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洪嬌


【摘要】? 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將近12年,教過最多的是四年級的學生,發現小學四年級學生在寫字上出現錯別字的現象較為嚴重,而且寫錯同一個字的人還非常的多,這個現象的存在不僅影響學生學好語文基礎,甚至會影響到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只有學生熟練扎實地掌握了生字的書寫,才會在其學習使用時準確運用。反之寫易錯字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了很多障礙。這種現象的出現讓筆者很疑惑:小學四年級學生書寫中最容易寫錯的是什么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學生寫易錯字,教師該怎么做來引導學生避免寫易錯字。對此,筆者和課題組成員一起設計了調查問卷,并做了問卷分析,從而找到小學四年級學生寫易錯字的原因,對小學四年級語文易錯字的避免策略作出闡述。
【關鍵詞】? 易錯字 避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1-116-02
從事語文教學已將近12個年頭,這些年一到六年級學生中,四年級學生我教得最多,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小學四年級學生在寫字上出現錯別字的現象較為嚴重,而且寫錯同一個字的人還非常的多,這個現象的存在不僅影響學生學好語文基礎,甚至會影響到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只有學生熟練扎實地掌握了生字的書寫,才會在其學習使用時準確運用。反之寫易錯字給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了很多障礙。這個問題困擾著我,也困擾著許多奮戰在教學一線的教四年級的老師們。那么到底小學四年級學生書寫中最容易寫錯的是什么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學生寫易錯字?老師該怎么做來引導學生避免寫易錯字呢?我們對此展開了研究。
一、小學四年級學生書寫中最容易寫錯的是什么字——以珠海市香洲十小四年級兩個班學生為例
針對本課題的研究,我們設計了《小學四年級語文易錯字調查問卷——取樣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到八單元試卷中第一題》的調查問卷,并對珠海市香洲區第十小學四年級的兩個班進行了問卷調查,總共發放了106份問卷,收回92份問卷,調查數據統計整理如下:
整理上表,我們可以得出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到八單元中第一題中最容易寫錯的字:
分析:從上面的圖表我們看到這八個單元中最容易寫錯的分別是:簇、庭、避、健、撼、鷺、港、鵲。其中超過80%的同學寫錯的是:簇、避、撼、港,占比分別達到了:91.3%、80.4%、84.8%、81.4%,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簇、撼、港。
二、什么原因造成小學四年級學生寫了易錯字
1.漢字本身結構復雜,書寫繁復,容易出錯
從上面排名前三的“簇”、“撼”、“港”,我們可以發現,漢字本身如果結構比較復雜,書寫比較繁復,學生就容易寫錯。
例如:
(1)“簇”字分為上下結構,下邊的“族”字又分為左右結構,“族”字的右邊部分又分為上下結構,結構這么復雜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漏掉“族”字的右邊部分的上半部分的臥人旁。
(2)“撼”字分為左右結構,右部的“感”字又分為上下結構,“感”字的上邊部分的“咸”字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有個“一”和“口”,結構這么復雜的情況下,學生容易寫成上下結構(部首不是提手旁“扌”而是心字底“心”了)。
(3)“港”字分為左右結構,其中右邊的“巷”字又分為上下結構,部首是“巳”部,結構這么復雜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寫錯右邊的“巷”字的下半部分“巳”部(“巳”讀音為“sì?”)和“卷”字的下半部分“ ”部(“? ? ?”讀音為“jié”)混淆,“巳”寫成“? ? ?”。
2.學生認識不清、記憶不牢、先入為主
(1)認識不清楚。小學四年級學生處于向青少年過渡的兒童期的后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迅速發展和完善的關鍵期,思維發展還不完善,所以觀察事物不精確,辨知事物的能力不強,導致學生記錯字形相似的字。
(2)記憶不牢固。漢字的音形分離導致有時學生能讀對漢字,卻記不清楚字形,寫的時候憑感覺寫,從而造成錯誤。
(3)在接受信息時“先入為主”,導致書寫錯字。例如教師在教“卷”字時,強調“卷”字的下半部分“? ? ”部要寫的是橫折鉤,不要全部包起來,學生在學到“港”字時很容易受到之前的影響,而將“港”字的橫寫成勾。
此外,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決定了學生的自控力弱,寫字時心浮氣躁,質量不高;做完不自覺檢查,粗心大意,也是學生寫易錯字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三、小學四年級學生易錯字的避免策略
老師該怎么做來引導學生避免寫易錯字呢?有哪些避免策略呢?
