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全
【關鍵詞】 ?信息技術 環境變化 小學德育
【中圖分類號】 ?G623.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190-01
小學是學生基礎教育與素質培養的奠基階段,學生開始了系統化的學習過程,德育教育作為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也需要與時俱進,結合先進信息技術革新教學觀念、踐行新型教學模式,才能緊跟課程改革步伐,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1.小學德育教學導入信息技術的優勢
傳統德育教學強調學生的行為規范,對于德育教育最重要的育人功能認識不足,在小學德育中,教育工作者通常著力于規范學生言行舉止、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等方向,呈現出自上而下的教育關系,未能將學生作為德育工作的主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信息技術逐漸走入小學德育課堂,起到了較為明顯的輔助作用,實踐證明,信息技術有助于轉變傳統德育教學單一、單向的教育模式,運用音頻、視頻、圖像等多種方式提升教學有效性,同時走出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帶來更開放的學習環境,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課堂內外聯動,為學生帶來趣味性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德育教學的挑戰與沖擊
2.1 網絡信息過于泛濫
互聯網為德育教育帶來了更多可能,也影響著德育信息的教授與傳播。在信息技術環境下,信息源廣闊無邊,各種信息都集中在互聯網上,學生很容易接觸到多種信息,而小學生時間精力有限,很容易被無效信息占據注意力,影響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增加了德育教育的難度。
2.2 網絡環境影響德育工作穩定性
傳統教育環境雖然單一,但學生接觸到的德育信息都經過了篩選與區分,教育工作者能夠把控學生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純凈,但隨著網絡發展,教學環境變得不再穩定,教師無法把控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接觸到的信息,德育可控性降低。
2.3 網絡分散學生德育注意力
網絡信息豐富、新鮮,對于三觀尚未形成的小學生而言具有天然的誘惑力,實踐證明,網癮已經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一座大山,越來越多學生因為網絡娛樂不思進取,明星、游戲、影像視頻等,都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網絡環境的隱蔽性也助長了學生的不當行為,影響學生道德意識的培養。
3.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德育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3.1 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建設德育教學平臺
現代教學技術為德育教學提供了多種可能,課堂是教學活動的基礎,但隨著信息技術的導入,德育課堂需要拋開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法,利用網絡豐富德育資料,同時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設師生交流的平臺。首先,教師應當在信息技術環境中搜集更多優秀德育教學經驗,并挖掘更多德育主題,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等教學方式豐富學生見聞,增強德育理論教育的實踐性,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明辨是非,夯實德育思想基礎。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建設德育教學平臺,采用班級學習軟件、通訊軟件等,讓德育教育更加連貫與簡便,讓學生能夠隨時與教師交流,還可以利用班級群、班級匿名意見簿等,師生共同探討德育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在溝通中共同進步。
3.2 拓展德育教學途徑,開展多種教育活動
現代教育技術拓展了德育教學的途徑,為多種教學模式提供了基礎,教師可以結合德育教學大綱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學習模式中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將德育故事、音頻、視頻、圖片等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抽象的德育知識具象化,深化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認知。還可以開展課內外德育學習活動,如利用校園網站開展德育知識競賽、德育課題網絡寫作賽、辯論賽等,針對小學生生活與學習中可能產生的德育問題進行預防與根治。還可以結合更多教育模式完善德育框架,如創設德育知識小講座、網絡心理咨詢小教室等,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
3.3 家校聯動構建德育框架,加強德育溝通建設
傳統德育工作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處于課堂的中心位置,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較少,而小學生年齡與教師有較大差異,很容易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為此,教師應當創設更平等、溫馨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向教師訴說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此基礎上展開德育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還需要取得家庭配合,創設家校聯動的德育教育橋梁,利用網絡平臺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生活情況,并利用QQ、微信、公眾號等交流平臺,打破時空限制,對學生有更全面的了解,然后針對學生個體的德育情況,制定差異化的教學方針,落實個性化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展個性,形成屬于自己的德育學習體系與良好行為習慣。
4.結語
在小學德育教學工作中導入信息技術,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更可以轉變教學觀念,開發更多教學模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拓展小學德育的立德樹人功能,推動基礎教育建設。信息技術在德育工作中具有較大的優勢性,強化實踐教學效果,是教育工作者應當重點挖掘的德育教學方向。
[ 參 ?考 ?文 ?獻 ]
[1]張洪高,辛麗春.教育的正義性[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23.
[2]趙雪梅.信息技術在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23):39.
[3]陳朋濤.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小學德育工作探索[J].內蒙古教育(B),2018(3).
[4]李偉,楊艷玲,法桂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小學德育工作開展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