于鍛煉幼兒的音樂認知能力。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歌曲串燒的游戲活動,來測試和強化幼兒的數字學習效果。
(二)正確引導幼兒進行角色的轉變,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
幼兒的學習能力有時候缺乏相應的主動性,這是由于幼兒天生的模仿能力造成的。在實際的游戲教學活動中,有很多小孩由于不具備角色轉換能力,只能按照幼師的動作進行機械式的模仿參加,無法做到真正的學習,也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所以幼師需要對不同幼兒的學習能力進行詳細的分析,正確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如何作為引領者,并鼓勵幼兒積極的嘗試,主動成為游戲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并配合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完成整個游戲。
例如,在學習認識各種動物的教學中,幼師選擇以動物扮演游戲活動作為教學方式。將各種動物的道具發給幼兒,讓其選擇自己喜歡動物進行角色扮演,在這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同一個動物有很多個幼兒選擇、有的動物沒有幼兒想要扮演的情況出現。這是幼師可以通過對動物和幼兒的特點進行雙向的分析,讓幼兒明白自己適合這個動物扮演,并能夠將動物的特點充分表達出來。在這一調節過程中,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也學習到了不同動物的特點,幼兒最終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動物角色扮演。
(三)合理設計游戲教學內容,強化幼兒對相關知識的運用
要想在開展高效教學的同時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幼師需要在進行游戲活動教學時,設計科學合理的游戲內容,使得整個游戲充滿趣味的同時還要能夠抓住幼兒的學習心理,要能夠在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學到相應的知識。
例如,在學習畫“小鳥”教學活動中,幼師對傳統的直接按步驟繪畫,再讓幼兒模仿的方式進行創新,選擇為每個幼兒準備一個活動式的小鳥紙板,吸引其注意力,讓學生對小鳥產生興趣。教師引導幼兒區分小鳥模具的各個部分,從“小鳥”的頭到腿再到翅膀都有正確的認識,幼兒都想象著小鳥的不同動作和活動,并將模具進行自主擺動,這時幼師也開心地問幼兒:“你們手里的小鳥都在干什么?”幼兒們爭相回答:“小鳥在展翅飛翔。”“小鳥在地上找蟲子。”,這時幼師引導幼兒嘗試畫出自己手中“小鳥”的形態,由于幼兒已經詳細的觀察了好長時間,自然能夠畫出不同狀態的小鳥。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學的輕松又自然,整個過程孩子們是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中進行的。他們的作品充分表現了各自的創造和想象,同時使他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得到發展,獲得了知識技能。
三、結束語
正確的幼小銜接教育,需要幼兒同時具備對知識感性理解和理性理解。幼兒園中的幼師通過游戲教學將很多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簡化,有助于幼兒對知識的充分理解和主動運用,最終引導幼兒逐步進行知識的累積和過渡,真實感受到獲得知識的樂趣,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李雅娟.淺談角色游戲對幼小銜接的價值[J].兒童發展研究,2018,No.49(01):10-12.
[2]葉翠珠.淺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好家長,2017(41):16-16.
[3]王秀霞.淺談幼小銜接對幼兒發展的意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4):269-269.
[4]寇海宏.淺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好家長,2016(16):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