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霞
【關鍵詞】 ?英語學習活動觀 Daily Report 聽說學習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111-03
引言
廣州市2016年進行了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考查學生的方式不再是公式化的口語問答或者是命中率為四分之一的聽力選擇題,而是在語篇當中考查學生的聽和說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不允許僥幸的存在,因為沒有聽到應獲取的語音和信息,或者不能通過口頭表達出來,都是無效的。從改革后的分值比重來看,英語聽說能力越受重視。但從英語聽說考查的結果來看,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同時,也反映出英語聽說課堂應當尋求突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提出,給實施初中英語聽說課堂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也為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方式指明了方向。筆者將針對聽說課堂現狀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例,談談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Daily Report聽說學習活動。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概述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時間英語學習活動觀,著力提高學生學用能力的基本理念。 教師應設計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特點的 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融語言、文化、思維為一體的活動,獲取、闡釋和評判語篇意義,表達個人觀點、意圖和情感態度,分析中外文化異同,發展多元思維和批評性思維,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
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核心成員高洪德老師,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念與實踐探討》中,對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進行了梳理,“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系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考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
英語學習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它也是達成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的手段。而英語聽說學習活動,則是達成英語聽說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
二、聽說課堂教學活動的現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階段聽說能力應達到的綜合行為表現要求為,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陳述并參與討論。能就日常生活的相關話題與他人交換信息并陳述自己的意見。要達成以上目標,英語課堂必須要保證好有話題的滲透,學生個人的意見以及學生之間互動的聽說環節。
但目前課堂的聽說環節普遍存在一些現象。比如部分老師課堂上并沒有聽說訓練的概念,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沒有任何英語聽說的滲透。又或者部分老師仍然沒有跟上改革的步伐,依舊采取聽力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刷題形式,大幅度地限制了學生開口表達陳述的能力。還有部分老師沒有經過話題的篩選,采用不適于初中學生水平的話題聽力材料,令學生獲取不了信息和無話可說。有部分老師甚至直接以上機的模式進行聽說訓練。雖然說上機是必要的,但上機訓練只是為了熟悉上機的流程,這樣沒有經過輔導而單純練習的模式對聽說能力的提高并沒有大的幫助。
學生提高聽說能力的途徑以英語課堂的潛移默化為主,如果聽說環節在課堂的質量得不到保證,那課標所制定的目標則很難實現。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與探索,筆者認為,開展Daily Report聽說學習活動體現了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能提高學生聽說學用能力,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Daily Report聽說學習活動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組織的聽說學習活動,應是學生圍繞某一具體的主題語境,基于不同類型的語篇,通過聽和說的方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語言技能獲得、梳理、整合語言和文化知識。同時,嘗試運用所學語言創造性地表達個人意圖、觀點和態度,并通過運用各種學習策略,提高理解和表達的效果。
初中是沒有設置專門的英語聽說課程,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需要在每一節英語課中進行。Daily Report指的是,學生根據教師引導,撰寫或者挑選出符合自己水平的材料,在每一天的英語課堂上口頭展示的學習過程。這一展示過程就是一個聽說學習活動,過程也許不會很長,但確是每日英語聽說訓練的有效途徑。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這一活動則需要從以下方面引導。
1.參與度的保證
Daily Report 是課堂活動的一個環節。它的設置必須是全員參與的,這就意味老師在指導時必須考慮到參與度的問題,部分學生負責說,另一部分則是需要聽。負責說的學生本身存在著個人和小組榮譽的約束,比較容易把控,老師督促的部分是音量問題,只要確保所有同學都能聽到即可。而保證其他同學都在認真聽,則需要設置必要的環節來對學生進行監督。而經過實踐,設置Daily Report的問題是保證參與度的最有效方法。
問題的設置除了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獲取關鍵信息,還能讓每一個學生為了尋求答案而認真地聽同學的材料。通過獎懲方式,讓學生答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聽取材料的時候更加專注。
2.材料的篩選
《初中英語“悅聽”拓展課選材的策略》中提出,選材要基于“生”、趨于“趣”、貴在“新”、重在“實”,這樣才能保證聽力材料的有效性。而在Daily Report的聽說訓練中,展示材料是開展Daily Report活動的基本需求,也是實現聽說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在學生設計好自己的展示材料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材料加以適當的調整和修正。其中,英語聽說活動應是學生圍繞某一具體的主題語境下開展的活動。所以在主題語境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廣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指導書里的功能意念項目表,或者課標里文化意識中的五級標準,給予學生指示。
根據課標指示,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所以在Daily Report的選材中,學生所寫的材料可以是英語國家的飲食習俗,英語國家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歷史等,英語國家的人際交往習俗,世界上主要的文娛和體育活動、節假日及慶祝方式,祖國的主要節日和典型的文化習俗等等。
