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
學生在學校有70%的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提高教學效果的主戰場也必然在課堂上,有效地把新課標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落在實處,就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參與過程,關注每個學生解決屬于自己的學習問題,關注每個學生能獲得充分的情感體驗和不斷增長的信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讓每個學生學業有成,讓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關注學習興趣是提升教學的前提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的心理條件,是推動學生探索知識重要的意向和動力。同時也是啟迪思維、發展創造力的前提。
從身邊的數學問題引入,激發興趣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薇,火箭迷,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密切關系的精彩論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知識的內部聯系和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認知水平為切入點,引發求知欲望。如在講到基本不等式的時,有道題目是“有段長度為 的繩子,問何時這段繩子圍成的矩形面積最大”,學生經過討論覺得是當矩形為正方形時,面積達到最大。這時我指出奧妙所在,引入基本不等式的應用,這樣的方式十分生動有趣,這樣的教學既能促使學生探索,又能將思維引向深入,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也是對數學核心素養“數學建模”的一次有利嘗試。
創設寬松氛圍,激發興趣 ?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寬容帶進課堂,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班制一般是20人左右,小班教學的優勢很明顯,數學課上學生可以隨意坐,眼睛不好往前移,好差學生自由結合。學生隨時可以提出問題,做完練習可以下座位找老師批改。對學生的問題老師要耐心地進行講解。鼓勵學生大膽想、大膽說、大膽問。通過由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變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教學過程,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濃厚,能產生較大的學習動力,能為取得良好成績創造良好條件,而良好的學習成績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會使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互為促進,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采用激勵的方法實現個體差異的發展,使每個學生感悟成功,讓學生成績的變化,促進教師的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關注學法指導是提升教學的關鍵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改進課堂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學會”,更要指導他們“會學”。在數學教學中我指導學生做到“讀”“講”“做”“思”四個環節
“讀”就是讓學生讀懂題、讀懂圖、讀懂表,這里反映了大量的數學信息,讓學生逐步學會歸納整理,善于抓住重點以及圍繞重點思考問題的方法。數學題中給出的每個已知條件,每一句話中都能產出相應的結論,這時需要老師教學生如何讀出明顯的、隱含的結論和信息,如何將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數學問題。
“講”就是讓學生在教學中大膽發言,對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難以掌握的內容,要積極引導去講.在講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出現的差錯、漏洞要耐心引導,幫助他們逐步正確地表述。讓學生開口講題,是他們學習理解知識的最佳過程,讓學生用自然語言“講”對概念的理解,講概念應用,講計算題的每一步依據,改錯題時,不僅看答案,隨時問他們錯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還嘗試讓已學會的學生給不會的學生去講。這樣既可鞏固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興趣,還可創造互助學習的氛圍,久而久之,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實驗中得出結論,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新課標中指出,高中數學教學以發展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向導,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把我數學內容的本質。做題不搞題海戰術,讓學生通過做題,找到解題的規律和方法。
“思”就是引導學生勤于思考,養成解題后反思的習慣。面對錯題,看看思路是否有問題,概念使用是否正確,計算是否有失誤,思考是否周密等等。讓學生記錄此題錯誤的原因。是思路問題,有時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反思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反思解題方法,解完題后再思考,由于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定的高度,所以思考出的新方法常常更為簡捷,巧妙,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勵學生的信心,即使發現不了巧思妙解,在思考過程中回顧了相關知識,嘗試了許多方法,收獲仍不可小視。
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是建立在以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和關注學生學法指導為關鍵的思路上展開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接受評價和自我評價的過程,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教師應適應時代的發展,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培養人,又發展人,為全面提高人的素質而服務。為人師者,當以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己任,多多探討教育藝術,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和諧、愉悅中把握自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從而也就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北京市古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