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帥
摘要:音色是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如何巧妙利用不同的樂器以及各種樂器不同音區的音色,使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將這些音色加以柔和處理、有效結合是配器法的主要內容,是作曲家的任務。如何將一件樂器的多種音色挖掘出來,并自如的演奏,對演奏者很重要。
關鍵詞:小提琴;聲音;音色
音色是音樂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如何熟練巧妙地使用不同樂器和各種樂器的不同聲音區域的聲音,配合利用配器法的主要內容。巧妙地處理和組合這些音符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方式,是作曲家的任務。如何挖掘樂器的各種聲音并能夠自如的演奏,聲音的表達是演奏樂器的重要任務。
在西方音樂史上,每個時期的音樂都有其相應的音色追求。例如:在巴洛克時期和古典主義時期,大多數鋼琴音樂都具有結構嚴謹和細膩優雅的特點,這一時期一般都追求清晰明確的音色;在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演變成追求獨特而豐富多彩的聲音,用于來表達情緒的起伏,力求深入人心;然而,在印象派中,它通常更注重意境的描繪,表現出音樂色彩的變化,以追求朦朧、變化和超脫的類似的多層次聲音。音色上升到極其重要的地位體現在近現代音樂中。安東·韋伯恩(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是十二音音樂的重要作曲家,他使用勛伯格音樂中的序列原理來使用節奏音色等方面,他使用音色在交響樂中創造旋律聲音,這進一步增強了音色在西方音樂中的重要性。西方現代作曲家利蓋蒂·捷爾吉·山多爾(Ligeti Gyorgy Sandor)被稱為音色作曲家。他的作品旨在通過將傳統樂器的潛力與完美的聲音組合相結合,創作出更多別致,新穎,多變的音樂。后來,希納斯基、彭德雷斯基、利蓋蒂、諾諾、貝利奧和克拉姆等人都先后擴展了音色的使用范圍,并且使更多樣化的音響創作手法變得更加通用。由此可見,音色要想占據第一位,得從表現性的角度去衡量音樂形式的各要素。
小提琴的音色具有豪放、圓潤、大氣、典雅、含蓄、細膩的特點,適合表現清晰而明亮、溫暖而柔和、渾厚而深沉、熱烈而燦爛以及充滿強烈戲劇性的情感。小提琴具有其獨特的音質,其獨特的音質接近于人聲,極其富有歌唱性。小提琴很“靈活”,它的音色具有很強的塑造性。這些小提琴獨特的聲音成為小提琴演奏者頭腦、心靈的基本意識。通過這些意識,小提琴演奏者引導自己運用想象力塑造音樂。這種音色的塑造,富有的想象力來源于表演者對小提琴聲音的直接感知,以及聯系演奏時對樂器音色的理解和藝術表現的實踐。一旦表演者離開了對音色的想象力和塑造力,那演奏的技巧訓練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多人認為對演奏水平的評價是基于速度的,那表演者的速度越快,表明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就越高,而忽略了對樂器本身音色的美的關注,這恰恰是擁有了不完整的音樂審美意識標準,是錯誤的。如果表演者沒有正確的評判音色的音樂審美意識,那就無法討論實際演奏中音樂的美感。因此,表演者應該學會擁有正確的音樂審美意識,這才是實際演奏好樂器、表演出美妙的音色的必要條件。小提琴聲音的美感與具體作品、作曲家所要求的風格、意境、情緒和韻味密不可分,不同的作品在演奏時不能整齊劃一,是必須不同的,講求對比的色彩。
雖然小提琴具有濃郁而豪放、渾厚而深沉、明亮而圓潤、大氣而浩然、含蓄而典雅、細膩而濃郁、甘純而華麗、憂郁而神秘、寬松而溫暖、厚實而衡度、剛柔而相濟、庸蘊而詼諧等豐富多彩的音色。在演奏前講究什么音色,這必須根據作品的需要,恰到好處的有的放矢。空談音色,不結合具體作品只能是“南轅北轍”、“張冠李戴”。總之,演奏小提琴,想要提高演奏水平,增加音樂的藝術造詣,就需要懂得怎樣產生不同作品的對應音色,掌握這種音樂的關鍵因素后,表演者也就獲得了恰當的音樂演奏方式。
不管什么樂器、什么作品,我們在演奏中,都要根據不同的具體作品做出相對應的音色、強弱和力度等變化的要求。同時,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音樂風格,不同的作曲家創作的音樂作品,演奏者對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要求也應該不同。這就要求表演者在練習作品之前大量的學習作曲家的時代背景、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通過大量的學習了解并進行一定量的練習后,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對比來表現出不同樂段的音色。通常來講,小提琴演奏者會通過指法的變化,揉弦的頻率和弓速的改變等技巧手段,有時也會采取改變手指接觸琴弦的點的位置以及手指、手、手臂對弓子的壓力從而達到音色變化的目的。小提琴音色的產生與主要取決于發音木體的材質、質量、厚度,以及琴身泛音的震動、琴弦的震動。更多的,例如力度的變化,弓速的變化,運弓的角度,運弓的弓段,左手手指的接觸點,左手的運指、揉弦,右手弓子的接觸點等等。這里,本文主要論述通過演奏者的演奏所產生的音色。
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主要有:右手的連弓、分弓、頓弓、跳弓、拋弓、撥弦和左手的按弦、揉弦、撥弦、換把等等。演奏者將這些技巧密切的配合在一起,即可自在地根據對應的作品表達出各種不同的音樂內容,抒發不同的音樂情感。小提琴的右手技巧:連弓、分弓、頓弓、跳弓和拋弓等技巧都是通過弓子接觸弦來發出聲音的。弓子接觸弦的點、角度、面積和力度都跟音色息息相關,十分考究。配合左手按弦、換把和揉弦等技巧的不同,發出的音量和音質都會有顯著的區別。
綜上所述,音色是小提琴演奏藝術中描繪意境、渲染情緒、表達情感、體現韻味和塑造形象等的重要表演手段,這也是表演者音樂理解表達的能力,色彩感覺的濃淡和音樂藝術造詣深淺的顯著標志。優美的音樂,細膩的音色不僅能夠觸動人們的心弦,還能夠喚醒人們心中隱藏的情感,“觸景生情”。
世界在變化,時代在改變,人們的審美觀念也在不斷變異,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音色的追求更加的考究、細致。音樂是無止境的,音色也隨之更是無止境的。隨著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不斷發展和小提琴音樂作品數量的不斷增加,人們對小提琴演奏音色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音色的考究、細致,更需要豐富的音色。因此,當代演奏小提琴乃至演奏所有器樂所必備修養一一音樂欣賞,是有必要的。音樂藝術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進程中,聲音的表達與如何學會利用樂器表現音色必將日臻完美,我們仍然需要努力學習研究。