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迎武
摘 ? 要:結合定邊縣實際情況,從幾個方面探討了提高定邊縣造林成活率的策略,包括選擇適宜樹種、做好造林整地工作、科學栽種、加強撫育管理,旨在改善定邊縣的生態面貌,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促進定邊縣的健康持續發展。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2-0066-02 ? ? ? 中圖分類號: S725 ? ? ? 文獻標志碼: B
關鍵詞:定邊縣;造林成活率;策略
定邊縣屬于毛烏蘇沙地的一部分,北部沙區有程度不一的鹽堿地,自然條件惡劣、干旱多風、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給造林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致使造林成活率低下,極大地制約了定邊縣的林業發展,也限制著當地社會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提高定邊縣造林成活率的策略。
1 ? 選擇適宜樹種
要想提升定邊縣的造林成活率,需充分貫徹適地適樹原則,選擇適宜在定邊縣這一特殊立地條件下生長的樹種,優先考慮鄉土樹種。只有選擇好適宜的造林樹種,才能保證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反之,若是對樹種認知不清,選擇了不適宜當地種植的樹種,則易導致造林苗木成活率低、生長緩慢、成效差。在造林之前,需要全面分析定邊縣的地理條件、生態環境及造林立地條件,掌握不同樹種的適宜條件,優先選擇符合定邊縣條件的樹種,以保證定邊縣的造林成活率,獲取應有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定邊縣的林業發展。就定邊縣的生態環境、立地條件而言,可選擇適應性強、易存活、林分穩定、生長快、能防風固沙的樹種,如樟子松、沙柳、旱柳、小葉楊、新疆楊、刺槐等。選擇這些優良樹種進行造林,不僅造林成活率高,而且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對治理定邊縣土地沙漠化、加快定邊縣造林綠化的速度及改善定邊縣生態環境大有裨益。
2 ? 做好造林整地工作
做好造林整地工作,是提高定邊縣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步驟。通過整地來改造定邊縣造林的立地條件、地形結構,改良土壤的溫、濕度及其物理性,以更好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使造林地的生態環境趨于穩定,為苗木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以達到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幼林生長、提高造林質量的目的。
定邊縣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可根據需要靈活應用塊狀、坑狀、穴狀等整地方法,對造林地進行清理和深耕,維持平整的造林床面,給土壤增加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對于過于貧瘠的土壤,可適當予以土壤填補,增加土地中的營養物質;對于偏沙性的土壤,可通過拌入泥炭土的方式予以改良;對于偏堿性的土壤,則通過施放磷肥、鋪沙壓堿等方式予以改良。
3 ? 科學栽種
林業造林工作本身具有較強的季節性,需要在合理的時機下進行造林,不宜過早,否則土壤尚未解凍;也不宜過遲,否則苗木開始發芽,影響其成活率。一般來說,在每年的4月或5月進行造林較為適宜,這個時間段土壤剛剛解凍,且苗木尚未萌芽,進行栽植利于苗木生長,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當然,造林時機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可根據土壤的墑情、樹種的特性靈活掌握,若樹種發芽較晚,可待苗芽萌動時再栽植。另外,也可在秋季開始落葉,且土壤未上凍之時進行苗木栽植。在造林的過程中,保護好苗木根系,起苗、栽植、澆水等一系列工作需連貫進行,避免根系受損。合理控制造林密度,不能過于密集也不能過于稀疏,過密影響苗木的根系發育及林木生長;過稀則難以充分聚集養分、水分,使苗木難以成活,不易成林。具體的造林密度需根據造林地的立地條件及所選苗木的種類合理確定,以樟子松為例,其幼苗的栽植密度可控制在2 m左右,若是中齡段的苗木,可將栽植密度控制在3~4 m。若是在風蝕、沙埋較為嚴重的流動沙丘進行造林,則需酌情密植,將行距控制在2 m,株距控制在1 m,邊挖坑邊栽植[1]。總之,造林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應針對定邊縣的生態及立地條件進行科學栽種,以達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效果。
4 ? 加強撫育管理
所謂“三分造、七分管”,在造林之后,還需加強對林木的管理,積極采取培土、除草、施肥等各種撫育管理措施,以增強苗木的適應能力和抵抗能力,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促進幼苗順利生長發育,保證造林的質量。
撫育管理工作需注重兩個方面:一是把握好撫育時間,過早或過晚都不利于幼林的生長發育。不同林木樹種的營養生長期有其一定的規律性,并在不同的階段均有其各自的生長特點,因而需要根據林木的生長規律適時予以合理撫育。例如,樟子松生長期在6月上旬至中旬達到高峰,在7月中旬終止生長,根據樟子松的生長規律,可選擇4月20日和6月15日對樟子松進行撫育管理,以促進樟子松更好地生長。
二是采取科學的撫育措施。科學的撫育措施能有效促進造林苗木的生長,提高造林成活率。撫育措施需根據林木的生長特點、需要,靈活結合不同的撫育措施,如除草、培土、灌溉、施肥、扶正、間苗、抹芽、平茬、修枝、復壯、復墾、補植補造等,以達到促進苗木生長的目的。林業工作者還應根據需要采取一定的保護性措施,如防火、防病、防蟲、防鼠、防鳥、防寒、防凍等,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參考文獻:
[ 1 ] 楊艷麗.造林成活率低的成因及保障措施[J].綠色環保建材,2016(12).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