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quán)
宋朝著名高僧真教禪師68歲時,決定要從眾多弟子中挑出一個最有潛力的徒弟來繼承衣缽。那天一早,真教禪師帶著徒弟們來到寺院外面的池塘邊,說:“我今天要出一道題,這道題沒有特定的答案,但誰的答案能打動我,我就讓誰繼承我的衣缽。”徒弟們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真教禪師從地上撿起一塊拳頭那么大的石頭拋入池塘,然后問徒弟們說:“如何讓那塊石頭浮在水面上?”
“我知道!把這塊石頭綁在木頭上,它就會浮在水面上了。”“把池塘開一個口子,讓水往外流,水干了,石頭自然就浮在水面上了,正所謂水落石出是也。”“師父,我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對,只要把這塊石頭鑿成小船那般,它就能像小船一樣浮在水面上了……”徒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但真教禪師笑而不答,不作表態(tài)。
這時,池塘中突然傳來一聲高喊:“師父,你看,石頭已經(jīng)浮上來了!”大家循聲看去,只見一個十多歲的小和尚正站在池塘中,他把那塊石頭托在水面上,笑哈哈地看著大家。
真教禪師看后也哈哈大笑,連連點頭,說這是他最滿意的答案。眾弟子們都不解地問:“師父,這塊石頭并沒有浮在水面上,那只是他把石頭舉在手上而已呀!”真教禪師再次笑笑說:“對,你們確實有很多主意,但是你們又有誰讓石頭浮上來了呢?真正讓石頭浮上來的只有他一個人。想一萬次,說一千句,遠(yuǎn)遠(yuǎn)比不上去做一次呀!” (摘自《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