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詩雨
摘 要: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民營企業的發展不僅緩解了就業壓力的嚴峻局勢,而且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有促進作用。因此,我國政府歷來都十分重視民營企業的發展。然而因為中小企業規模小、信用水平低,民營企業無可避免存在著融資困難的問題。因此,研究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貸款;資金
一、研究意義
當前民營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每年對GDP的貢獻越來越明顯。但在現實的金融市場上,民營企業無法獲得同等于國有企業的平等的融資土壤,這已嚴重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桎梏。因此本文通過調查和研究,從分析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出發,思考民營企業引入目前金融市場較為成熟的新型融資渠道的重要性,希望通過此文可以從切實可行的角度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思路,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本文研究的本質意義主要體現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國民營企業走出融資困境,了解自身融資難問題的根源,對于在資金融通能力方面薄弱的民營企業來說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對民營企業治理融資問題起到一定的實際意義,推動民營企業的持續發展。
二、民營企融資存在的問題
目前,內源融資和銀行借貸是民營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由于民營企業自身經營不穩定、創新能力薄弱、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等問題,無論是資金實力、發展規模、人才儲備,還是技術水平等方面,和國有企業相比都具有很大的劣勢。因此,銀行在辦理借貸程序時手續相對嚴格,企業要想從銀行獲得的資金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企業在成長初期籌集資金的渠道相對狹窄單一,導致后續發展資金不足,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之后的發展。而要想拓寬融資渠道,中小民營企業可以尋求上市。然而,當今中國證券市場準入門檻相對較高,多數中小民營企業很難達到上市的要求。原因在于一個企業要想上市公開籌集資金,首先證券發行市場和證券交易市場會對這個企業的經營狀況、管理情況和財務狀況等執行嚴格的把關。
同時,信貸歧視的存在也是問題的關鍵。民營企業相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從銀行獲取貸款時存在著信貸歧視現象,這主要是由于國有企業與政府的隱形合約、地方政府利益驅使等原因。在申請銀行貸款時,銀行執行的審查程序復雜和靈活性差,這對企業的發展也有著負面作用。中國商業銀行實行的信貸政策更傾向于大型國有企業。銀行在對企業進行貸款的首要原則第一是保證資金安全,第二就是盈利能力。對于銀行來說,像中小民營企業規模小、經營發展具一定的不確定性,存在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銀行一方面要維護自身收益另一方面要考慮潛在風險,因此不愿意向中小民營企業貸款。
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也是導致民營企業融資存在困難的原因之一。根據本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世界各國會有對應的政策法規,例如完善擔保機制。雖然在立法上政府做出了促進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努力,但實際現有的部分法律法規卻背離了中小民營企業成長步伐。我國對于國有企業出臺了許多支持性的政策和法規,與之相比,國家對于民營企業的關注程度是遠遠不夠的。許多政府給出的優惠政策,民營企業不但不能享受,甚至還受到諸多限制。當前我國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扶持政策以及相應機制還是不夠健全。相對我國龐大的民營企業資金缺口,政府相關的政策扶持的仍舊相對緩慢。
三、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建議
完善法律和政策的支撐體系是民營企業融資體系構建的關鍵任務。政府應該致力于盡快出臺能促進我國擔保機構持續穩定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條款,對中國金融體系的許多傳統領域進行以市場化為基本導向的深刻變革。這方面的變革要注意四點:首先要健全市場基準利率體系,推進利率市場化穩步發展;其次要對現有金融監管體系進行變革,尤其是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準入限制;然后應該對銀行業務和現有的經營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并在現實的基礎上嘗試實施;最后要從制度上進行資本市場變革,努力推動民營企業公開上市從而實現其私募股權市場化。
出于解決民營企業發展資金的角度,對于政府來說,應該放寬中小銀行的準入制度,支持和鼓勵中小銀行的發展。政府要加大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扶持,使得金融機構自身不斷進行創新,研究出更多的新型金融產品,使金融服務提供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廣泛,從而滿足民營企業多元化的需求。而從地緣性的角度來看,城市商業銀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務與政府、本地民營企業和公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于政府和當地居民來說更像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機構。金融信息不僅傳遞暢通,而且具有及時性。在風險處理或者其他問題上當地政府和民眾也更主動尋求溝通解決。不斷完善中小銀行的準入制度,有利于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的解決,同時對城市商業銀行的成長也起著推動作用。
銀行業的對外開放首先不僅能夠促進行業變革和增強競爭力,同時也是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必然要求。在保障中國經濟安全的情況下,我國十分歡迎外資銀行的進入。外資銀行相比國內銀行除了有著不同的金融產品也提供多樣的金融服務。發展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能夠促進我國銀行業的改革發展,同時也能夠對中國銀行業在世界經濟的競爭力有所提高,加快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
通過組建統一的民營企業管理服務機構,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可以獲得公平的發展機會,我國民營企業是市場競爭的弱者,體現在企業規模小、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弱等方面。要想彌補民營企業的這些缺陷,迫切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服務機構。一旦建立統一的民營企業管理機構體系,企業發展就有了規范的政策引導,打造綜合配套服務,如資金融通、信息獲取、人力支持、法律支援、管理咨詢、科技開發、市場準入、教育培訓等形成,既有助于企業經營模式的調整,又能促進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實.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思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4,(11).
[2]丁鴻宇、丁洪峰.浙江省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探討[J].品牌,2015(03)
[3]孫廣華.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9):54-55
[4]王娜.河南中小商貿企業融資現狀分析[J].品牌,2015(03)
[5]于杰.創新型中小商貿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4)
(作者單位:廣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