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元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人們都很喜歡紅木家具,典雅的造型、寧靜致遠的韻味,使它成為生活藝術化、思想化的最直接的表達。如今,伴隨傳統文化的重新走紅,以及人們對自然、平和的向往,紅木家具這種極富靜心、養心意味的家具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采用純手工雕刻的家具,承載著我國明清時期精湛的家具制作工藝,向來體現著紅木家具文化價值之所在。這些年來,在各大紅木家具展廳內不但頻頻見到機雕作品的現身,更加躋身進入紅木家具的主流市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機雕家具幾乎已被全行業所接納,同時也慢慢地被社會所認可。在展廳內,一塊塊古色古香的雕版,仿佛在向其他為數不多的講究“刀工”的傳統紅木家具和木雕工藝品發出挑戰信號。
這些年來,紅木家具的傳統手工作坊不斷減少,逐漸被規模化生產的大型家具制造廠取而代之,曾經“一鋸一轉”的傳統雕刻工藝,也逐漸被電腦技術和現代工具所替代。漫步在琳瑯滿目的紅木家具展廳,不難發現機雕出品幾乎占盡九成,乍一眼看上去似乎能夠“假以亂真”地與手工作品一較高下,然而,只需稍微用心觀察,便能看出當中的區別。機雕作品在工藝上基本無法與手工作品比擬——前者是大型工廠的流水線出品,而后者是雕刻師傅的心血所在,因此手雕家具在做工上會更精致和具備收藏性。
紅木家具無疑是最具東方古典神韻的家具,機雕將是紅木家具市場上的大潮,同時也促使行業迅速優勝劣汰。紅木家具的檔次細分,注定會使一些粗陋簡單的手工雕刻家具遭到淘汰,而由制作精美的機雕家具所取代,繼續占領中低端市場。得以在機雕大潮中繼續存活下來的,必定是手工雕刻中的精品,從款式到做工,猶如頂級奢侈品一般體現出機器無法超越的手工工藝技術,占領紅木家具的最高端市場,得到行家和收藏者們的厚愛。隨著人們對紅木家具認識的加深和對家具品質的要求提高,紅木家具的純手工雕刻技術,將成為紅木家具身上的一張代表品位的閃耀名片,彰顯出其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
當一切都快速變化到讓人目不暇接時,疲于奔命的一味追逐已無濟無事,唯有保持一份靜氣,才可能在瞬息萬變的紛亂繁雜之中洞察核心,沉著應對,不亂方寸。
(文章來源:新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