1.引領學生整理好漢字的間架結構,打好識字基礎,避免寫錯字
漢字的間架是指偏旁、筆順的組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我整理為以下思維導圖:
漢字的間架結構圖
漢字的字形結構具有一定的規律,每個漢字均是由一些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組合規律構成。所有漢字的部件組合都可以歸類到上述的某一形體結構,所以老師可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進行識字教學,引領學生整理好漢字的間架結構,從不同的角度來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識字,幫助學生避免寫易錯字。
例如:學生寫“撼”字時,教師要求學生先觀察“撼”字分為左右結構,而非上下結構,部首提手旁“扌”。然后再引導學生觀察右部的“感”字又分為上下結構,“感”字的上邊部分的“咸”字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有個“一”和“口”,學生整理好“撼”字的間架結構,就能避免寫錯字了。
2.引導學生識字時要認識清楚、記憶牢固,教師創設多種渠道幫助學生識記生字
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認真真識記清楚、記憶牢固,創設多種渠道幫助學生識字、記字。老師在識字教學中先正向示范,創設一個寬松愉悅的識字環境,讓學生心情愉悅,勤識樂學;再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有利于學生的識字的情境,調動他們的識字的興趣,用趣味化和形象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識字欲望,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自然而然地識記了生字。
例如:教學“港”字時,教師先示范寫采取“港”字,學生認真“認一認”,然后“比一比”:仔細對比“港”“卷”兩個字,通過對比,學生注意到“巳”“? ? ”在細節上的區別。老師再強調“巳”讀音為“sì?”,“? ? ?”讀音為“jié”,“巳”字“嘴巴”要閉起來,“? ? ”含義同“節”。然后請學生編趣味故事識記兩字:軍港之夜靜悄悄,“嘴巴”閉起不吵鬧;“卷”起竹簡一節節,伴著月夜入眠了。最后開展“糾錯小能手大比拼”,學生書寫“港”字,老師抽取學生作品投影展示,全班學生看誰能糾正錯誤,成為“糾錯小能手”。
3.要求學生沉下心來寫字,寫完要仔細檢查每一個字,養成自我檢查的好習慣
小學生是識字教學中的主體,易錯字的出現與識字主體有著重要的關系。教學時學生的態度對學生識字的正確率有很大的影響,面對小學四年級學生寫字時心浮氣躁,只求數量和速度,不求質量,老師要要求每一位學生要沉下心來先認真觀察生字,再規范書寫,要沉著、冷靜地寫好每個字,寫完還要自覺檢查、及時訂正。
此外老師還要注意根據記憶先快后慢的規律,引導學生及時復習、練習,比如早讀識記、抄寫識記、聽寫過關等,力爭學生認好每一個字,寫對每一個字。
四、總結
幫助學生正確地識字、寫字、避免寫易錯字,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但也不是不可操作的事,它需要教師扎扎實實地研究小學四年級語文易錯字避免策略,在教學中不斷地思考與探索,改革與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實實在在地識記漢字、練習寫字、鞏固提高,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取得顯著成效。
【注: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小學四年級語文易錯字避免策略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18425)。
[ 參? 考? 文? 獻 ]
[1]吳心儀.小學生錯別字原因分析[D].南通大學,2018.
[2]葉瑩.從部首入手預防和糾正學生易錯字[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11):45-46.
[3]翟芳原.淺談小學中年級易錯字歸因及相關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1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