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柄運
摘 要 繼電器是一種電子電路控制器件,按其工作狀態可分為兩大系統——控制和被控制系統,同時也可以將其稱為輸入回路和輸出回路。其工作類似開關元件,通過較小電流控制較大電流線路從而起到控制電路開通關閉的作用。實現對電路的自動調節,安全保護等功能。
關鍵詞 繼電器 自動調節 控制電路
一、繼電器介紹
繼電器是一種電子電路控制器件,按其工作狀態可分為兩大系統——控制和被控制系統,同時也可以將其稱為輸入回路和輸出回路。其工作類似開關元件,通過較小電流控制較大電流線路從而起到控制電路開通關閉的作用。實現對電路的自動調節,安全保護等功能。
繼電器由觸點和線圈兩大部分組成。線圈通過較小電流同時與內部的銜鐵相互配合,形成一個電磁鐵帶動觸點完成接通斷開工作;觸點形式與種類較多,分為:
(一)常開觸點:常開觸點在線圈不通電時是斷開的,通電后閉合。
(二)常閉觸點:常閉觸點在線圈不通電時是閉合的,通電后斷開。
(三)觸點組:觸點組由兩個靜觸點和一個動觸點,線圈通電后原來閉合的兩觸點斷開,原來斷開的兩觸點閉合。
二、繼電器的分類
隨著工業發展、技術進步、繼電器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劃分繼電器種類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根據反映的物理量分、根據繼電器的機械結構等。
(一)功率方向繼電器
其工作原理是當輸入量達到設定值時,其輸出回路相應導通,未到達設定值時斷開。其輸入量可以為溫度、電壓、電流、壓力等,這種繼電器的優點是動作響應快、壽命長且體積小,較小占用空間。
(二)電磁繼電器
電磁繼電器為應用最廣泛的繼電器,他應用于電力系統、遙控、通信等多種領域。其結構較為傳統由線圈、鐵芯、彈簧片等幾部分構成。當一個較小電流通過線圈時,線圈與內部鐵芯發生電磁效應,磁力吸引銜鐵發生動作,而當停止通電,磁力消失,銜鐵在彈簧片的控制下便會恢復原位,從而控制了繼電器的通斷。
(三)熱敏干簧繼電器
熱敏干簧繼電器由感溫磁環、干簧管、恒磁環等幾部分組成,其通過熱敏磁性材料進行檢測溫度進而控制開通關斷。當感溫磁環感受到外界溫度變換后,若達到規定值,則使恒磁環向干簧管提供磁力,從而使產生的磁力驅動開關動作。
(四)光繼電器
光繼電器為AC/DC并用的半導體繼電器。輸入側和輸出側電氣絕緣,信號僅能通過光信號傳輸。同時光繼電器沒有壽命,發光二極管的導通截止,接收二極管導通截止,不會因為老化而壞掉,因此光繼電器適用于反復開關的場合。
(五)時間繼電器
時間繼電器實現延時接通或斷開斷路器是利用電磁、機械原理實現的。空氣阻尼型時間繼電器多應用于交流電,利用空氣通過小孔節流的原理來實現延時動作。當繼電器線圈通電或斷電時,銜鐵被吸合或放開,活塞桿在彈簧的作用下移動,移動的快慢與否要根氣孔的節流程度有關,各延時觸頭不立即動作,而要通過傳動機構延長一段整定時間才進行動作,線圈斷電時延時觸頭迅速復原。
時間繼電器可分為通電延時和斷電延時兩種。空氣阻尼型時間繼電器的延時范圍較大、結構簡單、精確度較低。
(六)中間繼電器
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僅能通過較小電流,一般常用于控制回路中,同時其輔助觸頭數量較多。其主要作用有:增加觸點數量、增加觸點容量、轉換電壓、作為開關使用。
三、繼電器技術的發展趨勢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繼電器技術的發展也面臨著重大挑戰,將各單一繼電器連接成組,形成多功能組合繼電器,實現更高的性能;其次如何將繼電器并入物聯網,以及如何將繼電器與互聯網信息化相結合,為電路系統的控制提高效率、提供更加精準的信息成為我們值得探討與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陳振成.機電一體化的繼電器保護技術發展趨勢探討[J].南方農機, 2018,49(11):163+173.
[2]張海鷹,韓慧卿.論繼電器保護的發展與應用[J].中國高新區,2018(01):153.
[3]錢渭,王兆偉,鮑東紅,馬建英,孟嬌,王蓉,周成龍.繼電器行業“十三五”產業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研究[J].機電元件,2016,36(04):54- 60.
[4]石榮靜.繼電器的發展與應用[J].電子制作,2013(22):202.
[5]徐志明,錢曉云.淺談在電力系統中繼電器保護的應用與發展[J].安裝,2012(08):4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