3.采用的形式
Daily Report的呈現方式可以是個人方式也可以是團體方式,學生根據自身實踐情況而選擇,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小組展示比個人展示效果更好。除此考慮,Daily Report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不管是哪一種形式,Daily Report一定是基于不同類型的語篇,通過聽和說的方式,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在聽中解決問題,并嘗試運用所學語言創造性地表達個人意圖、觀點和態度。下面筆者根據多年來開展Daily Report的認識,簡單地介紹幾種它的形式。
報道形式(passage)。組員們以集體或個別的方式對全班同學進行報道。可以是新聞、天氣預報、物品介紹、活動匯報等等。
對話形式(dialogue)。組員們以對話的形式談論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中的事情。對話形式可以反映個人情緒,是最實用的情境模擬。
話劇形式(play)。這是結合課本最好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基于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內容,通過自身語言技能的轉換和對文化內涵的理解,現場還原或者改編課本。同時,這種形式也是很容易讓師生感到愉悅。
配音模式(dubbing)。通過相應的配音APP,選擇短片讓學生進行配音。這種形式對學生語言模仿要求非常高,學生運用和整合語言的能力要很強,有時需要必要的文化知識。這種形式是使學生語言語調變得地道的最好形式。
4.評價方式
可以由教師評價、學生自評或者學生互評。評價的對象是展示的學生和對Daily Report作出相對于回應的學生,例如是回答問題的學生、提出質疑的學生、對展示進行總結或發表感想的學生。有效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題的積極性,所以評價是比不可少的環節。而評價的標準則可初中課標提供的口語能力綜合評價參考標準樣例。
四、Daily Report聽說學習活動課例展示
1.學生確定展示內容
學生根據自身小組成員意見,選出主題并寫出Daily Report初稿。
A: Hi, Lester. Tomorrow is Mothers’ Day. Do you have any plans?
B: Yes, Amy. I want to make a card for my mum.
C: A card? I think that’s not enough. After all, my mum is the person that loves me most in the world.
D: You’re right. Fiona. So 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
C: ?I want to ?make a cake for my mum.
E:How sweet! But do you know how to make a cake?
A: Yes, she does. She made a chocolate cake last week. I tried and that was so delicious.
D: I want to learn how to make one. Can you teach me?
C: Sure, Mike.
B: So let’s buy something to make a cake.
2.教師核查
(1)教師根據廣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指導書里的功能意念項目表,檢查學生的初稿是否符合表內項目。以上的對話體現了功能意念項目表中。。。的主題,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開展的英語聽說學習活動。
(2)材料的難度是否符合班里絕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如果太難或太易,教師應進行指導,與學生共同對材料難易度進行修改。
(3)糾正稿件的語法和單詞錯誤,并讓學生使用口語化表達。
3.材料展示過程
學生在上課前把與展示有關的兩個問題寫在黑板上。其他學生閱讀問題。
Question 1:Who had tried the cake that was made by Fiona? (Lester/Amy/Mike)
Question 2:Where will they go next?(Hospital/Library/Supermarket)
幾位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知識的遷移創新,進行口語展示實踐。其他學生通過聽力的輸入,并基于已有的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即在聽力材料中獲取到與題目相應的信息。
4.回答問題
學生在展示完后,其他學生即可根據輸入的聽力信息,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Question 1 和Question 2。在解答完畢后,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對展示材料的理解,提出質疑或者對展示進行總結或發表感想。
這個過程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學習和發展語言技能,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多元思考,基于已有的知識,通過判斷獲得相應的信息答案。其中也必然會使用到相應的學習策略,以及觸及學生的文化意識。
5.評價
老師根據準確程度、流利程度、得體程度、任務完成程度、交際策略運用程度和情感態度,對展示的同學、回答問題的學生、提出質疑的學生、對展示進行總結或發表感想的學生進行評價。也可以先由學生自評或者學生互評。在評價的過程中,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應持相同的標準,指出被評價的同學的亮點還有不足,以在每一次的Daily Report中都學有所獲,不斷進步。
五、結束語
Daily Report聽說學習活動是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同時又把英語活動觀應用到實踐當中,二者相互呼應,是達成課程標準的目標,進一步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在Daily Report聽說學習活動中,學生在主題語境下,通過聽和說的方式,運用所學語言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聽力理解和表達的能力。還有很重要的是,它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鼓勵學生主動聽和主動說,很大程度上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要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要求,針對在聽說課堂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從參與度、展示材料、采用形式和評價方式幾方面認真思考,引導組織學生進行Daily Report聽說學習活動,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嚴芳蘭,李英.初中英語“悅聽”拓展課選材的策略[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9(1).
[4]冀小婷,代俊華.“六要素”整合下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及其實踐[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9(2).
[5]高洪德.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念與實踐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4).
[6]王薔.促進英語教學方式轉變的三個關鍵詞:“情境”“問題”與“活動”[J].基礎教育課程,2016(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