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瓊
【摘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過十幾年的摸索與實踐,富有成效的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足,如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質特征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學實施過程欠規范,活動方式內容單一,評價方式過于機械片面化等。以“同一堂課,走進豐順”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深度融合專題網絡直播教研活動中《美味的溫泉蛋》和《創意標本制作》為例,分析有綜合實踐活動“味”課的特點,提出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綜合實踐 信息技術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6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086-01
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深度融合成為了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展的重要議題。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育人價值的達成,是教師在項目主題教學活動設計中需要重視的問題。下面以《美味的溫泉蛋》和《創意標本制作》為例談談信息時代下如何上出有綜合實踐活動“味”的課。
一、基于課程本質特征組織教學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出現到大眾對這門課程的接受、認同、實踐的過程離不開一線教師對該課程理念、本質和特征的理性思考。《美味的溫泉蛋》和《創意標本設計》兩個課例都具有以下特點:
1.基于真實情境創設主題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教師應基于學生真實的生活情景創設主題活動,使學生能從中搜集信息發現問題,通過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獲得關于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
《美味的溫泉蛋》從學生家鄉的特色歷史文化切入,以精心錄制的《溫泉之城》短片喚起學生身為豐順人的自豪感,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通過職業角色扮演切身感受到肩負著更好地開發家鄉資源的使命,開展實驗探究、創意設計、職業體驗的實踐活動。《創意標本制作》立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背景,通過觀看科幻視頻,分析現有地球物種資源現狀引起學生珍惜動植物資源的意識。學生在親身經歷傳統植物標本制作中發現并提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收集整理信息,在師生、生生交流中找到解決方法。
“學科本質是一門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根本屬性”。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具有很強的生成性、開放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將綜合實踐活動區別于其他單一的學科活動。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質的理解體現在他們組織的教學和實踐活動中。
2.以多樣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
多樣化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新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和職業體驗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四種主要的活動方式。《美味的溫泉蛋》一課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實地考察、實驗探究、客戶訂單需求調查、產品創意設計等活動獲得自身發展,促進了相關知識技能的學習,提升實踐能力。這兩節課以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多樣的活動方式打開了學生認知世界的大門,以綜合實踐活動視角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新奇、新穎。
3.以多元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主張多元評價,包括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方式多元化,要求突出評價對學生的發展價值。在這兩節課中貫穿始終的師生交流、生生交流,隨時自發的學生同伴間的交流與經驗分享,通過老師、同伴、“客戶”、家長的交流評價肯定了學生活動方式和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性,鼓勵和建議使之不斷調整和深化活動,使學生在考察、實驗、探究、創意設計、調查、反思的過程中通過親身經歷去體驗和感受生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創新實踐能力。
二、靜待花開,仍需用心經營
隨著項目主題活動的逐漸深入,師生的身份界限慢慢趨于淡化,大家都是活動的參與者、實踐者。從小課題的確立、具體活動內容與方式的選擇、方案的設計、目標的確定都充滿著學生的自由意志,聆聽、表達、咨詢、建議,基于尊重的交流,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創新。
教師的指導不僅體現在活動準備、活動實施,還體現在交流總結中。《創意標本制作》實驗探究前,學生在親歷樹葉標本制作中發現了傳統制作方法的不足,從而激發學生改良植物資源的保存方法,老師介紹識花小程序和展示松脂標本適時啟迪學生發散思維,從生活中獲取靈感進行創新實踐。《美味的溫泉蛋》活動過程中,學生遭遇了“客戶”的新要求—訂制“菊花風味的溫泉蛋”,預設方案遭到挑戰,老師適時的介入促使學生及時對現有資源及方案的可行性進行重新評估,對原有方案進行調整改進以適應新的需求。在活動過程與總結階段老師穿插利用資料卡、問題單、反饋表、反思表等幫助學生進行及時記錄、梳理和總結,促進學生的自我反思,更加明確研究的方向,深化主題的探究和體驗。
三、乘信息技術東風,展綜合實踐活動魅力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已悄然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我們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優質教育的需求。
1.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提供豐富的數字教育資源,創設開放的學習場景,滿足基于真實情景教學的需求。
2.突出平板和信息化教學平臺對學生的發展價值,使師生、生生同伴交流圈子更大化,互動、交流、展示更及時全面。
3.打破課堂與自然的界限,將課堂延伸到學生真實的社會生活、自然生活中,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因此,只有立足于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質特征的理性思考,尊重個體差異,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強化實踐育人[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11):86.
[2]余文森.論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論意義[J].教育研究,2018,39(03):129-135.
[3]馮新瑞,郝志軍.主題選擇的依據與原則——《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活動主題解讀[J].人民教育,2018(Z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