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春
【關鍵詞】 ?高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心理韌性
【中圖分類號】 ?G635.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197-01
一、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理想意識的建立
在高中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學生面臨的首要問題和核心問題是學習問題,并且多數高中生情緒的波動也多是建立在學習成績的變化上。對班級中部分后進生而言,學生已有成績受個人學習歷史的影響,學生已經建立了習得性無力感,學生數次的嘗試學習都遭遇了挫折和失敗。此時,學生不再愿意嘗試,對于學習已經喪失了信心。所以,此階段的教師,在增強學生的心理韌性工作中,需要強化對學生激勵工作的建設,需要關注學生遠大理想和志向的建立。所以,班主任可以開辟班級中的后側墻壁作為班級文化墻壁,讓學生在班級文化墻壁中將自己的夢想和自己心儀的大學張貼到自己姓名后方的位置,讓學生的目標和理想時刻提醒學生,始終讓目標引領著學生前行。同時,教師在班會中還要開展勵志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在奔向理想的路途中,挫折是在所難免的,也只有經歷了風雨和挫折后的人生,才能讓自己更加珍視自己的努力成果,才能讓學生更加熱忱于自己的理想達成上。此外,為了增強學生對夢想和理想的堅持性,教師可以在班級文化中張貼富有勵志性和激勵性的語言,包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通過這種具有勵志性、具有理想堅持性的語言激勵,教師讓學生的理想意識更強,讓學生對困難和挫折的堅持性更強。
二、疏導學生,強化學生辯證思維的培養
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學生都有可能遭遇令自己低落、消沉的情景。近年來,我國的青少年自殺率逐年升高,自殺率呈現低齡化趨勢。據英國《經濟學人》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的青少年自殺率全球第一。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需要意識到我國當前的教育問題,應當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要學會增強學生辯證意識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既讓學生學會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挫折,也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以積極健康的態度對待生活。例如,教師借班會契機,為學生展示經典的問題“在沙漠中,一名探險者拿出水瓶之后發現,水瓶中有半瓶水。”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此刻的你十分口渴,當你看到這半瓶水后,會感到慶幸并感覺到希望?還是會感到消沉和失望?你是否知道,在沙漠中迷途的人,決定其是否能夠生還的因素和條件一方面是外部的水和食物,更包括個人積極的態度和執著的勇氣。在生活中,在遭遇困境和挫折時也是如此,只有個人以辯證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磨礪時,人們才能更加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人們才能更加勇敢執著地對待自己所面臨的種種磨難,才能在種種不如意中建立繼續生還的勇氣,產生對挫折和磨難對抗的毅力。在如上教學方式中,教師幫助學生認識到積極樂觀的情緒對學生調節個人心理、對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及對提升自己成功的可能性都有重要作用。同時,教師幫助學生認識到對待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觀念和認識,不樂觀對待生活才能讓自己更容易獲得成功。
三、挫折教育,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
即將步入成年人行列的高中學生,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遇到種種挫折和不如意,學生即將開始獨當一面,開始承擔一部分責任。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不應當僅將目光鎖定在學生的成績中,而應當更關注學生的意志力等品質的發展情況,應當注重有助于學生終身發展的品質培養,更加關注學生抵抗挫折和打擊的能力,為學生增進挫折教育,才能讓學生增進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對抗困難的堅持性。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如下幾種方式向學生展開挫折教育。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發揮榜樣的積極力量,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一些有堅韌意志力的榜樣的偉大和優秀事跡。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呈現無臂鋼琴師劉偉,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殘缺并不能束縛有夢想追求者的人生,劉偉憑借著雙腳依然能努力劃出飛翔的軌跡。在他的生命中,雙臂的缺失讓他需要比常人多付出上百倍的努力,才能達成自己的夢想。但是,鋼琴家劉偉做到了。由此案例呈現的方式,極愛送回讓學生意識到堅韌意志力下的人生,也可以如此精彩。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排解壓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通過向親友等傾訴,通過聽聽音樂和運動等方式,將自己的挫折感排解出來,宣泄出來,從而保證自己心態的積極健康,讓自己在更加積極的態度和心境之下勇敢對待挫折、勇敢對抗生活中的磨礪,讓自己的生活在挫折的歷練之下變得更加美好。
總結
班主任所開展的德育工作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要關注學生心理韌性的塑造和鍛煉,才能讓學生在堅韌的意志力之下產生對抗誘惑、對抗挫折和磨礪的能力。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和開展勵志教育等方式,增進學生的意志力品質,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劉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心理學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9(30):164.
[2]蒲志勇.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學生激勵方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3]慕鶴云.淺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基于“以生為本”的視角[J].名師在線,2019(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